南宋沉船「華光礁1號」保護實驗室近日公開展示,讓觀眾可近距離看專家如何對出水文物進行保護和修復。目前該實驗室正對打撈出水的511件船板進行3D激光掃描、拍照,這些素材將用於數字化重建,以復原「華光礁1號」沉船的原形。
中國新聞網報導,一塊塊烏黑且不規則的木板靜靜地浸泡在100多平方米的去離子水池中,它們是出自南宋沉船「華光礁1號」、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船木。
海南省博物館文物保護與修復部副主任包春磊向介紹,「2007年起,我們國家兩度發動大規模遠海水下考古發掘,從『華光礁1號』南宋沉船遺址中發掘出上萬件出水古瓷器、鐵器、船板。後來海南省博物館用了近7年時間對這些文物進行脫鹽、脫硫保護工作。」他說,專家團隊正在向國家文物局提交古船板二期保護方案,審批通過後,將著手對船板進行填充、加固、乾燥、定型。
武漢數文科技有限公司三維激光工程師曾磊忙著整理船板,再啟動3D激光掃描儀進行掃描,他說,「我們已經工作了2個多月時間,近幾天就會完成3D掃描。」
據報導,「華光礁1號」船板打撈出水計511件,每件有數塊船板。如要完成數字化重建,還需要對每一塊船板進行高清拍攝,以記錄下其紋理。
包春磊說,船板都是不規則的,且腐蝕嚴重,難以完成復原。只能靠技術,面面俱到記錄下船板,再將之還原。隨著掃描工作接近尾聲,「華光礁1號」有望在半年內被構建出「前世今生」。
中國國家文物局已向「華光礁1號」文物保護與修復投入巨資。包春磊說,「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它們是中國悠長歷史文化的積澱。『華光礁1號』開創了中國首次大規模遠海水下考古發掘,它將幫助我們了解南宋時期航海與造船技術,了解當時中國與外國商貿往來,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