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探討「不公平的善意」與「平等的邪惡 」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3/11 第117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從種族歧視、性別議題、貧富不均、政治制度,探討「不公平的善意」與「平等的邪惡 」
操控與反操控/德國法律人都在使用的日常修辭邏輯與謬誤偵知法
有毒的話語/親密關係裡的話語控制
閱讀筆記 【書評•小說】吳鈞堯/鬼話人間希望

新書鮮讀
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從種族歧視、性別議題、貧富不均、政治制度,探討「不公平的善意」與「平等的邪惡 」
文、圖節錄自麥田
圖/麥田 提供
權力金字塔的頂端,到底有多少人在掌控?作者以易讀的講稿形式,討論現實社會中何謂「不平等」,若未能處理「不平等」的情況,將造成何種嚴重的後果! 不平等造成了羞辱性的地位差異:種姓制度和其他污名化地位差異的社會制度,是歷史上最該反對的不平等。在這些制度下,某些族群被歸類為低等人。他們被排除在人們最嚮往的社會地位和職業之外,甚至被貶為只能從事其他族群認定最為屈辱且低賤的職業。這種制度的邪惡之處在於分等特性:其最該被反對之處是視某些人為低人一等的賤民。而這正是平等主義在根本上絕對無法接受的事。

內容簡介:在本書中,作者揭露了貧富差距的兇手,深化了「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的經典討論。斯坎倫是美國著名哲學家,專左右當代哲學發展。他認為人們有很多種理由反對不平等,可能是因為不平等帶來的影響、因為不平等扭曲了人與人的關係,或是產生不平等的體制不合理。本書討論它們在社會體制的合理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各式各樣「不公平」所造成茲事體大的影響。

作者介紹: 托馬斯•斯坎倫 ,著名哲學家,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專攻倫理學與政治哲學。他拓展了盧梭、康德與羅爾斯的契約理論;也是繼羅爾斯之後,當代道德契約主義代表人物。曾任哈佛大學哲學系主任。與湯瑪斯•內格爾一同創辦了享譽全球的哲學刊物《哲學與公共事務》。著有《我們彼此負有什麼義務》、《寬容之難》、《道德之維》等書。

搶先試閱:〈平等關懷〉

 在第一章中,我列舉了違背平等關懷的要求可說是一種應該被反對的不平等。我舉的例子是有些公民可能因為政治觀點、宗教信仰等諸如此類,或是不像某些人有擔任重要公職的友人,導致地方政府提供他們品質較低的道路、衛生或大眾運輸等公共服務。

  反對這種不平等的理由,是以某些政治主體有義務為特定群體中的所有人提供福利為前提。(具體來說是以哪一種義務為前提,則有待進一步討論。)因此這些反對理由只適用於主體沒有對所有應盡義務的對象履行義務所造成的不平等。

  就拿以下幾個事實來說。在美國,男性的預期壽命是七十四.二歲;在中國,則是七十.四歲;但在馬拉威,男性的預期壽命只有三十七.一歲。這差異委實驚人,也因而有必要呼籲人們為此採取行動。同時,這也常常被認為是一種不平等,有時更被稱為「國際間的預期壽命落差」(the international life expectancy gap)。不過即便這些事實的確令人憂心,我也不認為,在這些例子中,不平等是反對的主因。

  馬拉威的預期壽命這麼低,的確是很嚴重的問題。至於中國和美國的預期壽命高這麼多,其中又牽涉到哪些因素?也許,其中的差異不過在於,這件事實意味著人類不會年紀輕輕便離世。有現代科技的協助,人類可以在更好的環境中活得更久。馬拉威男性預期壽命過低之所以令人震驚,原因之一是這其實是能夠避免的情形。但將此現象稱作「國際間的預期壽命落差」,卻是在暗示三國之間偌大的預期壽命差異具有重大的道德意義;而在我看來,這種意義並不明確。我認為,問題只出在馬拉威的預期壽命太低,而非它和其他國家的預期壽命差異太大。

  相較之下,美國不同地區和種族之間的預期壽命亦存在差異。在美國前百分之十長壽的郡內,百分之七十七的白人男性,其壽命超過七十歲,但這些地區的黑人男性只有百分之六十八可以活到這個年紀。而在預期壽命最低的百分之十郡內,此一差異就更嚴重了。百分之六十一的白人男性可以超過七十歲,但能到這個歲數的黑人男性只有百分之四十五。1根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在二○一三年提出的報告中可見,每十萬名白人男性中,只有一.二人有結核病歷,而每十萬名黑人中的病例卻多達十.二人。同時,白人的嬰兒死亡率只有百分之五.八,反觀黑人卻有百分之十三.七。2這些數據有部分可歸因於貧困,但也屬因平等而引發的問題──尤其是平等關懷的相關問題──某種程度上,這種差異是因為公共機構對白人,以及對特定地區居民提供醫療照顧和其他公共衛生條件時,比對待黑人和其他地區居民時更確實履行義務。常見的種族歧視態度在此扮演重要角色,並用以解釋這種醫療差異,正如其他我所提到的其他不平等待遇,也可以用各種特定型態的徇私(favoritism)來解釋。但無論怎麼解釋,缺乏平等關懷都是這些例子在道德上應該被反對的理由。

  當提到反對國際間預期壽命差異的理由不在於其中所牽涉的不平等(或者至少相較於反對美國各種族間預期壽命差異,反對這種不平等的理由並不相同),並不是在說這種國際差異不涉及正義問題。例如,若馬拉威的預期壽命這麼低,是因為殖民強權盜取該國自然資源所導致的貧窮,那麼,其原因是不正義,而不只是陷入乾旱或海嘯等不幸的天災,且他人可以基於人道理由協助緩解。只是這背後的反對理由,仍然跟不平等無關。如果我的錢比你少,是因為駭客偷走了我銀行戶頭裡的錢,這件事縱然有錯,也跟不平等無關。如果導致第三世界國家預期壽命偏低的貧困,不只是來自過去的殖民行徑,也來自當今國際貿易體制的不公不義,那麼在解釋這些體制為何不公不義時,平等的概念也許有其重要性。但這個平等問題,似乎也跟預期壽命本身沒有關聯。我的看法是,美國國內各種族之間的預期壽命差異雖為平等問題,但和國際間的差異不同,後者所引發的,是另一種嚴重的道德問題。

  即便美國的預期壽命因為新興疾病發生而下降,而弭平了相關的不平等,並不代表國際間的預期壽命差異不該過度反對。而這也不表示,反對國際預期壽命差異的理由並非基於其中涉及的不平等。美國各種族之間的健康狀況差異,也不會因為白人男性的預期壽命因為新興疾病降低,就變得比較不應該反對。此一差異應該被反對的理由不僅僅是不平等,也在於導致不平等的原因,即平等關懷的要求遭到違背。

  我在第一章曾描述並辯護一種觀點,認為平等與不平等之間是存在某種關係或互動(relational),上面的例子也大致說明了這種觀點。無論在國際上或是在國內,我們該反對的都不單只是預期壽命不平等。不管是在國際間或國內,我們應該反對的最根本原因,是在現有的知識和科技水準下,仍有人活不過原本應有的壽命。只有論及造成這些差異的體制或其他因素有哪些地方應該反對時,不平等才跟預期壽命有關。而國際間和國內案例的差別在於,國內的預期壽命差異是來自重要的機構沒能遵循平等關懷的要求,而國際間預期壽命的差異並非緣此而來。即便這種我們應該反對的不平等真的減少了,那麼,也只是減少了一種反對現狀的理由,即使降低白人能夠取得的醫療水準,也不會提升黑人的預期壽命,反對現狀的理由仍會減弱。4至於這樣究竟是否正當,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 閱讀更多 托馬斯•斯坎倫 《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

 
操控與反操控/德國法律人都在使用的日常修辭邏輯與謬誤偵知法
文、圖節錄自遠流
圖/遠流 提供
你的語言帶有力量!

本書是日常思辯與言辭邏輯攻防的解方,讓你發揮更高的影響力 沒錯,當好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今天在職場及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拼了命在算計、情緒勒索、要你付出免費勞力。你辛苦之後,卻只看到他們轉身露出得意的笑容。這樣的你,很心酸吧?是時候了。本書幫助你重新建立公正的語言環境,把我們日常最需要、最頻繁使用的議論、修辭邏輯及謬誤辨識方法,做了有系統的整理,讓人一目了然,方便運用。

內容簡介:作者受過嚴格的法律與邏輯訓練,獲有德國「完全法律人」資格,是歐陸的權威修辭教練。書中案例都是長年累積的科學實驗成果與智慧,讓你可以自保並積極維護自己的權益。本書結構清晰易懂,有許多名言金句可以輕鬆引用(增加你的權威感),以及許多足以震懾人(但對你卻非常簡單)的拉丁文專業詞彙,更以容易理解的五大結構,建立起專屬你的「議論學(argumentation)」知識

作者介紹:賈誠柯 Wladislaw Jachtchenko , 全歐五星級專業企業教練、溝通專家。慕尼黑大學法律系畢業,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德意志學術基金會獎學金(Studienstiftung des deutschen Volkes)得主。

  慕尼黑大學法律系畢業後,通過德國兩階段國家考試及格,獲得「完全法律人」(Volljurist)資格。除了在慕尼黑執業律師、商業顧問,也曾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擔任政治分析師。

  他在小學的時候發現「說話的口音會微妙影響課堂老師,從而改變分數」,因此努力克服語言障礙,精通了德文、俄文與英文。後來更在以英文為官方語言的「劍橋盃英式議會制辯論大賽」中打敗哈佛與劍橋隊伍,轟動歐陸。

  他創辦「議論與修辭學院」(Argumentorik Academy),全職擔任修辭教練、演講教練。

他曾教練過歐洲許多政治人物,不少知名企業定期邀請他進行高階主管的內訓,包含Allianz、BMW、3M、Pro7等。課程內容聚焦在專業修辭工具、高能溝通技巧、成功協商法、專業衝突管理以及領導能力等。

搶先試閱:〈迅速建立別人對你的好感題〉

  陌生人之間很難產生好感與信任,除非加入一些操控。想要迅速且有效地大量製造別人對你的好感,「鏡射」是最好的技巧之一。

什麼是鏡射?

  我們先看一個日常生活中的鏡射對話。「你」當然是指老練的操控者:

你:你做什麼樣的運動?

對方:網球。

你:網球?我以前看了好多網球比賽。很迷人的運動!

對方:你最喜歡的球員是誰?

你:彼特•山普拉斯。

對方:我當時也覺得他很棒。但如果他跟鮑里斯• 貝克對打的話,我絕對會支

持貝克。

你:噢對啊,他們兩個的比賽總是驚險刺激!

對方:沒錯!太好了,你也這麼喜歡網球。

定義:

鏡射是指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模仿對方的語言(包括肢體語言和聲音語調)與說話內容,藉此拉近彼此距離,讓對方對你產生好感。

  但是一個精明的操控者絕對不會百分之百模仿對方,因為這樣很快就會被識破。你必須要大致上附和對方,但又稍微跟他的看法有點不同。對方會對於你們的共同點感到很開心,心想:「嘿,他跟我有點像耶!」同時對你的好感度就提升了!

  我碰過一個真實的例子。有天在一個晚宴上,坐在我旁邊的人問我:「賈誠柯先生,您工作的Nukleus是什麼?」

  我心想:他剛剛真的說了那個字嗎?他非要使用那個拉丁文的詞彙不可嗎?他不能直接問「您工作的本質是什麼」嗎?他不能直接問「您從事什麼職業」嗎?

  他會選用那麼冷僻的字眼,應該是想顯示他是聰明人。為了鏡射他,我第一個聯想到的念頭是直譯那個字,第二個想到的則是一個《浮士德》裡的句子。於是我選用後者回答:「您想知道隱藏在背後的本質嗎?我是修辭訓練師和演說家。」他露出心領神會的微笑,我們接著愉快地聊起天。

鏡射為什麼有效?

  為什麼「相似性」會拉近彼此的距離,製造出好感呢?鏡像神經元是很特別的神經細胞,我們在觀察某個行為時,這些腦中的神經細胞會被活化,感覺就像自己在做那件事一樣。

  簡單來說:看到有人打呵欠,我們也容易打起呵欠;有人給我們友善的微笑,我們也傾向友善地笑回去。某個人對我們很好,那我們比較願意對他好,覺得他真的很討人喜歡。根據理論,腦中的共振系統促使我們不自覺地去複製對方的行為。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乃是﹁自動﹂去鏡射周遭的人,大多數時候根本不會察覺。

  根據這個觀點,藉由鏡像神經元進行的不自覺鏡射—這在小孩身上就已出現,他們會模仿父母的動作和聲音—是自然而然的過程,一些研究人員甚至認為,鏡像神經元以及隨之出現的行為反射,是我們能夠對他人產生同理與好感的根源。

  但請小心!鏡像神經元直到一九九○年代才被科學界「發現」。許多研究人員認為,關於鏡像神經元的誇大渲染是沒有根據的,神經科學界還不完全知道鏡像神經元存在的原因是什麼。因此,我們就暫時先別管神經科學,改用另一個相當簡單、合理的理由思考:為什麼鏡射和隨之發展而出的好感會這麼有效。

  想想看:你覺得以下哪種人比較討人喜歡?跟你很像的人?跟你差很多的人?我認為你比較喜歡那些像你的人。聰明人喜歡跟聰明人聊天,體育迷通常有同樣喜歡運動的朋友,喜歡玩樂的人基本上不會是自己一個人在玩,他們喜歡跟同樣享受生活的人在一起。物以類聚。

  當然,有句話說「異性相吸」。但這比較適用於物理領域,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就比較不適合。因為如果跟相反個性的人當朋友,就得要一直克服兩個人間矛盾和分歧的態度與習慣,很難跟他有共同的計畫和目標。如果身邊圍繞的是跟我們相像、有共同興趣的人,那會非常方便,發生衝突的可能性較低,關係會更和諧。

  你也可以觀察一下馬路上明顯是朋友或伴侶的行人。他們彼此經過多年的適應,到現在會穿著類似的服裝、頂著類似的髮型或甚至連步伐都一致。

  當然每個原理一定有例外,但是基本上人會喜歡跟自己像的人。如果跟我們名字一樣或同一天生日的人向我們提出請求,我們也比較會答應。

  你正好可以藉此悄悄影響對方,讓他覺得你很迷人。試著談論你和對方之間的一致性,透過這種方式迅速拉近彼此距離,製造熟悉感。若是透過自然的鏡射,這種情況通常要經過較長時間才會發生。但如果你做得對,巧妙地鏡射他說的話,不完全重複內容,而是置入一些細微差別,並且偶爾發表一些稍微不同的意見,那麼對方就很難發現你的伎倆。

  跟我們對話的人會覺得,彼此在言語、手勢和表情上的相似,也反映出兩個人價值觀與態度的相近。我們認為,跟自己很像的人,將來可能會變成我們的朋友。你就是要利用這點來達成目的,盡全力讓自己和對方能多像就多像。

如何保護自己免於鏡射?

  對於跟你不熟、但聊天十五分鐘之後就已經找到十二個共同點,還在對話過程中一再強調那些共同點的人,你都要抱持合理的懷疑。如果有人太快又太常強調你們的相似處,那他明顯就是想操控你。當然我也無法跟你保證說百分之百是這樣。兩個互不相識的人,也有可能真的在短時間內就對重要問題抱持相同觀點、意見一致,但這機率真的非常低。

  要偵知對方有無在操控你,最好的方法是對他提出具體問題。本章開頭的網球例子中,若對方說他最喜歡的網球球員是彼特•山普拉斯,那麼詢問具體內容就會是一個很好的測試。你可以問:「為什麼是山普拉斯呢?他出色的地方在哪裡?哪一場比賽讓你印象最深刻?」

  真正的山普拉斯粉絲連在睡夢中也答得出這些問題(當然,如果你使用這個方法,你也應該要有所準備)沒有相關知識、純粹機械性進行鏡射的人,到此會回答不出來,被判失敗。

  詢問具體內容也並不一定就百分之百能揭穿對方,因為可能他同樣有所準備或剛好熟悉主題,很快就拿出不錯的答案,但是詢問具體內容的確會讓很多冒牌貨現出原形。在操控者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透過聰明的追問也能揭穿看似很精明的他們:「哦,您也喜歡下棋啊!太棒了!對方用西西里防禦法開局的話,您會怎麼反應...?」

  如果我們事先已知道要對付某個人,網路會讓我們的人生簡單很多。只要稍微對「受害者」做點調查,就可以迅速從他的Xing、LinkedIn、Facebook、Twitter、Google等找出很多他的嗜好、興趣和活動。然而還是要注意在話題的選擇上不要太過冒險。但是不用擔心:必要的時候,你手上還是有「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安全對話」一章裡的七大技能。

▶▶ 閱讀更多 賈誠柯《操控與反操控:德國法律人都在使用的日常修辭邏輯與謬誤偵知法》

 
有毒的話語/親密關係裡的話語控制
文、圖節錄自寶瓶文化
圖/寶瓶文化提供
很多人都隱瞞了婚姻關係裡的苦痛、暴力,或幻滅。那是說不出口的精神暴力。 話語控制利用有毒、巧妙的言語,進行狡辯或將過錯轉嫁。讓無辜的一方,被洗腦地以為是自己的責任、是自己的錯。 話語控制傷人至深。

內容簡介:付出越多、關係越親密、個體越脆弱,受到話語控制的可能性就越大 雖然你深愛對方,渴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但若另一半常常用有毒的話語,對你進行話語控制,而你因為愛,等待著對方改變,或不斷包容、忍讓、一退再退,那麼,你不但將失去愛情與婚姻,更將失去自己。

  由法國精神分析學家羅伯特•紐伯格所寫的《有毒的話語──親密關係裡的話語控制》,以清晰的思維與視野,深刻提醒我們在親密關係裡的巨大盲點。

作者介紹:羅伯特•紐伯格(Robert Neuburger)

 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夫妻和家庭治療師、布魯塞爾自由大學臨床心理學名譽教授、法國家庭治療協會前副會長、瑞士家庭治療協會前副會長、歐洲家庭治療協會(EFTA)、法語瑞士家庭治療和系統干預協會(AS THE-FIS)以及日內瓦家庭治療協會(AGTF)會員,主要在瑞士、法國、比利時和西班牙,從事心理治療師的培訓和督導工作。

搶先試閱:〈讓你有苦說不出:情感控制〉

我們都有情感的需要:只要有人懂得如何訴諸我們的情感,就能欺騙我們,操縱我們。

如果我們能夠辨認出它們,就有可能避免受到欺騙和操縱。

——羅伯特·古拉,《有毒的邏輯——為何有說服力的話反而不可信》

當控制者想要掩飾某種行為或目的時,情感控制是他們最常用的手段。

情感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與受控者是否容易被激起內疚感、羞恥感或同理心有關,而且取決於受控者是否信任這段感情或者控制者本人。

控制是為了說服「受控者」,讓他們去接受或面對一些強加在他們身上的、棘手的、讓人痛苦的,甚至是令人震驚的情境和狀況。

這裡並沒有列出所有可能被控制的情感,我只列出了其中最常見的。但是我們都知道,人類的想像力是無窮無盡的……

內疚感:

「你給我的陪伴少了,你對我的關心少了,我才會出軌。」

蕾娜,四十歲,結婚十五年。「這麼多年了……」她說,「以前,我和我先生的感情很好。雖然我們待人的方式很不一樣(他外向,我內斂),但我們以前一直配合得很好,或者說我們曾經覺得我們相互之間是一種有益的互補。但是,孩子長大了,隨之而來的問題,導致我們這兩三年來過得不太好,災難由此而生:去年,我發現他出軌了。

「他沒有否認,而是試圖狡辯:我給的陪伴少了,我對他的關注少了,我見他見得少了……雖然我很受傷,但我還是試著理解他,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我想要挽救我們的關係。

「然而事到如今,我已經無法掌控事態的發展:我沒辦法忘記。即使他給了我承諾,我也無法再相信他。甚至,我做出了連我自己都不能理解的行為:我經常查看他的手機,他遲到了,我就會驚慌,我意識到我變得不可理喻。

「他提醒我,叫我別把他逼急了,但是沒用,沒幾天,我就又控制不住我自己了。每一次,我都控制不住要發火。我們的愛情好像就此被他殺死了一樣。

這意味著我不愛他了嗎?我認為不是的:相反,這使我知道我愛他勝過一切。但是,我要怎麼做,才能在他硬下心離開我之前,讓自己平復下來,去原諒、去找回過去……」

顛倒是非黑白

蕾娜的苦惱並不難理解:她的丈夫顛倒了是非黑白。他不但不承認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反而想方設法讓蕾娜內疚,指責她該為出軌的事情負責,因為她陪伴的時間少了、給的關心少了,甚至是見面次數少了,而他才是受害者!這種顛倒黑白的行為,也許正反映出男方知道是自己做錯了。

如果他真的對蕾娜不滿,他應該將不滿告訴蕾娜,而不是做出出軌的行為。這種對事實的顛倒,讓蕾娜感到困惑。

她愛他,所以她很難意識到自己才是受害者(而對外人來說,這是顯而易見的)。這也解釋了她那些表面看來不理性的行為是從哪裡來的,而她的這些行為,也反映出她處在一種不正常的環境中。

讓對方內疚是最常見的話語控制手段。它依賴於對方感知罪惡感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經由教育灌輸給我們的,由此可見教育的作用。正常情況下,我們都曾經感受過罪惡感,也曾經讓別人產生過罪惡感。

讓人內疚的三種類型

讓人內疚的手段,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個女人感覺到丈夫在疏遠她,對她態度冷淡,不再碰她。女人很擔心,便去問丈夫什麼情況。

第一種類型,丈夫會回答說:「看看我工作上這些事,你就會懂了!」或者「不是我疏遠你,是你沒有時間。你要出差,要陪孩子,要陪父母什麼的。」又或者「我不知道你有什麼好抱怨的,你連感覺被愛的能力都沒有了!」

第二種類型,丈夫會回答說:「我受夠你的這些要求了。你要再這樣,我就走了。」

至於第三種類型,女方聽到的回答會是:「我不明白為什麼你就不懂我,我不能一心多用啊。你站在我的立場想想看……」

控制者會根據自己的目的,來選擇相應的控制手段。例如在兩個人要分手的時候,想要先結束關係的人自己會感到內疚,而他們讓自己擺脫內疚感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對方來承擔分手的責任:「我離開你,是因為這些年來,你一直都在忽略我,你沒有做任何努力讓我能夠繼續愛你,你的心思都在(以下幾種情況任意可選)孩子/工作/家人身上……」「你那方面不行。」「我在你眼裡什麼都不是。」「你的注意力從來就沒有放在我身上。」……

除此之外,還有:「你根本不顧及別人的痛苦,我說的不只是我的痛苦,反正你也不在乎。但是請你想想孩子們,想想他們要承受的,想想你給他們創造的生活,想想他們對你的信任!」

但這個辦法也不總是能夠奏效。例如,女方向男方開戰,試圖讓他內疚,而後者也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擊。

當然,女方不會任由對方這樣汙蔑自己,於是列出更多的證據,甚至言詞激烈地指責對方。男方也不示弱,藉此發洩以往埋藏在心中的不滿,從頭開始翻舊帳……

如此一來,幾個月後,這兩個人恐怕都可以成為讓人內疚方面的專家了。

▶▶ 閱讀更多 羅伯特•紐伯格 《有毒的話語:親密關係裡的話語控制》

 
閱讀筆記
【書評•小說】吳鈞堯/鬼話人間希望
吳鈞堯聯合報
《劍鬼姜小牙》書影。(圖/遠流提供)
推薦書:郭箏《鬼啊!師父》《劍鬼姜小牙》(遠流出版)

劍鬼系列,指出開朝皇帝朱元璋

素有精神官能隱疾,

基因流轉仍被後世繼承,萬民受苦受難處,

還好還有俠,願意站出挺住人心崩壞……

郭箏《鬼啊!師父》、《劍鬼姜小牙》,以鬼為師,是武俠小說的創舉。故事得從明末說起,崇禎皇帝剛愎自用、性多猜疑,在位十餘年,換宰相頻率之高更勝台灣閣揆,上頭舉棋不定、下面的失去準則,官、將、士兵能混就混。

李自成闖軍也沒好到哪裡去。士兵能以右腿、左臂等謊報首級,零頭換整數,冒領獎賞。闖軍發現弊端,嚴令須繳交頭顱,迫使姜小牙挖墳亂葬崗,一刀割下「風劍」燕雲煙的腦袋。隨後趕到的明軍李滾,沒有頭顱可以偷,盜走一具女屍交差,再交給修屍匠抽脂、補妝,並且把燕雲煙「那話兒」給剪了,裝在女屍身上。這女的大有來頭,正是「雨劍」蕭湘嵐。

風劍、雨劍往地府報到,男鬼沒頭、沒卵葩,女鬼下體多了那話兒,地府不收來路不明的東西,致使雙鬼回返陽間,找姜、李索命。後來達成協議,雙鬼收姜、李為徒,弟子祭拜鬼師十五年,陰陽債方得一筆勾銷。

姜小牙與李滾的一個差異處是姜能夠看見鬼魂,所以他能同時看到風雨雙劍,冤有頭、債有主,李滾只能看見蕭湘嵐。郭箏的「鬼道」遵循傳統作業標準,讓姜小牙能看見、聽見,別人看不見、聽不見,單是這「限定讀取」已營造相當趣味。

「風劍」燕雲煙貴為朝廷命官,何以奔赴西北邊陲?原來崇禎與百官,面臨闖軍威脅,想出掘壞李自成祖墳,以敗其勢。關於祖墳台灣民眾絕不陌生,誰當了總統、閣揆,誰聲望日正當中,都大幅報導,祖上十八代當然不容錯過,明朝迂腐,當代傳媒視聽雖不在明朝,但也依然不明。

續集《劍鬼姜小牙》設定在闖軍兵破北京的夾縫,姜小牙為報恩赴京,尋找當年收留他的吳府。「吳府」不得了,竟是吳三桂父親宅第,讓姜小牙捲入王朝波瀾,連貫點在武林人士的「勤王」大會,讓人想起當年郭靖率領群雄鎮守襄陽,只不過彼一時、此一時,俠義已遠、利益為帥,社會的混亂已到極致。

不少歷史人物擔任要角,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陳圓圓、傳說被崇禎砍斷手臂後來成為武林名角的獨臂公主(她在金庸筆下多次刺殺清帝),嬉鬧詼諧的小說中,仍有許多武俠套路,如「劍魔、劍聖、劍仙、劍鬼」,是金庸「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與古龍「兵器譜」的繼承。

最讓人捧懷的是搞笑情景,李滾面對粗豪襲殺,驀地想起自個兒降生的剎那,三姑六婆一陣驚嘆,「圓圓滾滾的小傢伙啊」;江湖粗豪疑心有「鬼」,兩個大男人抱成一堆;白面險惡書生沈茉老在不當時機,愛憐地說,「小師妹,你的衣襟又縐了」;舉投手變換節奏搗亂打擊者、以萬有引力方程式解釋逃不過的劍招,都坦率告訴讀者,「我正鄭重地掰一個故事……」最妙的是白笑貓、龍薰衣兩女打鬥,重點不在招式展演,而是對手的衣服料子、鳳頭水晶釵等,邊出招邊討論。

武俠小說不能沒有愛情佐料。姜小牙幼時雙親雙亡,個性宅,或許出自孺慕之情,愛上師父「雨劍」蕭湘嵐,一天不見「鬼」,魂魄都散了。續集中同時愛上龍薰衣與白笑貓,一天不見「龍」「貓」,各有各的失落,而拚得雙雙過世的「風劍」、「雨劍」原是對尚未完婚的夫妻,風劍誤以為女方喜歡自己大師兄,一心相讓,然而女人豈是物資,說轉帳就轉帳?愛到極深時,恨意十倍奉還。

劍鬼系列,指出開朝皇帝朱元璋素有精神官能隱疾,基因流轉仍被後世繼承,萬民受苦受難處,還好還有俠,願意站出挺住人心崩壞。在《鬼啊,師父》的末曲,蕭湘嵐跟燕雲煙品評姜小牙,「在這世道還能夠懷抱熱情與希望的人,不是傻子就是瘋子」、「豈不知這兩種人才是推動世界的主力」。人間的希望由鬼來說,男鬼沒頭、沒卵葩,女鬼下體多了那話兒,如此的謬趣只在《鬼啊!師父》。

 
為什麼要少吃糖?糖對身體的危害有這些
喝飲料在所難免,許多無糖茶飲對身體甚至有一定的好處;可是若你喝的是含糖飲料,可要注意了。眾多研究顯示,攝取過量的糖會引起肥胖、代謝症候群、蛀牙、心血管疾病等危害;近來研究更指出,特別是經常使用在手搖飲的高果糖糖漿,攝取過量的危害比一般精緻糖更劇烈。

年終獎金投保 三族群大不同
不論今年領到的年終獎金有多少,疫情帶給大家的重要一課,就是要做足保險保障規劃來面對未知的變化,建議小資族、青壯年與熟齡族這三大族群,依不同人生階段需求,好好規劃年終突然多出的一筆獎金,提早部署,讓保險能成為家庭面臨風險時最好的依靠。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