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台大接連發生數起學生不幸事件,震驚社會;本月五日,年僅廿二歲的女歌手莊凌芸也墜樓,年輕世代的心理健康問題再度受到關注。據衛福部統計,十五到廿四歲因自殺死亡的人數已連三年增加。二○一九年統計,蓄意自我傷害(自殺)是十五到廿四歲族群第二大死因,卅歲以下服用抗憂鬱藥物的人數逐年增加,從二○○九年的十點六萬人增加到二○一九年的十六點二萬,憂鬱症等精神健康問題近年成為青少年走上絕路主因之一。
六年之間通報件數大增
教育部二○一八年共有兩千六百八十六件來自各級學校的學生自殺、自傷事件通報,平均每三點二小時通報一件。以高中職最多,其次為大專校院、國中,整年通報數是二○一二年的三點四倍。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將十到十九歲定義為青少年期,但成大醫院兒少精神科醫師謝依婷觀察,台灣的「青少年情緒風暴狀態」從小學三年級到廿五歲都適用。主因智慧型手機讓下一代提早遇到青少年階段才會遇到的人際、自我認同等問題,而且下一代普遍延後離家,讓他們遲遲無法成為大人,無形中又延長青少年階段。
情緒被升學考試牽著走
中研院曾費時廿多年研究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發現青少年憂鬱程度在十五歲、十八歲各有一次高峰,相較於國外研究,台灣青少年的情緒明顯被升學考試牽著走。近年升學壓力更從筆試成績全面升級為「十項全能」,志工服務、社團參與、營隊競賽樣樣都要比。
擔心無法符合家長期待
台北市立大直高中輔導主任吳姿瑩說,家長和社會賦予下一代太多使命,孩子會感覺到大人投注大量資源「成就」自己,覺得自己永遠比不上別人、辜負家長期待,「學生會說,少了我,爸媽會不會比較開心?」台北市建國中學輔導主任姚予婷說,學生課業壓力的源頭不是成績本身,而是擔心無法符合家人對成功的標準。
網路I世代更憂鬱不安
美國學者珍.特溫格將一九九五年到二○一二年間出生的族群定義為I世代,美國數據顯示,從小在網路世界呼吸的I世代更為憂鬱不安。臨床心理師金融說,網路給了青少年逃避空間,例如現實生活中被排擠,改到網路交友就能快速解決問題,處理挫折和面對情緒的能力大幅下降。
上千學生配一名輔導員
不過,需要學校心理輔導資源的青少年愈來愈多,但現在各級學校都碰到人力不足困境。以大專校院為例,每一千兩百名學生僅配置一名專業輔導人員,學生平均得等一個月時間才排得到諮商,遠比美國一人顧兩百名學生的配置吃緊。
此外,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等協助學校處理複雜個案的後援系統功能不彰,醫療體系本位主義,學校只能孤軍奮戰,都是待解決的問題。
本報今起一連三天刊出「憂鬱世代」系列報導,一起牽手防護,接住每一條年輕生命。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