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鴻海攻AI傳捷報再奪輝達大單 獨家供貨GB200交換器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4/06/18 第587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鴻海攻AI傳捷報再奪輝達大單 獨家供貨GB200交換器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2317)搶攻AI商機再傳捷報,繼取得大份額輝達(NVIDIA)GB200 AI伺服器代工訂單之後,獨家拿下GB200關鍵元件、有「提升算力法寶」之譽的NVLink交換器(switch)大單,訂單量是伺服器機櫃量上看七倍,不僅是全新訂單,毛利率也遠高於伺服器組裝,將成為助攻鴻海毛利一大利器,獲利進補。

鴻海向來不評論訂單與客戶動態,業界指出,NVLink是輝達獨家技術,包含兩個部分,第一是橋接(bridge)技術,即中央處理器(CPU)與AI晶片(GPU)互相連接的技術;第二是交換器技術,是GPU與GPU互連的關鍵,有了這樣的技術,才能把上千顆GPU算力全部集合起來運作,發揮共同戰力。

供應鏈人士表示,GB200的重點不僅是算力大幅提升,還兼顧高速傳輸的速度,NVLink就是提升算力的法寶。據悉,鴻海此次獨拿輝達NVLink代工訂單,主因鴻海不僅與輝達合作多年,雙方默契良好,鴻海長期為網路通訊設備代工龍頭,輝達自然將相關訂單交給鴻海。

供應鏈人士指出,一台伺服器機櫃需要七個NVLink,這是全新的訂單,亦即出多少GB200伺服器機櫃,鴻海拿到的NVLink交換器訂單量就是七倍,由於交換器毛利率比伺服器組裝業務高許多,將明顯挹注鴻海營運。

據悉,全球前七大交換器廠商,包括戴爾、惠普、思科、諾基亞、愛立信等,都是鴻海的客戶,使得鴻海在全球交換器市占率超過75%,穩居龍頭地位。

談到AI伺服器市況,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之前透露,GB200供不應求,預期今年鴻海AI伺服器市占率有望達到四成。

業界人士說,鴻海集團目前可說是台灣最具AI伺服器完整解決方案能量的指標廠,從零組件、散熱、液冷系統、伺服器、交換器、機殼、機櫃到資料中心,完整垂直整合,足以應付客戶變更設計的需求。


延伸閱讀

郭董退休價 鴻海股價登200元

蘋果最薄手機明年亮相 再催一波換機潮

鴻海攻抵200元「郭台銘退休價」 網友群起恭喜郭董退休

 
財經專題
新青安舊貸戶簽切結…惹議 相關結論明報財部、內政部
記者夏淑賢、朱漢崙、林勁傑/台北經濟日報

財政部號令八大公股行庫全面檢討新青安房貸,昨(17)日召開會前會,針對新貸戶未來必須簽署詳盡嚴格的切結書,已逐步凝聚共識,但對舊貸戶能否「溯及既往」簽切結書,行庫間熱烈討論,由於當中存在適法性引爭議,須再商議。

財政部表示,強化與落實新青安貸後管理,以抓出濫用新青安的害群之馬,貸後管理原本就一直在執行,沒有溯及既往的問題。

據了解,行庫較有共識的方案是新案簽切結書,若有轉租等非自用情事將追回優惠利率並重審所有貸款條件等,甚至討論到連舊戶也要「溯及既往」。財政部官員指出,目前仍在討論階段尚未定案。

公股銀主管表示,其實針對不得出租切結書的機制本來就有,且是不論青安或一般房貸皆有,主因自用或出租與銀行評估擔保品價值有關,若是自用房貸本來就會請客戶切結。

不過,銀行主管坦言,過去僅為象徵性切結而已,現在針對新青安所訂出的切結書會明定追回優惠利率,同時對於利率、成數、年限、寬限期等所有貸款條件都會重新核定。

例如,寬限期從5年縮短,借款年限由40年縮至20或30年,成數亦可能從八成下降。

據透露,土銀總經理何英明已在昨天向八大公股行庫總經理發出邀請,請行庫總經理出席明(19)日的新青安檢討會議,屆時會議結論將報財政部、內政部,再經行政院核定後施行。

財政部高層官員表示,目前一切尚未定論,未來確定會對外公布,至於貸後管理本來就是行庫授信管理的基本工作,沒有溯不溯及既往問題。

另據了解,財政部的稅賦資料與行庫相互勾稽,以利提高行庫對新青安貸後管理效率,昨天的會前會則沒有觸及。

昨天土銀召集會議為新青安會前會,因此各行庫以消金部門的中低階主管或經辦為主,昨天財政部另召開九大公股行庫季度例會,則是由公股董、總出席,財政部長莊翠雲主持,雖然例會主題並非新青安,但是國庫署長陳柏誠在會上特別請各行庫董、總,在土銀會議沒正式結論公告出來前,仍要根據既有授信經驗,做好新青安的貸前審查與貸後管理,莊翠雲則是提醒各行庫要穩健營運,做好風險控管。

 
公股銀:新青安貸後管理 兩招有效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近來新青安房貸成打炒房焦點,多家公股行庫高層主管指出,針對新青安的貸後管理,最有效率的做法,一是財政部提供賦稅資料與行庫資料勾稽找出貸後轉租者;二是行庫自系統中抓出還款帳戶非本人或家人的可疑人頭戶,如果是靠行庫自己增加人力實地查核,不僅加重行庫成本負擔,人力不足下恐怕效果也有限。

公股行庫高層主管並表示,法律的精神是「不溯及既往是原則,溯及既往是例外」,以現況來看,即使部分公股行庫有要求包括新青安在內的所有房貸戶簽切結書,自證買房是為自住還是為投資,但切結書的條文未必能支持行庫在貸戶沒有違約下啟動調查「擾民」。

而未來的公版切結書可以補強此點,但舊貸戶依照房貸契約,並沒有回來銀行簽署新切結書的義務,除非政府明確命令,銀行才可能去要求舊貸戶配合,所以簽切結書溯及既往與否,要看政策。

也有公股行庫高層主管指出,如果有個案已經鬧出社會事件,比方被發現以搭配新青安房貸買高價宅、當人頭戶等,那自然屬於可溯及既往的例外情事,倘若個案最終仍符合新青安房貸資格並續借,行庫就可趁機要求其補簽新的公版切結書。

 
國際財經要聞
美經濟數據 淹沒Fed「鷹」量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債券市場上周給投資人上了一門重要功課:經濟數據會比聯準會(Fed)所說的任何話重要得多。

上周三公布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低於預期,引發今年美債難得一見的大幅反彈。不到六小時後,Fede更新的經濟預測顯示,今年只會降息一次,導致反彈有所斂。但隔天,由於生產者物價又意外下降,首次失業救濟申請數上升,表明通膨壓力繼續緩解,債市再度反彈。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周五接近4.2%,一周下跌21個基點,創下自去年12月中旬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簡言之,偏鴿的通膨數據淹沒了所有Fed的鷹量。

這些變化充分展現在經濟持續不斷出乎央行在內眾人意料的情況下,Fed政策指引的重要性相形減弱。Fed主席鮑威爾上周記者會上也表示,Fed會根據數據行事。

貝萊德投資研究所負責人 Jean Boivin說:「決策者會發表談話,但市場在這種環境下勢必會對他們所說的打折扣,這是一個會對新公布的總觀數據過度反應的環境。」

 
TDK攻固態電池材料 跨大步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總部位於東京的蘋果供應商TDK表示,已在小型固態電池的材料成功取得突破,可望成為各種穿戴式裝置的解決方案,從無線耳機到智慧手表的效能均有望增進。

TDK 17日發布的聲明指出,這項小型固態電池的材料,使得能量密度估計可達每公升1,000瓦時(Wh/l),約是TDK目前量產固態電池的100倍。

TDK社長齋藤升說:「我們相信,我們新開發的固態電池材料,能為社會的能源轉型做出重大貢獻,我們將持續研發,朝早期的商業化邁進。」

這種電池將全部以陶瓷製成,配有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和鋰合金負極(陽極),TDK說,其高蓄電量可縮小裝置尺寸、延長使用時間,氧化物基固態電解質則提供高度的穩定性,從而確保產品安全。

該公司說,這項科技可取代現行的鈕扣型電池,應用在與人體直接接觸的各種裝置,包括無線耳機、助聽器及智慧手表。

這項創新是固態電池的最新進展。儘管這類電池被視為能改變全局的技術,但在量產上面臨重大挑戰,尤其是因為體積較大的緣故。

相較於現行採用液態電解質的電池,固態電池更安全、更輕、也具備可能更便宜、使用時間拉長的潛力。固態電池在消費電子產品取得的進展,已滲透至電動車,儘管這兩種領域所採用的主要電池化學物質如今已大不相同。

TDK說,這項技術所採用的陶瓷材料,意味著若電池體積放大,將較為脆弱,因此無法在可預見的未來,克服應用在汽車甚至是智慧手機上的挑戰。

Wood Mackenzie資深研究分析師凱文.尚(音譯)說,不利的機械特質、加上量產的難度與成本,都是把固態電池應用於手機所面臨的難關。

產業專家認為,固態電池將更多使用於電動車,帶來更遠的續航旅程。日本企業正打頭陣、推動固態電池的商業化,豐田鎖定最快2027年量產,日產為2028年、本田的目標則是2030年前量產。

TDK創立於1935年,因卡式錄音帶而在1960、1970年代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名字,並擁有電池材料和技術的充足經驗。該公司計劃從明年開始向客戶提供新電池原型的樣品,並希望在那之後轉為量產。

 
蓋茲稱美國兩黨都支持 對新核電前景樂觀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說,他準備對新一代的核電廠投入數十億美元,而且他認為,無論華府明年的權力平衡如何,他「非常有信心」新一代核電計畫將繼續進行,「兩黨對核電的支持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蓋茲旗下的能源公司TerraPower上周已在懷俄明州凱默勒(Kemmerer)為其鈉冷式核電廠舉行動土典禮。這種使用液態鈉的冷卻方式,有別於傳統的水冷式核電技術,不僅簡化運作流程,安全性也更高,還能使核能成為一種低成本電力來源。這座新核電廠預計2030年開始發電,象徵著數十年來首度有企業嘗試建造反應爐,成為美國商用電力的一環。

蓋茲16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面對國家」(Face the Nation)節目上說:「我為此投入了超過10億美元,且還會再投入數十億美元。」

他認為,今年11月的美國大選後,無論誰入主白宮、國會誰取得多數,他都對美國的核電前景感到樂觀,因為核能獲得兩黨的支持,民主黨看到了潔淨能源的價值,而共和黨可能對能源安全感興趣,「在我從事的所有與氣候有關的工作中,我想說,最受能獲得跨黨派支持的能源,實際上是核能。」

蓋茲並表示,對某些人來說,這個議題的價值可能在於美國的領導力和競爭力。他說:「你真的不會希望世界各地的核反應爐是由我們的對手製造,因為在經濟上它是一部巨大的就業製造機。」 「而且由於這些反應爐所牽涉的原料可能會被轉移,需要留意確保不會流入一些軍事相關活動。因此,美國在此領域的領導地位,具有很多戰略上的益處。」

蓋茲也說,中國是建造最多核子反應爐的國家,但如果美國利用其「創新實力」,可能會有競爭力。

不過,根據華府智庫資訊科技和創新基金會(ITIF)的研究,美國在開發高科技核電方面,落後中國最多15年,因為北京政府支持技術發展,同時提供大量資金助其獲得競爭優勢。中國目前有27座核反應爐正在興建中,平均建造時間約七年。

中國的國有銀行可提供低達1.4%的利率,遠低於西方經濟體的貸款利率。當地的核能產業受惠於國家的持續性支持與在地化策略,這些措施也讓中國的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等領域處於主導地位。

 
美股道指終結連4天下跌 史指收盤再創新高
財經新聞組編譯張大仁/綜合整理世界日報
美股史坦普500指數收盤再創新高,華爾街希望延續上周的漲幅。

史指上漲41.63點或0.77%收5473.23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68.14點或0.95%收1萬7857.02點。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88.94點或0.49%收3萬8778.1點,結束了4天連跌。

AXS Investments執行長巴素克(Greg Bassuk)表示:「今天走勢是延續上周。」「我們看到圍繞一些已經混合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樂觀情緒。」「經濟數據開始變得更加強勁且更加一致,經濟已經呈現出韌性跡象。當然,人們對開始降息的可能性更大感到樂觀和樂觀。」

大型科技股領漲史指,推動資訊科技類股上漲1.2%。微軟上漲1.31%,蘋果上漲1.91%。Alphabet、亞馬遜和Meta Platforms也收高。

輝達觸及歷史新高,但最終收盤小幅走低,道富銀行表示,該晶片製造商可能在其科技ETF的再平衡中擁有超過20%的權重。博通(Broadcom)上漲5.41%,創下新高,延續上周23%的漲幅。

在17日上漲之前,史指和那指過去8周有7周上漲。進入新的一周,投資人想知道市場能否維持目前的勢頭。

Edward Jones資深投資策略師馬哈詹(Mona Mahajan)表示,即使在之前的牛市,股價通常也不會直線上升,「總體而言,基本面和背景仍然具有支撐性,但預計會出現調整。」並補充說,在任何特定交易年,兩到三次修正是典型的。

投資人正在關注將於18日公布的5月零售銷售數據,以及本周稍後的房屋銷售和新屋開工數據。

KKM Financial投資主管基爾伯格(Jeff Kilburg)表示,該是對輝達持謹慎態度的時候了。投資人擔心這家人工智慧晶片製造商在今年大幅上漲後將面臨下行風險。

他表示:「這是一隻非凡的股票,擁有它非常有意義。」「但我認為在某個時刻,當我們談論到該見真章時,該股上漲了800%,所以我們必須考慮到輝達可能的回檔。」

相反,這位投資主管對博通更樂觀,認為博通是受益於人工智慧主題的動能投資。他也看好Chipotle和沃爾瑪。

摩根大通表示,投資人應該相信,科技將成為經濟擴張的更大組成部分,股市不會大幅回檔。

該公司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柯蘭諾維奇(Marko Kolanovic)對客戶表示:「為了讓股市避免20%以上的修正,必須相信科技將在短期內成為整體經濟成長的更有意義的驅動力。」

有些人質疑,如果沒有更全面的領漲集團,目前的漲勢是否可持續。隨著市場繼續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這種擔憂尤其重要。

柯蘭諾維奇表示,「我們相信科技將在未來幾年繼續成為經濟成長的關鍵驅動力。」但是,「我們認為它對企業損益表的影響不會突然那麼深遠,因此我們對此保持謹慎。」

他表示,在這種環境下,預計經濟成長將放緩,股市將出現調整,投資人將有更好的切入點。

經過一年多投資人對AI趨勢的興奮之後,相關股票目前估值過高。不過,嘉信理財首席投資策略師桑德斯(Liz Ann Sonders)表示,雖然這些公司的基本面因素支持其本益比,但市場並未處於安全區域。

她表示:「人工智慧及其熱情是非常合理的。」「你可以說:在當前這個階段,獲利趨勢支持了估值。」

可以肯定的是,她點出市場廣度的嚴重缺乏和表面之下的弱點。

史指中大型科技股與中位數公司之間的業績差異,正在讓某些技術指標創下歷史新高。

BTIG策略師克林斯基(Jonathan Krinsky)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以熱門的動量指標「相對強度指數」(RSI)計算,市值加權史指與等權史指之間的差距達到歷史最高水準。

這可能是市場廣度疲軟顯示反彈動力耗盡的另一個擔憂點。

他說,「多頭繼續尋求廣度擴張並追趕領漲者。雖然這總是有可能的,但當分歧變得如此深和長時,這種方式很少能發揮作用。」

 
要聞
卓揆:8月將設經濟發展委員會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17)日宴請民進黨立委,他向立委透露,8月將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擴大邀集產官學研、優秀經濟意見領袖,協助行政院拚經濟,就薪資、所得分配、財政金融等,全方面提出福國利民政策。

卓榮泰近期分批宴請民進黨立委,昨晚為第四場,邀請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司法法制委員會立委。

立法院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會後轉述,此會期因為國會擴權與覆議案,政治對立面較緊張,卓揆希望在覆議案結束後,能真正進入福國利民、拚經濟的新階段。卓透露約在8月將成立一個經濟發展委員會,擴大邀集產官學研等經濟意見領袖,搭配國家希望工程等重大政策,協助政院拚經濟。

吳思瑤說,此委員會將設在行政院,由卓榮泰直接主持,討論薪資所得分配、財政、金融等政策,是告訴社會「捲起袖子拚民生、拚經濟,不是只有政治對立」。

吳思瑤說,昨日討論較多聚焦民生議題,例如,勞動部提到,希望盡速通過勞基法54條修法,打開65歲強制退休天花板;另有在場立委提及就業服務法、全民健保法等法案。

對於勞基法54條,勞動部提到,這項修法可有效解決中高齡就業問題,絕對是福國利民法案,期待立法院加速通過。

 
吳東亮籲:重新檢視非核家園
記者林海、陳熙文/台北報導聯合報
賴政府就職將滿月,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昨天率理監事前往總統府拜會總統賴清德,吳東亮表示,台灣擁有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的要素,若能強化低碳供電,以科學的角度重新檢視非核家園的時間表,提供多元、穩定、價格合理的電力,將能協助產業安心接軌國際淨零趨勢,也能讓AI產業發展無後顧之憂,實現台灣成為人工智慧島的目標。

吳東亮也建議,金融監管單位多加傾聽業界聲音,採取監理與發展並重策略,營造有利金融業發展的環境。

 
外國人才永久居留鬆綁 再等等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17)日初審通過《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案,不過關鍵條文仍待協商,對於放寬外國人才在台學歷折抵申請永久居留規定年限,因有立委質疑若放寬恐影響本國就業,仍須保留送院會協商。

因應少子化及全球科技競賽,全球掀起搶才大戰。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日審查外國人才專法修正案,聚焦三大條文。

首先是第14條,擬對外國人在台專業人才,放寬申請永久居留的續留期間折抵年限。

國發會提出建議修正條文,外國專業人才在台取得碩士、學士學位可抵一年,取得博士學位可抵兩年;外國「特定」專業人才在台取得博士學位可折抵兩年、碩士學位可折抵一年。

不過國民黨立委鄭天財擔憂,一旦放寬規定,恐衝擊國內就業;民進黨經濟委員會召委邱議瑩強調,此條文是針對已在台工作的外國專業人才降低申請永居門檻,希望留才,不影響國內就業。最後經討論,此條文仍須保留協商。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以2022年、2023年統計來看,可以折抵一年的外籍專業人才約501人,可折抵兩年的有197人,適用人數非常少,對企業而言,都希望盡量能留下人才。

劉鏡清表示,國發會評估2030年國內人才缺口40萬人,目前推估供給量約26萬人,還有14萬多的缺口,即使放寬第14條,也仍補不足。

其次,修法第12條,有關外國專業人才取得居留證,後續因故變更居留原因的相關規範,朝野一致同意回歸「入出國及移民法」規定。

第三,朝野也同意增訂第21條之1,取得永久居留的外國專業人才,在合法累計居留十年、每年居住逾183天等,可適用我國身障及長照部分服務。

 
勞動部發布統計:無薪假未見降溫跡象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勞動部昨(17)日發布最新減班休息(無薪假)統計,目前共262家、5,338人實施無薪假,製造業中,由於訂單仍不穩,一家精密機械業、一家電子線材業各通報百餘人實施無薪假;另花蓮震災衝擊觀光業,花蓮旅宿觀光、休閒娛樂共有150多人被放無薪假。

勞動部昨日公布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事業單位計262家,實施人數5,338人;較上期減少一家,但人數增加153人。製造業仍是無薪假重災區,目前製造業有172家、4,550人實施無薪假,占全體無薪假人數八成五,較上期減少15家、74人。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專委李怡萱表示,一家自行車零組件製造商停止實施約120人;其他製造業如資訊電子、化學工業、民生工業等都是中小型廠商停止實施,相對回穩。

不過,仍有製造業因接單不穩定,再通報實施無薪假。李怡萱表示,金屬機電工業中,一家精密機械業、一家電子線材業者,各通報100餘人實施無薪假。

這期無薪假統計反映花蓮震災影響,李怡萱指出,另有部分無薪假是花蓮的運輸及倉儲業、住宿及餐飲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如沙灘車、農場等),總計約150多人,主要原因仍是受震災影響;勞動部後續會持續觀察。

 
英特爾陷官司 釋單台積電添變數
編譯劉忠勇、記者鐘惠玲/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科技網站Tom's Hardware報導,一家律師事務所正號召英特爾投資人加入集體訴訟,控告該公司發表財報時,未能適度披露去年製造部門的龐大虧損。外界密切觀察,相關變數是否會影響英特爾在晶圓代工市場的競爭局面,以及對台積電(2330)委外釋單變化。

目前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台積電市占率超過六成居冠,遙遙領先群雄,三星市占率約超過一成居次,第三到五名的中芯、聯電與格芯,市占率都約超過5%。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指出,今年首季英特爾尚未進入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前十大排名中。

根據外電報導,英特爾今年4月2日發布各部門財報的規畫後,才不得不重新計算晶圓代工服務(IFS)事業群這幾年來單獨列出的業績,結果顯示,這個新成立的部門2023年虧損約70億美元。英特爾當天股價應聲大跌。另外,讓投資人更為不滿的是,英特爾還將大約30%的生產外包給台積電在內的其他晶圓代工業者。

 
英飛凌將在台設點擴大研發 投資27億
記者江睿智、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昨(17)日宣布,全球車用半導體龍頭德國英飛凌(Infineon)將在台擴大研發投資,成立「先進汽車暨無線通訊半導體研發中心」,總經費12億元,估可促成英飛凌在台投資27億元,帶動台灣電動車上下游產值達600億元。

經濟部表示,這是歐洲晶片大廠首度在台設立此類研發中心,象徵台灣在全球半導體和車用晶片領域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經濟部長郭智輝透露,經濟部曾多次拜訪英飛凌,邀請合作開發先進技術,最後得到英飛凌德國總部支持,選擇台灣作為最新研發計畫據點。英飛凌成立研發中心,將導入全球領先的車用無線控制技術,強化國內廠商與國際車用電子專家的技術合作,並加速國內業者進入國際車用市場,期待能讓台灣成為車用晶片的世界核心。

英飛凌表示,著眼於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及台灣資通訊產業實力堅強,將在台既有的「無線通訊研發實驗室」升級,成立「先進汽車暨無線通訊半導體研發中心」,攜手在地的產學研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汽車級通訊晶片及創新的應用解決方案。英飛凌計畫內容包括新一代車用藍牙晶片產品的完整在台研發,透過引進國際車用電子研發專家參與,與本地研發人員及業界客戶進行交流。

 
電信三雄保險銷售 報捷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電信三雄搶進保險銷售,成果亮眼,中華電信(2412)日前與將來銀行合作,推升旅平險業績量成長兩倍;台灣大攜手攜手富邦合作創新型保險,申辦量月增180%;遠傳攜手中國信託產險推出創新型旅平險,11天突破500件投保目標,以新技術及AI推薦, 投保轉換率提升250%。

中華電信指出,與將來銀行合作投保海外旅平險享漫遊上網零元優惠,帶動將來銀行旅平險業績量增加二倍。

台灣大指出,攜手富邦產險推出全台第一個整合電信App的「創新型保險」,年初獲金管會核准,3月底開放給台灣大千萬用戶使用,4、5月連假期間的國人旅遊潮,創新型旅平險保單申辦量倍增,月增達180%,在4月底時,僅一個月時間就達成金管會要求在六個月內達到470件有效投保量,提早五個月達成試辦條件。

遠傳指出,6月6日攜手中國信託產險,在遠傳心生活App上線「創新型旅平險」試辦案,僅用11天就達成金管會要求的六個月內達到500件投保數量目標,此外,四成用戶加購海外自駕和活動取消等獨特保障,

遠傳表示,創新投保流程與AI推薦技術提升用戶體驗,2分鐘內快速投保,推出以來完成投保的轉換率(CVR)提升250%以上。

 
網家旗下比比昂 進駐全家App
記者彭慧明、徐牧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PChome網路家庭(8044)集團多角發展服務,旗下專營日本跨境代標代購電商Bibian比比昂昨(17)日宣布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推出全新獨家合作模式,6月18日起,「比比昂日貨」專區進駐「全家」會員App,讓跨境電商與便利商店業者的合作不只限於取貨服務,打造便利商店跨境購物服務,哈日族在「全家」App一指輕鬆淘日貨。

資策會MIC調查顯示,過去一年有49.3%消費者曾在海外網購,消費者海外網站首選是日本。看準跨境網購熱潮,Bibian比比昂表示,藉由「全家」逾1,750萬名會員、突破千萬的App下載量,以及超商24小時營業與逾4,200家實體店舖的優勢,可為台日跨境電商服務帶來新動能。

另外,網路家庭旗下PChome 24h購物主力產品為3C商品,昨天也推出「大家電快速安裝」新服務,主打電視、冰箱、洗衣機「今日下單,隔日配達」,實現一鍵下單、配送到府、快速安裝一條龍完善服務。

 
彭金隆談金融整併 首重市場穩定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聯合報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昨天表示,因為有金控,台灣的金融機構才能走出國際、跨越亞洲,金管會對金融整併的態度,不是為併而併,仍要看個案及對市場的影響,只要能強化金融市場穩定及有助市場效益發揮的,金管會都支持。

彭金隆表示,在金融整併上,金控法都有明文規定,即使有敵意併購,但他透露希望金融整併都能合意。他指出,即使有非合意併購的法源,一開始買到百分之廿五股權,但未來合併案要能成功,仍需要通過股東大會作成合併或收購決議,才能由金管會作最後的審視。

他也指出,金融機構過去絕對沒有用突擊的方式完成併購,非合意的收購,之後終要用合意的方式才能完成合併;此外,金融業涉及公共利益,也攸關保戶權益,金管會希望能讓業者「開大門走大路」,用透明的方式來整併。

對於外界矚目的新光金與台新金合併,或新壽增資案,彭金隆說,他不方便評論個案,但金控的合併,和其子公司需要增資是兩件事,不會因為整併而免除增資的義務;金控法五十三條也規定,母公司必須依其持股比重,有代為募集資金的義務,若整併也是一種方式的話,當然也可列入考慮。

至於大股東干政立法,彭金隆則說,「立法本身要中性,干政就不是中性的字眼」,未來應以「權責相符、以法律人」的精神來檢視,金管會管理重點應放在「落實公司治理」,以「權責相當、資訊透明」來要求有權的人要負相當的責任,不可「有權無責」,也不宜主觀,包括在究責時能否確保這家公司穩健的行進。

 
壽險前五月 新契約保費增11%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壽險公司業績持續回溫。壽險公會昨(17)日公布,今年前五月,壽險業保費收入加計負債合計為9,389.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2%;其中,新契約保費收入為3,063.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8%,續年度保費收入6,3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7%,不論新契約保費、續年度保費或總保費收入,全數較去年同期增長。

壽險公會分析,前五月傳統型壽險新契約保費年增18.7%,可能與會員公司陸續推出分紅保單,帶動傳統型壽險及相關商品銷售有關。

 
陸台資租賃 半數獲利衰退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陸企頻傳爆雷,拖累台資租賃業獲利「倒退嚕」。根據統計,今年第1季,27家台資租賃公司共有25家獲利、僅兩家虧損,進一步與去年同期相較,接近一半、13家租賃業者獲利衰退,其中11家的衰退幅度更是高達兩位數;27家台資租賃公司首季合計稅後賺進38.56億元,年減17.6%。

台資租賃公司去年第1季賺進46.79億元,今年第1季減至38.56億元,年減8.23億元,年減幅度達17.6%。

租賃業高層透露,市場原先預期,中國大陸經濟自去年底起應可緩步上升,但截至今年第1季,成長力道未如預期,加上美中貿易戰關稅壁壘,導致外銷美國產品稅負大增,以外銷為導向的產業,外資及內資企業加速外移東南亞,勞工薪資水準及環保工安成本高等因素也促使外銷訂單轉移,內銷需求也因不景氣,消費者對未來不確定性偏向悲觀,降低購買非必要的產品,如消費性電子、食衣住行等,致產業生產庫存大增。

業者表示,台資租賃公司獲利衰退,與業務成長衰退、客戶延滯率上升且增提呆帳有關。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金管會將提規劃
記者廖珮君、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指出,預計8月20日,就任滿三個月之際,將提出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規劃,他昨(17)日表示,已赴國發會談提供更多投資標的,也擬與財政部溝通租稅規劃,與法務部談信託法,期盼能打破每一任金管會主委提出「xx中心」卻無疾而終的魔咒。

他說,資產管理中心並非憑空想像,如星、港是很好的參考案例,但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自己條件,有些國家沒有自己的產業,但台灣是有產業的地方,這項特質就可化為優勢。

他認為,台灣有三大優勢,一、台灣有AI、綠能、新創等產業優勢,二、台灣民間財富很高,三、海外台商有很多資產,這些都是星、港沒有的,可以截長補短。

金管會正密切關注日本設置金融和資產管理特區的做法,盼台灣發展AI優勢可以借力使力,吸引外商投資。

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將分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基礎工作,金管會會先做,如開放私人銀行或財管業務,鼓勵金融業資金再進入市場,或是擴大推動境外金融中心;第二階段是要推什麼,已跟各部會密集討論。

 
稅收挹注長照基金 增三成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統計,今年前五月稅收挹注長照基金358.6億元,年增31.4%,又以房地合一稅源增加最多,年增七成、撥入184.1億元至長照基金。

今年前五月撥入中央特種基金的金融業營業稅實徵淨額182.5億元,年增20.2%;健康福利捐實徵淨額109.3億元、年增5.9%。

另外自今年開始,房地合一稅收餘額至少應有10%撥入住宅基金。今年前五月房地合一稅挹注住宅基金20.4億元、占預算數42.2%。

《長期照顧服務法》於2017年6月實施後,依法成立長照基金,基金財源包含遺贈稅、菸稅、菸品健康福利捐、捐贈收入、基金孳息收入、房地合一稅及政府預算撥充。

來自稅收的財源總計有四項稅目,包括遺產稅、贈與稅調整為三級累進稅率所增加的收入、菸稅調漲後所增加的收入,以及房地合一稅扣除中央統籌分配後餘額,今年度預算數為780.9億元。

在稅收財源方面,今年前五月撥入長照基金稅收共358.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增加85.7億元、年增31.4%。

其中來自房地合一稅就有184.1億元,為今年以來長照基金最主要稅收財源;菸稅占比第二、入帳109.3億元;來自遺產稅有48.6億元,贈與稅則有16.4億元。

以各稅目來看,房地合一稅前五月挹注長照基金的稅收年增70%,主要是去年同期受到《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央行連續升息影響,房市處於低點,再加上近期景氣回溫、股市正熱帶動財富增加,以及新青安貸款政策激發出自住的剛性需求,稅收成長較明顯。

另外前五月撥入長照基金的菸稅,年增5.8%;遺產稅年增65.5%;贈與稅則因比較基期高、年減48.3%。

房地合一稅2016年上路後,扣除統籌分配稅款部分,剩餘九成稅款皆撥入長照基金,由於房地合一稅收年年成長,於2022年時超過菸稅出現交叉,今年從預算數上可觀察到,房地合一稅已成長照基金主力。

 
國光、WHO簽協議 躍流感疫苗生產重鎮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光生技經過多年協商努力,日前與世界衛生組織(WHO) 完成「大流行性流感防範框架(PIP Framework)」下簽署標準材料轉讓協議2(SMTA2)。國光生技昨(17)日表示,簽下協議後,將成為WHO新型流感疫苗亞洲生產重鎮之一。

國光生技表示,這份協議旨在確保新型流感疫情全球大爆發時,WHO的合作疫苗廠及藥廠可以在第一時間取得WHO提供的病毒株,盡快開發新型流感疫苗或抗病毒藥物。

國光生技可在新型流感爆發大流行時,有能力供應疫苗以保護全球民眾安全,並承諾新疫苗開發後,捐贈及供應相當數量的疫苗給WHO以供全球防疫。

近年來WHO因應大流行性新型流感防疫,為確保疫情爆發時能迅速取得疫苗,陸續選定世界上具有生產規模及產品外銷經驗的疫苗廠、和藥廠逐一商議及簽訂SMTA2。目前包括歐、美、亞洲共有14家廠商與WHO完成簽約,國光生技也成為第一家簽訂此協議的本土廠商。

國光生技說明,這份協議的重點是,當有新型流感爆發大流行疫情時,簽約合作廠商可以在第一時間取得PIP Framework提供的生物材料,進而開發生產新疫苗和藥品,廠商也承諾將生產出的新疫苗或新藥的一定比例捐贈或低價供應給WHO。

國光生技指出,台灣並非WHO會員國,國光生技與WHO的協議在經過長期的協商,才能夠突破重重困難完成簽約,這項協議除可增進台灣在大流行時的防疫能力外,也同時承擔全球防疫夥伴的責任,建立與WHO的合作關係。

為與國際接軌,國光生技早在2012年就加入「國際製藥聯盟IFPMA全球流感疫苗供應任務組( IVS Influenza Vaccine Supply International Task Force)」 ,與法商賽諾菲(Sanofi)、荷商葛蘭素史克(GSK)等19個全球主要供應流感疫苗的國際大廠並列聯盟會員;國光生技同時也是WHO新型流感防範架構的合作夥伴,為台灣唯一加入的疫苗廠,對於迅速因應新型流感疫情及流感疫苗供應具有獨特優勢。

 
銀髮居住正義/老了住哪裡 高齡痛點多
本報訊經濟日報

明年台灣65歲以上老人將超過468萬人,每五人就有一人是長輩。實際上,變老的還有房子,這兩年台灣超過30年以上的老舊房屋比例超過半數,如今也有七成以上的老人家住在沒有電梯的老屋,這不符合居住正義。到底目前台灣老人的居住現況是什麼?未來如何朝幸福安居之路邁進?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