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厄學:化解危機、解厄脫困之道!》
如何駕馭人性弱點、趨利避害,讓自己不受困厄?
如何體察世事吉凶、避禍消災,不再怨天尤人?
關於本書
●本書旨在論述人們如何避免災禍臨身、保全自身的方法。
●古代「解厄」目的是讓自身在政治鬥爭中,可以全身而退。而這個「避免禍患降臨,常保平安」的處事態度可運用在生活各面向。
●本書作者晏殊以其在官場經驗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小人暗算,除此之外,還要能分辨誰是君子,誰是小人?
●在現代人生活中,《解厄學》可做為生活中如何避免禍患,獲得長久平安與幸福人生的借鑑。
本書特色
●原文:北宋名相晏殊《解厄學》原文。
●譯文:逐字逐句白話譯文,便於理解。
●事典:相關歷史人物事例,鑑古推今。
●人物:事典中歷史人物生平介紹,深入認識。
●釋評:闡述原典,解析精要,發人深省。
●名人佳句:收錄與原文相關之佳句,旁徵博引。
精彩內容
●隱智卷:用智者利,弄智者弊。暗用無敵,彰顯無功。不為己謀,君子之智也。莫使己虧,小人之奸也。
●省身卷:人有異,命不同焉。物有別,哀相近焉。待己如人,大計不失。智不及事,非察莫中。
●求實卷:致遠者實,近利者虛。眾趨者慎,己悅者進。不拘於書,則不失於本。不求於全,則不損於實。
【書摘】第一卷〈藏鋒卷〉
◎原文
仁者不逐其名,仁貴焉。明者不戀其位,明棄焉。
◎譯文
真正有仁德的人不會去追求仁德的虛名,這樣的仁才是難能可貴。有遠見的人不會去戀棧權位,懂得在適當的時機放棄,才是真正洞察世情的人。
◎事典
不爭不鬥的班倢妤
班倢妤剛選入宮不久,就受到漢成帝的寵幸,被封為倢妤,位比上卿。
有一次,成帝要出遊,邀班倢妤共乘一輛車,卻被她推辭說:「臣妾看古時候的圖畫,聖賢的君主都有賢能的臣子隨侍在側,只有那些亡國之君,才把寵愛的姬妾帶在身邊,如果臣妾答應與陛下同乘一輛車的話,陛下豈不是和那些亡國之君很相近了嗎?」太后王政君聽說了,讚揚她說:「古時候有勸諫君王不要沉迷打獵的樊姬,現今有賢德的班倢妤。」
班倢妤以賢德揚名後宮,她經常規勸君王,要做一位聖明的君主,不可效法商紂那樣的暴君,深得後宮妃嬪與成帝的敬重。
過了不久,趙飛燕與妹妹趙合德雙雙進宮,深得成帝寵愛,班倢妤與許皇后就逐漸失寵。但失寵的班倢妤依然恪守禮法,並沒有為了爭寵而做一些逾越禮制的事情。衛倢妤,原名李平,是由班倢妤進獻給成帝,也被封為倢妤,賜姓衛。衛倢妤見她失寵就問說:「在趙氏姊妹進宮前,除了皇后,你就是最受寵愛的,如今你的恩寵被她們搶去,難道不會心有不甘,想要搶回來嗎?」班倢妤則說:「恩寵不過是外在的虛名罷了,如浮雲一樣,風一吹就散了。不擇手段爭奪來的榮華富貴,始終難以持久,這又有什麼好爭的呢?」衛倢妤又問:「姐姐難道就一點也不在乎被陛下冷落嗎?」班倢妤回答:「你沒見過扇子嗎?炎熱的夏天,人們常需要用扇子來搧風,所以經常帶在身邊;等到秋天一到,扇子就沒有用處,只能被收藏在盒子裡。如今的我對於陛下來說,就是沒有用處的扇子,了解這個道理,也就沒有什麼好埋怨的。與其做個深宮怨婦,還不如做好自己的本份,孝順太后,規勸陛下,這才是一個妃嬪該做的事。」
趙飛燕姊妹出身卑賤,成帝對她們的寵愛逾越了禮制,兩姊妹爭寵的野心,也越來越大。趙飛燕想當皇后,遂誣陷許皇后與班倢妤,說她們在後宮行巫蠱之術,辱罵當今聖上。許皇后因此被廢,班倢妤也被抓起來拷問,她回答說:「臣妾聽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修身律己都不一定能夠受到上天的眷顧,更何況是做一些邪祟之事呢?倘若鬼神有靈,又怎會聽取不忠之臣的請求呢?倘若鬼神不靈驗,那麼求神拜佛又有何用?臣妾是絕不會做這樣的事。」成帝覺得她說得很有道理,心生憐憫,賞賜黃金百斤。
后位空懸,成帝想立趙飛燕為皇后,可是太后嫌棄她出身卑賤,又一向喜歡班倢妤的賢良淑德,便向成帝建議立班倢妤為后。趙氏姊妹知道了,心生嫉妒。班倢妤恐怕會遭受趙飛燕姊妹的陷害,步上許皇后的後塵,便奏請到長信宮侍奉太后,獲得成帝的允許。
◎人物
班倢妤,樓煩(今山西寧武)人。西漢時代的才女。班固的祖姑,年輕時就有才學,擅長辭賦,成帝時選入後宮,剛開始封為少使,不久晉升為倢妤。名不詳,因被封為倢妤,故後世稱為班倢妤。著有《自悼賦》、《搗素賦》、《怨歌行》等。
◎釋評
真正修身律己的仁德君子,不會去在乎外在的虛名。別人讚揚也好,毀譽也罷,都不會損害其自身的仁德分毫。只有那些徒有仁德虛名的人,才會在乎外在的名號。想要獲得權位,不擇手段去爭奪的人,是最沒有智慧的人。因為算計別人,最終會讓自己受到傷害,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把權勢名利放在心上。就像班倢妤一樣,不爭不搶,反而贏得太后與成帝的敬重,最後也保全了自身,沒有成為宮廷爭權奪利的犧牲品。
◎名人佳句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這句話出自三國蜀漢諸葛亮《誡子書》,意思是說:「君子靜心修身,簡樸培養德行。不追求名利才能表明志向,想要保全自身就不能耍心機,賣弄小聰明。」名利權勢是每個人都想要追求的,但是追求名利權勢,會讓自己失去初心,漸漸的賣弄小聰明,耍一些小手段以達到目的。然而這樣的行為卻是會讓自己置身險境,陷害別人,終有一天也會遭到別人的陷害。所以想要做一個真正的仁德君子,首先就是將名利權勢拋諸腦後,靜心修身,培養自己的品德,如此才能在紛亂的世俗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法。
《解厄學:化解危機、解厄脫困之道!》──做為生活中如何避免禍患,獲得長久的平安與幸福人生的借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