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0日 星期日

長榮罷工7月2日再協商 曠職成最大變數


【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Money錢電子報】貼近生活,全方位的實用理財指南;公正客觀,深入淺出,提供您正確的理財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19/07/01 第464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長榮罷工7月2日再協商 曠職成最大變數
記者吳姿賢、章凱閎、曾增勳、陳嘉聯合報

長榮空服員罷工明將重啟勞資協商,能否突破僵局,關鍵在前天簽署團體協約破局的「禁秋後算賬」,十八名有「罷飛」疑慮的空服員遭記曠職的爭議能否出現轉圜。昨雙方對此仍強硬、各說各話,但記曠職是否構成不當勞動行為,須由勞動部裁決委員會審議,短時間內還不會做出裁決,恐成明協商最大變數。

民航局昨說,根據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規定,乘客登機與離機時,應留置一定數量空服員在機艙內執勤,倘若當時旅客已登機,空服員可能違規;若旅客還未登機,會檢視其報到時間、抵達機場的時間,以及應進機艙內的作業時間。但現階段以應變為主,罷工結束後找長榮來釐清。長榮則說,當時旅客尚未登機。

桃園空服員職業工會六月廿日宣布下午四點起罷工,當天下午四時卅分飛浦東、下午四時四十分飛香港的班機,分別有十二名及六名空服員在工會二時九分宣布罷工後,二時卅分及二時四十分仍選擇報到,日支費也起算。但隨後未進機艙執行安檢,並在空橋自拍上傳網路,四時一到加入罷工,遭長榮記曠職。

長榮認定其為「擅離職守」,堅持「決不寬貸」。工會秘書長鄭雅菱說,下午四時空服員已取得合法罷工權,記曠職有打壓之嫌;工會也說,明協商不會讓步。

勞動部關係司司長王厚偉說,日前有建議雙方應朝大方向看,不要拘泥在這十八人,別把空服員曠職爭議納入談判項目,但雙方皆未採納。

文大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潘世偉說,資方記曠職是否為不當勞動行為,雙方可各自主張,但應由裁決委員會決定,關鍵在雙方若持續各執一詞、不願退讓,罷工不會有落幕的一天。交大科法所助理教授邱羽凡則說,罷工啟動前空服員不去報到,有曠職之虞,既然四時到了,旅客也未登機,沒飛安疑慮當然可合法罷工。

另也有七名空服員六月廿日下午正接受機型轉換訓練課程,因途中離開參加罷工,遭暫記曠職調查。

至於長榮昨發簡訊,即起不再調查空服員出勤意願,被外界解讀是「關門」訊號,長榮說,目前空服員服勤意願穩定,無須再調查,罷工空服員隨時可帶三寶「回家」。工會則持續收集「團協簽約前才會結束罷工」的會員切結書。

「禁秋後算帳」 勞資細節喬不攏

【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長榮勞資原定前天簽團體協約,未料談半小時就卡關。據了解,簽團協前一天工會與長榮航董座林寶水見面,雙方雖對「禁止秋後算帳」大原則有共識,長榮當時不接受撤回「不發年終、不調薪、不給優惠機票」公告,也不願取消懲處十八名曠職空服員。工會隔天簽團協時再提此要求,因而破局。

還原當天情況,與會的工會理事廖以勤說,原本工會當天並未打算立刻談出具體方案,純粹希望董事長理解空服員辛苦,但勞動部強勢要求「今天就要談下來」,工會只好接受。

廖以勤表示,當下有跟林寶水要求撤回「三不」公告,但林回應公告既已發布,難以轉圜,取消懲處十八名曠職空服員,林寶水也沒答應。廖以勤說,合法罷工本就不該秋後算帳,工會「已是退無可退」。

長榮指出,簽團協當天提出比照華航機師罷工方案,「空服員在罷工期間符合法律所定爭議行為言行,均予以尊重」,但若違反法令仍依規定處理。另工會認為「三不」公告屬秋後算賬,長榮認為是對出勤者的獎勵。

 
長榮航:300空服員報到出勤
記者邱馨儀、黃文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長榮空服員罷工事件持續,長榮航空昨(30)日表示,已有逾300名空服員持「三寶」向公司報到、表達願意出勤,該公司正盤點7月11、12、13日三天運力,航班安排情況最快今日公布,一旦公布即不再更動。

長榮航昨日公告,罷工事件自6月20日以來,累計營業損失已達21.1億元。長榮航表示,仍歡迎空服員早日回家,目前已有超過300位空服員攜帶三寶回公司報到。

為了調整罷工期間航班,長榮航昨日向空服員發出簡訊提醒,將不再發「一呼百應」簡訊調查隔日服勤意願。但此一簡訊卻被部分人士解讀為「關門簡訊(指不歡迎罷工空服員回長榮)」。

長榮昨日回應:「關門簡訊」的說法為子虛烏有,長榮航仍「隨時歡迎空服員回家」。長榮航強調,歡迎空服員隨時可以攜帶三寶向公司報到,最快次日即會安排航班服務。

由於工服員罷工仍未結束,各方關注7月的航班仍然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長榮航表示,罷工期間,原先每日以發送一呼百應簡訊的方式,調查已經回覆支援公司空服員次日出勤的意願,再進行排班確保航機派遣順遂。

長榮航說,目前空服員服勤的意願已經穩定,空服員後續依班表變更通知單出勤即可,因此即日起不會再發送此類簡訊給已經回到公司支援的空服員。

長榮罷工事件自6月20日昨日為止,取消近千個航班(含回程),若計算至7月10日已公告的數據,則取消航班約2,000個,迄昨日影響旅客人次約20萬人,影響營收金額逾21億元(未含周邊事業體損失),罷工天數也持續創紀錄。

長榮航表示,正盤點7月11-13日三天的運力,最快今日就會公布安排的航班,換言之,長榮航因應罷工的戰線可能拉到7月中旬,而是否會超過這個界線,這兩天是決定的關鍵。

 
勞部籲儘速簽團體協約
記者鄭鴻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長榮航空空服員持續罷工。勞動部政務次長劉士豪昨(30日)呼籲勞資雙方能著重在大方向、大原則,儘速簽成團體協約、結束罷工,才是正道。

據悉,長榮勞資雙方將於7月2日進行團協勞資協商,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今天為主持「會前會」而臨時取消了原訂上午11時要出席的「文武聖帝瀛台安座百年慶典文化祭」活動。

交通部則回應,對於勞資雙方議題,尊重勞動部權責及處理。

 
旅行社受害深 將上街頭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長榮航空空服員持續罷工,除了長榮航空與旅客外,受到衝擊最大的當屬旅行社。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發出聲明表示,全國旅遊業反彈聲浪已然沸騰,將於7月2日再開會決議,是否號召數千名業者,正式發起「政府無作為」「要求罷工預告期修法」訴求,不排除走上街頭。

旅行社業者對罷工協商破局反彈聲浪沸騰,旅行公會聯合會會將於7月日再行開會決議,是否號召數千名業者,正式發起「政府無作為」「要求罷工預告期修法」訴求,讓政府與國內航空業者來正視我們旅行同業,屢次受這類罷工事件嚴重影響,所危及的重大損害跟生存權益。

經歷幾次航空公司的罷工造成旅行社業者的鉅額損失,已經對旅行業業者造成嚴重衝擊。理事長蕭博仁指出,罷工至今,全台旅行社簽轉、代墊住宿等衍生費用,粗估已達數億元,已嚴重影響旅行業經營與生計問題;所帶來的社會成本損失,難以估計。 長榮應負起責任。

針對長榮航空所聲明:「尊重空服員的罷工權,但是18位空服員早於工會所宣布的罷工行動開始前,即罔顧乘客權益,擅離職守,嚴重違反公司規定,目前已將這些空服員暫記曠職。旅行業全國聯合會,除希望長榮經營者,對自己公司內部的管理方式負責外,亦對政府於此次罷工的態度與立場,及積極協商的能力質疑。

 
賣風電股權生變?上緯開臨時董事會 延長處分期
記者曾仁凱、張語羚/台北報導聯合報

上緯投控出售旗下子公司上緯新能源案出現新變數,原訂六月底前完成簽約,不過,上緯昨天加班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延長處分期限,引發處分計畫可能生變的聯想。

上緯主管昨天表示,此次延長處分時間,是為了針對六月廿日宣布的處分案做「符合現狀的更動」,希望能夠最大化股東及員工權益,將繼續以謹慎周延方式處理股權交易事宜,因此擬延長股權處分期限,並擴大邀請其他買家參與。但公司並未透露詳細的更動原因?以及期限延長到什麼時候?

上緯上月廿日宣布出售旗下負責離岸風場開發及維運的上緯新能源,以及其子公司海能風力發電百分之百股權,對象為某歐美能源公司,預計六月底前簽約完成。

上緯董事長蔡朝陽表示,年底完成海洋示範風場後,公司將專心於新材料的業務與研發。

上緯始終未透露到底是哪一家歐美能源公司;而且預估交易金額從二五九八萬美元到一點○一億美元,處分收益約九一四萬美元至八四六三萬美元,範圍之大也讓外界摸不著頭緒。

昨天是六月的最後一天,上緯趁著周末召開臨時董事會,不但未公布最後的交易結果,反而宣布延長處分期限,引發原交易計畫生變的揣測。不過也有法人認為,上緯新能源出售案宣布後,出現新的競爭者加入,上緯延長處分時間,有利爭取更好的出售條件。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昨天說,上緯董事會做出的決議,不管是釋股或是延長處分,只要符合國內現行的法規,經濟部都予以尊重,接下來將關注台灣第一座達到商業規模的離岸風電示範風場海洋風電,其水下機組的安裝等工程進度,「這是我們比較關心的」。

李君禮表示,上緯的做法是財務上的操作,很多風場的持分也不是主要股東,而是轉投資成立控股公司,這些都是商業機制上「很活潑」的做法,並非「我是老闆我投資」這麼直接簡單的關係,經濟部不會限制老闆是誰,只會規範商轉時程需按照進度,否則將予以開罰。

上緯是國內離岸風場的先驅之一,除了旗下環保綠能樹脂打進國際風機供應鏈,上緯透過成立全資子公司「上緯新能源」,切入離岸風場的開發與維運,並成功豎立台灣第一支離岸風機,被視為國內指標性的「風電概念股」。

而上緯擬出售子公司上緯新能源,等於宣告退出想像空間最大的離岸風場開發與維運市場,引發「本夢比」破滅,消息發布後,上緯股價連吞兩根跌停板,上周五股價收在八十四點六元,短短一個多星期跌幅近兩成。

 
國際財經要聞
油價三利空 漲不動
編譯葉亭均、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7月1至2日將召開產量決策會議,預料將延長減產協議九個月至明年第1季。但展望下半年,國際油價可能停頓在目前水準,利空包括全球成長減緩抑制需求,及美國原油大量流入市場。

OPEC祕書長6月30日與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長法利赫開完早餐會後說,延長減產協議愈久,市場的確定性就愈高,協議絕對會延長到今年底之後。

法利赫則說,OPEC+最有可能延長減產協議九個月,但無必要擴大減產幅度;減產協議原定6月到期。此前沙國與俄羅斯已同意延長減產協議六至九個月。奈及利亞與委內瑞拉代表都已有條件支持延長減產九個月。

彭博分析師認為,下半年油價有三項利空,分別是供給增加 、需求成長減弱及經濟成長減緩,可能重演去年下半年的疲軟戲碼。

路透6月對42位經濟學者及分析師做的調查顯示,今年布蘭特油價平均為每桶67.59美元,略低於5月預測的68.84美元,略高於今年來的平均價位66.17美元。西德州今年均價預測為每桶59.30美元,低於5月預估的60.62美元,但比上半年來平均價位57.45美元高。

專家預估,今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比去年增加90萬-130萬桶,低於5月預估的120萬-140萬桶;OPEC及國際能源總署(IEA)都下修需求成長預估。

澳盛銀行分析師海尼斯說,由於全球貿易緊張升高,目前國際油市較重視需求面,供給面的主要因素是OPEC+下半年將繼續減產。凱投宏觀經濟學者艾倫指出,若OPEC決定延長減產協定效期,可能為油價建立底部支撐,若俄羅斯同意減產、或OPEC決定減產更多,油價可能會走高。

西班牙凱克薩銀行經濟學者薩梅隆則認為,中期到長期間,美國供給增加將形成油價的「鍋蓋」,若未出現供給震撼,油價不太可能衝過每桶70美元」。分析師仍預測供給面將對油價提供支撐,如美國制裁伊朗與委內瑞拉等。

法國興業銀行商品研究主管海夫表示,沙國雖可能增產以彌補伊朗及委內瑞拉的供給缺口,但沙國官員最近表示只有油市供給明顯短缺時,才會增加供給量。

 
Ulta荻倫 打造美版屈臣氏
編譯 黃嘉洵經濟日報
美國連鎖美妝零售商Ulta連續三年擠進財星雜誌(Fortune)全球500強企業,執行長荻倫(Mary Dillon)成功經營美妝零售商的故事也成為焦點。Ulta營收表現亮眼,過去三年的全年成長率超過22%,且自荻倫2013年掌舵以來,股價至今上漲逾兩倍。因此,荻倫獲選為財富「年度商業風雲人物」,也榮膺巴隆周刊(Barron's)2019年最佳CEO,可說是其來有自。

Ulta的產品包羅萬象,包括超過500個美容、化妝、護膚品牌,線上及線下的產品種類更多達2.5萬項。

出生在鋼鐵工人家庭的荻倫,靠著打零工掙大學學費,從伊利諾大學行銷系畢業後,荻倫先是任職桂格燕麥公司,後來在麥當勞負責行政工作,最後擔任美國行動通訊(US Cellular)執行長。荻倫向有抱負的年輕女性建議:「如果你喜歡秀自己、抱持好奇心、善待他人且有企圖心,就勇敢去做。女性時常被灌輸要壓抑這些特質,但我認為只要你想要,沒有不可能。」

Ulta共有2.4萬名員工,其中逾九成為女性,且半數管理團隊和董事為女性。荻倫表示,多元性別是推動Ulta成功的動力。「擁有來自不同工作背景、種族及生活經驗的員工對所有部門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將讓更多女性擔任高階職位,這僅是個起點。

Ulta自2012年開始,以每年擴展100家分店的速度遍及全美,第1季新開幕的店數為22家,計畫在年底以前新增80家門市;Ulta目標是將全美總店數維持在1,500家至1,700家之間,而現有門市接近1,200家。Ulta在美國競爭激烈美妝市場取得的優異成績,無疑醞釀荻倫將視野放眼國際的野心。荻倫表示,將進軍加拿大試水溫,稱此為將「Ulta打造為全球成功品牌的第一步」。分析師預估,Ulta最快將在2020年登陸加拿大。

Ulta第2季度成績亮眼,盈餘增17%至1.92億美元,優於預期;營收則增13%至17.43億美元,略低於分析師預期;受到穩定的來客量及定價調漲激勵,同期同店銷售增加7%,撫平投資人憂心銷售主力美妝品業績下滑的疑慮。

Ulta的優異表現同樣反映在股價上,今年至今漲幅直逼43%,IBD 50指數並將Ulta納入成分股。IBD Stock Checkup給予Ulta的組合評級為96(最高99)。這項綜合評分結合基本面及技術面指標,能幫助投資人篩選具有潛力的成長股。(綜合外電)

 
越南、歐盟自貿協定 達陣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越南與歐盟6月30日簽署「歐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EVFTA),內容還包括投資保護相關條款,將使越、歐之間99%的貿易產品項目互免關稅,不過部分產品最多須經過十年才完全免稅。這項協定還須獲得歐洲議會批准才能生效。

歐盟主管貿易執委馬姆斯壯與越南工商部長陳俊英在河內簽署協定。EVFTA重點包括99%的貿易品最終將互免關稅;歐盟輸往越南的產品中,65%的項目於FTA生效後立即免稅,其餘將分十年逐步落實免稅;越南輸往歐盟的產品中,71%的項目在FTA生效後立即免稅,其餘分七年逐步落實免稅。

EVFTA也對部分項目設有配額,尤其是農產品。這項協定還包括相互開放政府採購及服務業市場,例如郵政、銀行及海洋產業,保護智慧財產權,投資自由化,以及永續發展等條款。

這是歐盟與亞洲開發中國家簽訂的第一項FTA。觀察家指出,由於一些歐洲議會議員關切越南的人權紀錄,因此未必一定會通過此案。

歐盟是越南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僅次於美國,主要出口產品包括成衣及鞋類。

 
Fed決策 緊盯就業報告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美國這波經濟擴張期將在本周締造歷來最長紀錄之際,投資人本周的焦點也將重回經濟基本面,諸如製造業與服務業景氣的擴張幅度等,特別是預定周五(7月5日)將發布的美國6月就業報告,以評估聯準會(Fed)是否可能在7月底降息。

彭博訪調的經濟學家預估,美國6月非農就業人數將新增16萬人,遠多於5月的7.5萬人,失業率將維持在3.6%,平均時薪年比將成長3.2%。市場將運用這份報告,推測Fed是否可能在7月30-31日的決策會議降息,以及之後的可能降息時機與幅度。

彭博資訊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里卡唐納表示,在Fed正考慮是否在7月底降息之際,6月就業報告將是Fed官員評估的最重要數據之一,若新增就業人數又低於10萬人,將促使Fed提早出手。

Natixis Americas首席經濟學家拉佛納則說,6月就業數據會比5月好,但若數據疲弱,市場可能會認為Fed將降息2碼。

此外,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也將陸續於本周出爐,讓投資人一窺全球製造業景氣、及新出口訂單受到貿易戰衝擊的影響。預定周一(1日)出爐的美國6月ISM製造業指數可能降至2016年以來最低,引發製造業苦痛可能可快就會蔓延至服務業的憂慮。美國將在3日公布服務業PMI。

 
美股站高檔 後市變數多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股標普500指數今年上半年累計上漲17%,表現是20多年來同期最佳的一次。展望下半年,投資專家認為,美股雖還有上漲空間,但經濟及企業獲利等基本面對股市並不有利,還有貿易戰及地緣衝突等諸多不確定因素,且股價已達高檔區,因此建議投資人必須審慎。

彭博資訊對25位美股專家的調查顯示,專家預測標普500指數於今年底的平均水準為2,912點,與目前相差不多,並認為下半年股市能預測的多空因素,都已大致預先反映在目前的水準上。

審慎派的主要論點是總體經濟環境偏弱;公債殖利率下降且殖利率曲線出現倒掛,預示景氣將走下坡,且雖然「川習會」確定重啟貿易磋商,但美中貿易戰陰霾依然未除,是下半年股市的隱憂,因此預料夏季(6-8月)美股將出現明顯調整。

 
分析師:黃金、日圓將回軟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的亞洲之行化解了美中貿易爭端、北韓核武等兩大緊張來源,分析師認為,金融市場可望暫時大鬆一口氣,短線將報以漲聲,黃金、日圓等避險資產行情則可能回軟,但樂觀情緒可能很快就會消退,因為市場的長期展望仍取決於協商的後續進展、以及對利率的影響。

川普29日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後表示,大陸已同意向美國採購「巨量」農產品,他「暫時」不會對大陸加徵新關稅,並將准許華為向美國供應商購買部分產品。他30日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後也說,將與北韓重啟核武協商。

分析師指出,雖然這兩天的發展,短線能夠提振風險資產,但川普在兩場會談的結果都不代表達成任何重大突破。

 
台南女兒蘇姿丰 帶超微重生
編譯 林奕榮經濟日報
超微(AMD)近幾年來成功轉型,面對英特爾(Intel)、輝達(Nvidia)等強大對手的競爭,以及美中貿易戰打亂晶片市場供應鏈、衝擊全球成長等逆風,AMD的股價表現卻勝過對手。帶領超微成功轉型的執行長蘇姿丰(Lisa Tzwu-Fang Su)也被美國財經專業雜誌巴隆周刊(Barrons)選為2019年世界最佳CEO之一。

科技公司通常不容易獲得第二次機會,一旦遭遇重大挫敗,往往一蹶不振;最顯著的例子,就是諾基亞(Nokia)、黑莓(Blackberry)、網路團購巨擘Groupon。

AMD在1969年成立,今年5月度過創立50周年紀念;AMD在2009年分拆出目前的格芯(GlobalFoundries)後,成為無廠半導體公司,專注硬體積體電路設計及產品銷售。

蘇姿丰1969年在台南出生,她3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25歲拿到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學位。蘇姿丰曾在IBM任職,擔任半導體研發部副總裁期間,曾發明半導體絕緣矽製造技術和高效節能的銅晶片,在全球科技領域名聲顯赫。38歲時,她轉至半導體商Freescale擔任技術長。2012年,她跳槽至AMD,擔任全球事業群副總裁暨總經理。

當時,AMD面臨到嚴峻的挑戰,個人電腦方面不如英特爾、行動裝置方面則有高通(Qualcomm)、聯發科等強勁對手,核心產品繪圖晶片也被Nvidia超越。

然而,蘇姿丰協助虧損累累的AMD在2013年搶下微軟XBOX One晶片訂單,邁出重生的第一步。2014年,蘇姿丰接任AMD執行長,成為史上第一位大型半導體公司女性CEO。在蘇姿丰帶領下,AMD陸續獲得蘋果、Sony、微軟、Google、阿里巴巴等重要客戶的合約,開始起死回生。

蘇姿丰不僅是技術領域的專業人士,在業務方面也高人一等。包括談判、行銷、管理。這些能力,源自於在IBM時期葛斯納(Louis V. Gerstner, Jr)的指導。這位企業再造的傳奇人物讓IBM由「憂鬱巨人」變成「藍色巨人」,蘇姿丰也在擔任葛斯納特助期間獲得寶貴經驗。

蘇姿丰重視創新,在她領導下,AMD讓對手英特爾吃盡苦頭。除了採用的7奈米製程技術領先,AMD處理器的效能表現也優於英特爾的同等級產品,並兼具價格競爭力,市場看好AMD的新款處理器將可分食英特爾市場。

蘇姿丰對創新的觀念來自父親蘇春槐,他表示,自小便對她強調「沒有創新就會被淘汰」的觀念。

超微股價今年來股價至5月底上漲約57%,優於同時期費城半導體指數的上漲12.6%。英特爾股價在同一段時間挫跌7.16%,相形失色。

曾有傳聞指出,英特爾有意收購AMD;當時EE Times評論,「就算是不相信這消息的人,都認同英特爾想要蘇姿丰的程度大過收購AMD」,堪稱對蘇姿丰成就的最佳評論。

 
要聞
壽險買債券ETF 套上緊箍咒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防堵壽險業藉投資債券ETF規避國外投資上限,金管會祭出緊箍咒,兩路並進,對壽險業投資債券ETF擬增訂匯率風險係數,及下令13家投信分散單一投資人投資比率,首波降5個百分點,10月底全面檢視,未達標者擬禁發新基金。

在龐大壽險資金追逐下,國內債券ETF規模迅速擴增,前年底才763億元,去年底暴增至3,747億元,今年5月底,又擴增到7,295億元,持續呈倍數成長。

到4月底止,壽險業投資債券ETF金額有6,117億元,不論是債券ETF規模或壽險業投資金額,均雙創新高。

為防範壽險業藉投資債券ETF規避國外投資,並整頓債券ETF過度集中在壽險業現象,金管會祭出兩大措施,包括第一,分散債券ETF投資人,官員表示,未來投信公司新成立的基金,單一投資人投資比率不得超過50%,滿半年則不能超過30%。

舊的基金,則要求所有發行債券ETF的投信業者提出分散計畫,每半年要降5個百分點,一年降10個百分點;第二年降10個百分點,一直降到70%以下。

舉例若單一壽險業投資比率95%,半年降5個百分點到90%,一年就降至85%,一直降到70%以下,就符合規定。

官員表示,已有13家投信提出分散計畫,10月底將面臨第一個半年,金管會將全面檢視,未達標者,可能無法再發行新的基金。

據了解,目前單一壽險公司投資比率最高有90%以上,七到八成的也不少。官員說,隨著基金規模擴大、其他新的法人進來,或壽險業獲利了解等,都可能使壽險業投資比率下降。

第二,壽險業投資債券ETF擬增加匯率的風險係數,官員表示,債券ETF是新台幣計價,不用計入壽險業的國外投資額度,但債券ETF投資國外的債券,對投資人來說仍有匯率風險,會反映在債券ETF淨值上。

但目前壽險業投資債券ETF,計算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的風險係數是8.1%,未避險也不用再加計匯率的風險係數6.61%,因此,金管會擬增訂匯率風險係數,預計10月底前公布,最快今年底RBC就可適用。

風險係數愈高,計算出來的RBC會愈低,讓壽險業面臨增資壓力,此舉可抑制壽險業過度集中投資債券ETF現象。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解決壽險業「包檔」投資債券ETF問題,金管會希望投信投顧公會推動投資人多元化,到各地推廣債券ETF商品,吸引財團法人、政府基金等更多法人,投入債券ETF市場。

官員表示,為解決債券ETF投資者過度集中在壽險業現象,金管會除要求投信業者提出分散計畫、並檢討壽險業投資債券ETF的風險係數規定外,也希望投信投顧公會能推動投資人多元化,加強推廣,讓更多機構投資人投入這項商品。

 
外資買盤…金融股填息關鍵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外資6月大買金融股,推升金融類股行情,法人分析,若外資回補壽險金控與加碼公股金控的買盤能夠持續,將是金融除權息行情續航力的指標。

壽險業受到國際會計原則新公報IFRS 17將上路的雜音干擾,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基本面有疑慮, 但美中貿易戰衝擊科技電子股,避險買盤轉進公股與銀行型金控,過去半年來,棄壽險、進銀行等其他非壽險族群的狀況,6月已經轉變,外資開始回補富邦金、國泰金,6月分別買超1.5萬張、2萬多張,新光金更是大買14萬餘張,而其他銀行型金控如永豐、第一、中信、合庫金,以及證券龍頭元大金,外資都是大幅買超五、六萬餘張不等。

不過,外資6月賣超兆豐金6萬多張,買超中壽但卻賣超開發金3萬張,在展開除權息行情後,外資買盤在美中貿易戰緩和的利多下,若能全面回補及大舉加碼台股權值股,將會是金融除權息行情表現的關鍵。

 
銀行搶聯貸主辦 靈活操盤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低利環境下,銀行業競逐企金聯貸業務,為爭取時效、迎合客戶需要,先搶主辦再透過次級市場將部分債權額度出售,也就是轉讓授信資產,成為銀行加速資金去化、機動調整放款資產結構、強化業務競爭力的撇步,達到手續費與利息收入提前落袋與騰挪爭取新案空間雙重效果。

銀行企金授信業務賺利息收益,生意愈來愈難做,聯貸案若拿到主辦權,可以在利息之外,增加手續費收入,因此企金部門首要爭取聯貸主辦,才能有較佳的利潤空間、「吃得到肉」,而非僅參貸「喝湯」。

不過,銀行放款量能與其資本適足率相關,不少放款業務積極的銀行,常碰到業務衝太快、一不小心資本適足率就降太多的問題,這時若將手上的授信資產轉讓賣出,就可以降低銀行風險性資產水位,讓資本適足率維持在合宜水準,然後騰出空間繼續去爭取利潤好的企金聯貸案件。

銀行高層主管指出,現在別說大型企金放款,連中小企金的放款利率都殺到2%以下,銀行公會自律要求銀行業聯貸案利率不得低於1.7%地板價,結果是企業為了降低借款成本,「化整為零」不辦聯貸,而是向不同銀行一對一借款,讓利率可以比1.7%更低,由此可見銀行維持利差收益很辛苦。

此外,有不少企業希望貸款能夠快速成案,不希望為組成銀行團耗費太多時間,影響取得聯貸資金的時效,也有銀行因此爭取主辦,先吃下大量授信部位,之後再分割部分授信資產賣給其他金融機構,以利快速完成聯貸,配合企業戶需求。

近年來不少銀行三不五時就公告銀行處分授信資產,有的是單獨的企金放款債權移轉,更多的是參與聯貸後,再轉賣授信資產,無論是大型金控旗下銀行,或資產與股本規模較小獨立中型銀行,都有採取類似手法。

銀行主管指出,利差偏低現實下,傳統企金放款一個案子持續到契約到期,存續期間單純賺利息,對銀行提升獲利不見得是最佳策略,出售授信資產、爭取優質新案,也是活化資產的作法,況且若因此能配合客戶效率要求,拿到主辦權賺取手續費,更可增加銀行收益。

例如一家中型銀行主辦一宗豪宅建案聯貸,簽約後陸續將手上額度切割移轉兩筆相關債權給兩家壽險公司,就可釋出空間承作新案。

 
FinTech效應 國銀分行0增加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破天荒!金融科技浪潮衝擊下,國內首度出現沒有銀行申請增設分行現象。金管會公布今年5月金融機構申設分支機構核准名單,結果只有信合社獲准增設分社,沒有一家銀行申請分行。

為提高金融機構增設分支機構彈性及推動金融服務普及性,金管會從2017年10月起,放寬金融機構可在每年5月及11月提出申請,上周四公布今年5月申請案審核結果。

金管會表示,花蓮二信及彰化鹿港信合社分別獲准在可經營業務區域範圍內,各增設一處分社。

根據金管會資料,今年5月符合資格可申設分行的銀行有15家,但沒有一家提出申請。

金管會今年1月公布核准去年11月申設案時,還有兩家銀行獲准設三家分行,但今年5月這一波,則沒有銀行提出申設分行案,為歷年首見。

為解決銀行家數過多問題,過去2004年到2007年間,政府曾暫停核發分行執照。今年5月首度沒有銀行申設分行,官員表示,可能是因近幾年在數位金融衝擊下,銀行陸續裁併分行,申設分行需求相對減少。

根據金管會資料,本國銀行分行家數持續衰退,去年一年共少了14家,使得分行家數降至3,403家;今年4月底止,持續降低至3,398家,是2012年來新低。

去年一年本國銀行有些裁撤分行,有些則增設分行,但裁減的家數遠大於新增家數,使得總體分行家數持續下降,金管會資料顯示,分行家數已連續四年減少。

國銀裁撤分行情況,去年一年渣打共裁撤六家分行,元大也裁六家,其次是花旗裁五家,其餘包括台中商銀、永豐、星展、澳盛,則各裁撤一家,七家銀行共裁撤21家分行。

在國銀增設分行方面,去年一年中信增設二家分行,王道也增設二家,其餘玉山、凱基及板信則各增加一家分行,五家銀行合計共增加七家分行。

 
外籍員工身分 牽動扣繳稅率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公司給付外籍員工所得時,會因為員工是否為「居住者」身分,而使適用的扣繳稅率有所不同。國稅局提醒公司,外籍員工如果提早離職,導致不符合居住者身分,應儘速補報補扣繳差額,以免遭稽徵機關追補稅款並處罰。

外籍員工是否具居住者身分是影響扣繳稅率的關鍵。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所得稅法規定,所謂的居住者,是指在我國境內有住所,並經常居住在我國境內;或是雖無住所,但在一課稅年度內於我國境內居留滿183天,都可具居住者身分,否則在稅法上就是「非居住者」。

台北國稅局表示,居住者與非居住者適用不同的扣繳規定,都明定在「各類所得扣繳率標準」。以薪資為例,若為居住者,公司按每月給付總額扣取5%。若為非居住者,薪資按給付額扣取18%稅款,但若全月薪資在法定基本工資1.5倍以下者,扣繳率則以6%計算。

公司在辦理扣繳時,通常是依據外籍員工的護照簽證或居留證所載的居留期間,來判斷這名員工的居住者身分。然而,如果外籍員工提早離職、離境不再入境,有可能導致當年度居留天數未達183天,身分從居住者變成非居住者。

國稅局提醒,此時公司記得改以非居住者扣繳率核計稅額,並儘速補報補扣繳差額,以免被國稅局補稅加罰。

而如果有跨年度問題,例如甲公司聘僱外籍人士A先生在2018年10月1日來台,2018年居留天數未達183天,仍應適用非居住者扣繳率。

 
地價稅自宅優惠 適用面積有上限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民眾申請地價稅適用自用住宅優惠稅率,依法設有面積限制。稅務局表示,都市土地面積不得超過300平方公尺,非都市土地不得超過700平方公尺,若超過面積限制,超過部分就要回歸一般稅率課徵地價稅。

地價稅一般用地稅率從千分之10到千分之55不等,採累進方式課徵,而自用住宅用地稅率只有千分之2。

舉例來說,陳先生持有400平方公尺土地,申請地價稅自宅稅率,由於為都市土地,上限300平方公尺,因此只有300平方公尺部分可適用,剩餘100平方公尺應回歸一般用地稅率課徵。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