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富邦、國泰前八月賺贏去年 14家上市金控入袋3,118億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如果你是美食主義的信奉者,喜歡動手打理家中事物,並堅信生活值得用心去經營,歡迎加入【生活高手】行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9/12 第568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富邦、國泰前八月賺贏去年 14家上市金控入袋3,118億
記者陳美君、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14家上市金控前八月整體獲利達3,118億元,比去年同期翻轉為正成長約1.1%,金控雙雄國泰金(2882)、富邦金昨公布前八月獲利,更超越去年全年獲利。

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至8月底累計稅後純益分別超越600億元、500億元、400億元整數關卡,8月單月獲利由中信金掄元,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前兩名為富邦金4.75元、國泰金3.45元。

14家上市金控從6月起連三月受惠股息入帳、台股行情、匯兌利益等因素,獲利逐步追上去年同期,雖然8月單月因為股息入帳高峰已過,金控雙雄富邦、國泰8月獲利也不再如前兩月單月均破百億元,使得整體金控8月單月獲利385.4億元比7月下滑逾四成,但較去年同月成長逾兩成之下。

整體金控累計前八月獲利比去年同期終於翻轉為正成長,獲利前五強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兆豐金、元大金,前八月獲利均已超越去年一整年,前八月比去年同期則是除了富邦金之外其餘四家均為正成長。

富邦金8月自結稅後純益69.31億元,累計前八月稅後純益623.8億元,EPS為4.75元。8月富邦金獲利年增達22.74%,但前八月累計獲利仍較去年同期減少約三成。

富邦金指出,富邦人壽8月稅後純益42.7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為389.42億元。利息、現金股息、基金配息等收入及淨兌換利益為獲利主幹,台北富邦銀行8月、累計前八月稅後純益,皆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富邦證券累計前八月稅後純益,也締造歷年同期次高紀錄;富邦產險自今年4月起已連續五個月獲利。

國泰金自結8月稅後純益56.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3.15倍,累計前八月稅後純益54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並超越去年全年水準,累計EPS為3.45元。

 
BIS新制 國銀股票部位有壓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規劃2024年起銀行計算資本適足率(BIS)規定將接軌國際,其中對銀行計算適足率最大衝擊,是目前持有逾7,700億元股票投資部位,若是投資一般上市櫃公司股票,風險權數計提將從目前100%逐步提高到250%,若是非上市櫃等高風險股票,則得逐步拉高到400%,兩者均給五年調整期。

影響所及,各銀行對股票投資部位,耗用資本將大幅提高,在不增資情況下,若要維持既有資本適足率,各銀行僅能逐步減降國內外股票投資部位。

2024年新制上路後,各銀行資本適足率申報合規是以「每年底」為主,可避免銀行每季、或每半年,為了合規而緊縮放款或投資部位,也可穩定市場。

金管會將在9月底發布「銀行自有資本與風險性資產計算方法說明及表格」規定及各銀行試算結果,預計2024年元旦上路,各銀行已在7月底完成新版本試算並送交金管會。

據了解,各銀行因業務規模大小、授信與投資部位比重不同,試算後的BIS增減不一,但其中股票投資部位,都列「BIS減項」,有銀行光這項就拉低BIS數十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讓銀行備感壓力。

金管會決定跟進國際採行最新巴賽爾協定,修正「銀行自有資本與風險性資產計算方法說明及表格」,據暫行版本,主要修正信用風險標準法,並開放銀行申請內部評等法(IRB)。

其中信用風險標準法的新規中,將銀行涉及權益證券投資(指股票部位)風險權數做了調整,主要區分兩大塊,一是財務性投資,二是轉投資,都給予五年調整期。

財務性投資,若是一般上市櫃股票,風險權數從100%拉高到250%,平均每年得提高30個百分點,五年共提高150個百分點;若是非上市櫃者就歸屬「高風險」股票,權數計提從100%拉高到400%,平均每年提高60個百分點,五年共提高300個百分點。

轉投資部分,若是金融相關事業的「重大」投資部位維持250%,「非重大」投資部位則從100%拉高到250%;若是非金融相關投資也從100%拉高到250%,但若是轉投資創投子公司,則一律到400%。

依此新規,將影響行庫間相互轉投資部位,例如第一銀、兆豐銀、華南銀等均持有彰銀,資本耗用就得逐步拉高,恐影響銀行持有意願;而如銀行轉投資子創投等,耗用資本將更大。

銀行資本適足率計算,是自有資本(分子)、除以風險性資產(分母),而風險權數是指每一種資產(如授信、投資)需計提資本,當風險權數愈高、銀行需計提資本愈大,分母擴大、算出適足率就會下降,銀行就會縮減該項業務。

金管會跟進採行最新巴賽爾協定,是希望讓整體銀行業評估風險時更具敏感性,藉此強化風險承擔能力。

 
Q4簽約 海龍風場千億聯貸案起死回生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聯合報
海龍離岸風場籌組千億聯貸案卡關近一年,近來出現突破性發展,金融圈人士透露,日本對台灣離岸風場展現高度投資興趣,海龍大股東三井物產積極透過多家日系銀行動員國內的外商銀行,並結合中信、台北富邦銀行加持,成為海龍一千三百億元大型聯貸案「起死回生」的關鍵。

三井物產和加拿大北陸能源、新加坡玉山能源並列海龍風場的三大股東,聯貸案是為了因應海龍位於彰化外海的海龍二號、三號兩座風場的需求,總裝置容量逾一GW;業界人士形容,三井物產簡直是以「國家隊」概念打群體戰,找上多家日系銀行以及日本信用出口保證機構,終於換來其他銀行對海龍的支持。

此外,海龍二號的A、B廠和三號廠的發電計畫,已於三月取得經濟部核發施工許可,盡快取得資金投入興建是當務之急,聯貸能籌組成功將帶來及時雨。

海龍聯貸案去年由國泰世華銀出任財顧,時值大股東轉手股權傳聞不斷,導致金融圈態度更加觀望,而國泰世華在四月終結和海龍的財顧合約,業界認為聯貸案籌組無望,但近來三井物產積極投入,除了拿出更多資金,還動員同一集團的三井住友,日系的瑞穗銀行、東京三菱也前來助陣,並在外資圈大舉招兵買馬,也獲得中信、北富銀的支持,促成聯貸案籌組到位,預計今年第四季完成簽約。

一位銀行高層說,從三井物產積極的態度,也顯見當前台日交流熱絡,政府積極推動的離岸風電政策也獲日方支持。

 
經濟部投資台灣方案 3,000億遲到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景氣延後復甦,我民間投資冷颼颼,經濟部三大投資台灣方案也受累。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統計,截至今(2023)年4月底止,三大投資台灣方案資金落實比率為83.92%,仍有一成六、估計約3,000多億元投資金額延後投資。

截至今年8月中旬,已有1,400家廠商通過資格審查,總投資金額逾2.09兆元。

受不景氣影響,投資金額落實情形,三大方案至今年4月落實比率83.92%。台商回台方案落實比率88.76%,根留台灣方案76.84%,中小企業方案78.19%。

經部官員表示,廠商投資計畫自建廠、購置設備到正式投產約需三至五年,2022年底應完成投資家數409家,受疫情、俄烏戰爭等全球景氣問題,惟廠商仍不放棄投資,堅持運用現有資金與政府資源,仍有311家廠商如期完成,完成率76%。

經濟部指出,三大方案截至目前已通過約1,400家廠商,除了僅有3%廠商辦理計畫中止外,餘97%廠商已完成投資或持續依計畫進行投資中。

官員指出,根留台灣方案及中小企業方案落實比例未達八成,其達成率不如台商回台投資方案,主要是因為多為中小企業,有部分企業最後因擔保品不足未拿到銀行融資,而申請展延。

其次,官員表示,根留台灣及中小企業這二方案係政府考量台商回台方案推動後帶動供應鏈投資,因推出時間較台商回台方案晚約半年,若台商回台投資受影響,根留台灣及中小企業投資之落實,也會跟著受影響。

 
製造業增購固定資產縮水 電子零組件業跌幅近三成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昨(11)日發布今(2023)年第2季製造業國內固定資產增購(不含土地)4,509億元,季減3.6%,年減16.1%;各業中,占比最大的電子零組件業第2季固定資產增購2,745億元,年減28.8%,跌幅深重。

經濟部表示,今年第2季電子零組件業固定資產增購2,745億元,占製造業之60.9%,居各業之冠;因全球景氣及終端消費動能仍呈疲弱,產業持續調整庫存,半導體業者放緩投資力道,加以上年同期比較基期偏高所致,致跌幅近三成。

整體製造業今(2023)年第2季製造業國內固定資產增購4,509億元,年減16.1%,經濟部分析,正是因為電子零組件業者受終端消費動能走弱,投資擴產趨向保守,加以上年同期部分業者設備到位,比較基期較高所致,惟國營事業重大建設投資挹注,抵銷部分減幅。

製造業營運動能亦呈疲弱。今年第2季製造業營業收入(含海外生產之收入)7兆3,534億元,季減1.1%,年減15.7%。

展望未來,經濟部認為,隨綠能設施持續建置,以及台商回流投資持續落實,均有望支撐我國製造業投資動能,惟受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仍高影響,產業庫存調整時間拉長,恐致企業資本支出趨向審慎。

若進一步觀察製造業七大業,除電子零組件跌幅深重外,今年第2季機械設備業固定資產增購108億元,年減12.4%,主因部分業者減緩擴產期程,加上去年同期比較基期較高所致。基本金屬業增購123億元,年減0.4%,主因部分新廠及設備建置進入後期,資本支出相對減緩,惟部分鋼鐵廠持續投入環保改善工程及製程優化升級等相關投資,抵銷部分減幅。

其餘各業Q2固定資產增購皆呈正成長。化學材料業第2季固定資產增購298億元,年增12.8%,主要拜新興應用科技持續推展,預期將帶動矽晶圓及相關化學品需求增加;石油及煤製品業增購217億元,年增80.6%,主因國營事業重大建設加速推進,資本支出大幅成長所致。

今年第2季金屬製品業增購134億元,年增2.9%,因部分業者積極布局高值化產品;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增購134億元,年增2.5%,主因因應網通、電動車、伺服器及鏡頭等未來發展趨勢,激勵相關業者布建產能所致。

 
國際財經要聞
蘋果自研5G晶片夢碎!至少到2026年都無法擺脫高通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高通(Qualcomm)11日表示,已與蘋果簽署一份新協議,至少到2026年都還是會供應5G晶片給這家iPhone製造商。這意味著蘋果想自行設計這種晶片的野心,顯然要更久才能實現。

高通是設計數據機晶片(基頻處理器)的佼佼者,而這種晶片可以幫助手機連上行動數據網路。高通先前在2019年和蘋果簽署協議,以供應數據機晶片,例如iPhone 14便搭載高通的Snapdragon X65。這份協議今年到期,代表蘋果預定12日發表的新iPhone,將是在該協議下的最後一支手機。

高通11日聲明指出,新協議將涵蓋「2024、2025、2026年發行的智慧手機」。高通並未揭露新協議的金額,只說開出的條件「類似於」上一份協議。

為了減少對高通的依賴,蘋果一直致力於自行開發數據機晶片,更在2019年斥資1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的數據機業務。但如今這樣看來,自行設計數據機晶片比預期更具挑戰性。

高通同日還說,2019年與蘋果簽署的專利授權協議,仍保有效力。該協議訂於2025年到期,但有權再延長兩年。

因此,這家總部位於加州聖地牙哥的公司,將繼續維持在蘋果供應鏈中的地位。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蘋果是高通最大客戶,貢獻近四分之一營收。

 
美牽緊越南 催動晶片合作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拜登11日宣布,美國和越南業者已達成半導體、航空、基礎建設及人工智慧(AI)在內多項協議,進一步強化印太地區經濟整合,藉此抗衡中國大陸的影響力。

Google、英特爾、艾克爾(Amkor)、邁威爾(Marvell)、格芯和波音等美國大型企業的高層主管,都出席這場越美創新暨投資峰會。越南有六家公司高層主管與會,包括在那斯達克上市的電動車製造商越快(VinFast)、越南航空、電腦軟體服務業者艾福提資訊(FPT)、越南用戶最多的電子錢包公司MoMo以及8月在美國IPO的網際網路公司VNG。

拜登盛讚美越的關係進入「新階段」,他說:「我的訊息很簡單:讓我們保持下去。」美越關係10日已正式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拜登結束在印度的G20峰會後,10日從印度飛抵越南河內,進行兩天國是訪問。

在外交關係升級之後,美國也展現出有意提升越南全球地位的用意。在晶片製造領域尤為明顯,華盛頓正希望減少半導體業面臨大陸相關的風險,包括貿易摩擦和台海緊張局勢。

白宮提到美國在越南的晶片相關投資,包括邁威爾和新思科技(Synopsys)都計劃在當地建立晶片設計中心。白宮也說,艾克爾在河內附近耗資16億美元新建的封裝測試廠,將於10月開始營運,此投資規模和英特爾在越南南部斥資15億美元建設的封裝測試廠不相上下。

白宮新公布的交易,還包括微軟計劃為越南和新興市場量身打造「基於生成式AI的解決方案」。此外,輝達(Nvidia)也和越南的艾福提資訊、Viettel和越快母公司Vingroup在越南的AI領域合作。

 
全球鋰礦供應版圖 大洗牌
編譯季晶晶、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鋰對於生產電動車和其他綠色科技所需的電池至關重要,在專家警告2030年底前這種礦產可能面臨短缺之際,美國可能發現全球最大的鋰礦蘊藏,進而可能重塑全球鋰供應局面。

根據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新研究,科學家說,在位於美國奧勒岡州和內華達州交界的McDermitt火山口,發現一座蘊藏量高達2,000萬至4,000萬公噸的鋰礦床。如果估計正確,此處的鋰儲存量將超過目前全球最大玻利維亞鹽灘的2,300萬公噸。

未參與研究的比利時魯汶大學地質學家波爾斯特告訴《化學世界》月刊:「如果你相信這個粗略估計,它在價格、供應安全和地緣政治等方面,可能改變全球鋰動態。」

世上儲量最高的一些鋰礦是在鹽沼中,但McDermitt火山口的鋰鎖在黏土裡。這個火山口大約是1,640萬年前大量岩漿噴發後形成。火山口後來有湖,底下是超過600英尺的含鋰沉積物。隨著火山活動持續,含鋰的熱鹽水不斷注入,如今此處有含鋰量超高的獨特黏土礦物(illite)。據說這種黏土礦物比較容易分離。

鋰的用途非常廣,更重要的是,它是手機、筆電和電動車內所用可充電電池的重要原料。隨著對鋰電池的需求呈倍數成長,專家警告說,到2030年底前世界可能會面臨鋰短缺,這意味著鋰價將扶搖直上。挪威最大獨立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副總裁蘇珊.鄒說:「在2030年結束前,全球電池供應鏈可能會再次出現鋰短缺,屆時供應成長可能無法跟上需求成長的步伐。」

財經新聞網站CNBC報導,從發現鋰礦到全面投入生產,通常需要十年時間。另據《化學世界》報導,這座鋰礦床預計2026年開始開採。波爾斯斯特說:「如果他們能夠以非常低能耗的方式提取鋰,或在不消耗太多酸的過程中提取鋰,那麼這在經濟上可能非常重要。」「美國將擁有自己的鋰供應,工業界將不再那麼擔心供應短缺。」

 
跟中國脫鉤?英商貿部長:須依賴陸製電動車電池 達成淨零碳排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對於英國電動車供應鏈是否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商業和貿易部長巴登諾克(Kemi Badenoch)開門見山地說,全力支持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BMW)在牛津生產兩款Mini純電動車,但並未堅持寶馬要在本地取得電動車電池。

巴登諾克11日表示,英國將盡可能多元化電動車供應鏈,並且不再阻擋從特定國家取得汽車零組件。BMW同日稍早宣布,將斥資6億英鎊(7.48億美元)在英國牛津和溫斯頓既有工廠生產兩款Mini純電動車,但尚未敲定電池採購策略。

當被問到英國電動車供應鏈是否過度依賴中國大陸時,巴登諾克說:「目前中國在這項技術位居主導地位,我們無法透過完全停止或禁止大陸產品來實現我們想要的淨零碳排。你無法將陸製產品排除在電池生態系之外。」

BMW最新的電池動力車,是與大陸夥伴長城汽車共同研發。兩者位於江蘇的電動車合資公司已開始組裝電動車,並採用中國大陸蜂巢能源公司供應的電動車電池。

巴登諾克拒絕評論英國提供多少補貼給寶馬這樁投資案。在7月,汽車品牌捷豹路虎母公司印度塔塔集團,在英國薩默塞特郡斥資40億英鎊興建一座電動車電池廠,後來獲得價值5億英鎊的補貼方案。

 
蘋果自研5G晶片 夢碎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高通11日表示,已與蘋果簽署一份新協議,至少到2026年都會供應5G晶片給這家iPhone製造商。這意味著蘋果想自行設計這種晶片的野心,顯然要更久才能實現。

高通是設計數據機晶片(基頻處理器)佼佼者,這種晶片可幫助手機連上行動數據網路。高通先前在2019年和蘋果簽署協議,以供應數據機晶片,例如iPhone 14便搭載高通的Snapdragon X65。這份協議今年到期,代表蘋果預定12日發表的新iPhone,將是在該協議下的最後一支手機。

高通11日聲明,新協議將涵蓋「2024、2025、2026年發行的智慧手機」。高通未揭露新協議的金額,只說「類似於」上一份協議。為減少對高通的依賴,蘋果一直致力自行開發數據機晶片,2019年更斥資1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數據機業務。如今看來,自行設計晶片比預期更具挑戰性。

 
馬斯克為何這麼狂? 其實討厭川普? 傳記作者艾薩克森大爆料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億萬富豪馬斯克最新傳記「馬斯克」訂於12日出版,近來本書精華摘要陸續在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刊出,堪稱今年重磅級傳記。英國金融時報(FT)更直接訪問本書作者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談過去兩年來為撰寫本書貼身採訪馬斯克的這場驚奇連連的「狂野之旅」。 □

現年71歲的艾薩克森是美國赫赫有名的資深媒體人暨傳記作家,曾任《時代雜誌》(Time)主編和CNN執行長,更曾為達文西、富蘭克林、愛因斯坦等歷史大人物作傳,因此也受蘋果公司共同創辦人賈伯斯委託撰寫傳記。

但就連這位見過大場面、著作等身的作家都坦承,探索馬斯克的內心世界「與之前做的事截然不同」,整個過程有如一場「狂野之旅」,也讓他深思一些大問題:是否要有幾分瘋癲的特質,才能真正有創新力或是天才?如何制止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失控?

艾薩克森告訴FT資深記者邰蒂:「他(馬斯克)對我說,他自認為可能有躁鬱(bipolar)症—但不曾被診斷出來。但我認為,情況更複雜。」

寫馬斯克傳源起

邰蒂問艾薩克森,當初怎麼說服馬斯克同意為他寫傳記並貼身採訪?畢竟十年前寫賈伯斯傳時,這位蘋果共同創辦人願意敞開心扉無所不談,是因為他當時正在抗癌,並且重視自己能給這世界留下些什麼。但馬斯克正值壯年,仍在拚事業的狂熱期,為何現在肯說?

艾薩克森說:「2021年,我正為下一本書四處探尋題材,許多友人,包括彭博(Mike Bloomberg,彭博資訊創辦人),都建議我寫馬斯克。所以,有人幫我牽線,讓我們通電話,我們聊了一個半小時,我告訴他說,假如要我寫,我需要貼身採訪,而且你對這本書絕對沒有絲毫的控制權。」

像馬斯克這種控制狂,連生活中的瑣事都鉅細靡遺地掌控,會答應這種要求嗎?

艾薩克森點頭說:「他只說:『好!』然後問我,是否介意他告訴別人(關於這本書),我當然說不介意。」幾分鐘後,艾薩克森跟幾位朋友碰面,他們告訴他,馬斯克已經發了一則推文 — 就在兩人還在通電話的時候 —宣布艾薩克森將為他寫傳記,艾薩克森嚇一大跳。「那是第一個例子,我認為他非常的衝動。」

馬斯克為何同意?艾薩克森說:「他熱愛歷史,而且很自負,自認為可比歷史人物—他也想讓眾人訝異於他直言無隱、坦誠不諱的一面。」

狂野之旅

於是艾薩克森開始亦步亦趨跟隨著馬斯克貼身採訪,料想「這很簡單」,因為採訪對象聲勢如日中天,跟十年前他的兩家公司—特斯拉與SpaceX—險些在債務堆裡滅頂的景況天差地別。2021年時,特斯拉已賣出將近100萬部電動車,SpaceX也締造31次成功發射火箭升空的紀錄。運勢彈升,已讓馬斯克搖身變成全球首富,還被時代雜誌與金融時報評選為「年度風雲人物」,推崇他深具遠見,促成綠能運輸轉型和太空旅遊。

但艾薩克森說,「一切順遂,反而讓(馬斯克)變得不安」,「事情變得順利進行時,他就不喜歡了。他對戲劇性場面成癮」。所以,或許是出自於太無聊,馬斯克醞釀收購推特的計畫,這個社群媒體巨人如今已更名為X。艾薩克森說:「一聽說此事,我就明白,(身為他的傳記作者)我將有一趟艱鉅的旅程。我認為,那太瘋狂了— 馬斯克沒有同理心(empathy),所以推特並不適合他。」

收購推特的過程的確鬧得沸沸揚揚。2022年春季,馬斯克開價440億美元收購推特,從此陷入一場槓上推特員工、媒體、用戶和自由派政治人物的戰爭。但馬斯克沒把他的傳記作者踢開,艾薩克森說:「我周復一周坐在旁邊記筆記,在會議室裡旁聽每場企業會議,參與他的Zoom視訊會議,也跟他的孩子們一起用餐。」

例如,馬斯克最近創辦一家人工智慧(AI)公司的歷程,艾薩克森就全程旁觀。他說,馬斯克顯然希望這家AI公司能運用推特和特斯拉儲存的巨量數據,超越其他AI公司如OpenAI。對整個AI領域來說,這可能具有重大的商業意義。

貼身近觀馬斯克:思考如電腦、情緒狂擺盪

久而久之,馬斯克已習慣深夜打電話或傳訊息給艾薩克森,思索當天經歷的任何戲劇性事件。艾薩克森說:「馬斯克思緒多變,但他從未要求我別在書中提什麼事。」

不過,艾薩克森表示,在寫傳記的採訪過程中,他「學會不要填補他靜默的空檔」。他解釋:「有時,會議開完,會議室只剩馬斯克和我時,我會問他某個問題,而他沒回答,他會沉默個四、五分鐘,在想事情。對我們這些有時無法忍受靜默四分鐘的新聞記者而言,這很難受!」□

起初,艾薩克森對此感到困惑,但後來馬斯克名下公司Neuralink公司主管Shivon Zilis(已為馬斯克生下一對雙胞胎)告訴他:「馬斯克常投入批次處理(batch processing)— 電腦處理大量資訊的運算過程—所以他有時候會顯得恍神。」

這聽起來,像是說馬斯克像一台電腦般思考。但這種機器人似的分析過程中,又不時穿插著他瘋狂的情緒擺盪。艾薩克森說:「在我面前,他會變成多重的馬斯克人格。有時他變得實在很暗黑,變成格萊姆斯(馬斯克斷斷續續的女友加拿大女歌手)所謂的『魔鬼狀態』(demon mode)。他會發怒。但他隨後回過神時,會忘了他在魔鬼狀態時所做的一切,從傑基爾博士(Dr Jekyll)變成海德先生(Mr Hyde)。」

可不能是過量的K他命造成?艾薩克森不以為然:「我不認為是藥物問題—他這樣子已經很久很久了。」艾薩克森認為與「童年創痛」有關:馬斯克在種族隔離時代的南非暴力環境下成長,與父親的關係不睦,留下「覺得像是局外人」的陰影,覺得必須證明自己的感覺始終糾纏著他。□

受魔鬼驅使

艾薩克森形容馬斯克「受魔鬼驅使」(driven by demons),但指出許多絕頂聰明的創新者也像馬斯克那樣,被唯恐邊緣化的感覺折磨,不論是20世紀初置身於德國的猶太人愛因斯坦,或是私生子出身的達文西。

艾薩克森說:「馬斯克經歷情緒擺盪,從躁狂、深深的抑鬱到尋求冒險的亢奮。若不是他有那種尋求冒險的的瘋狂人格特質,就不會是讓電動車開上路以及把火箭送上軌道的那個人。」

「所以我的重點和結論是:所有人都有輕鬆和暗沉的一面,不論是達文西或任何人。我們抑惡揚善,但那些人格特質像絲縷般纏繞在一起,無法解開。」

簡單說:艾薩克森認為,馬斯克的「魔鬼」也是啟發他的天使。

問題是,馬斯克的「魔鬼」會不會變得無法駕馭?艾薩克森說:「我總覺得,那種強烈的躁狂會把他推下懸崖 —他太分身乏術了。」馬斯克現在掌管六家公司:社群媒體平台X(昔稱推特)、特斯拉、SpaceX、Neuralink、Boring Company和xAI。「我以為他會把推特給砸了。但每天早上我起床,卻看著它一天天變成他一直想要的X.com。」

有件事是確定的,馬斯克令艾薩克森驚訝不斷:他強烈的情緒,對工程技術執迷、專注成癮,政治立場變得愈來愈強烈。

但與一般認知相反,艾薩克森堅稱,馬斯克「不喜歡(前美國總統)川普—他認為川普是個騙子」。

寫完這本傳記,最後喜歡馬斯克嗎?艾薩克森停頓許久,才回答:「『喜歡』是個平淡字眼,無法描述馬斯克激起的強烈反應。有時,有他在身旁很歡樂;有時,他是個混蛋。我試著在書中呈現馬斯克所有的面向,讓讀者自行評斷。」

 
要聞
和泰車營收寫最強8月 衝228億元、躍增31%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各指標車廠8月營收全出爐,龍頭車廠和泰車(2207)昨(11)日公告8月合併營收達228.6億元,年增31.2%,創歷史同期新高;汎德永業、三陽工業也有超過一成的成長動能,此外,裕隆集團包括中華車、裕日車表現也相對亮眼。

今年8月營收普遍不受民俗月干擾,在需求增溫、新車供應正常,成為車廠銷售成長的有利後盾。和泰車8月單月營收大幅成長,今年前八月累計營收為1,853億元,年增18.5% ,單月、累計營收雙創歷史同期新高。

另外,汎德永業8月合併營收41.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2%;累計營收361.5億元,年增22.4%,續寫歷年同期新高表現。裕隆8月營收64.2億元,年增2.8%,累計前八月營收518.2億元,年增3.7%。

三陽工業8月營收也相當突出,單月營收53.75億元,年增15.7%,前八月439.8億元,年增32.9%,三陽工業今年8月汽車與機車都面臨激烈拚鬥,尤其是機車在對手光陽積極促銷下,三陽也推出最優惠的迪爵對應,汽機車銷售都成長,並持續推高全年的營收。

和泰車分析8月營收成長原因為,日本生產增加Lexus來車,NX系列、RX系列、UX系列皆較去年增加;另Toyota Rav4上半年缺車,下半年供應正常,加上去年民裕月為7月29至8月26日,幾乎8月全月都是民俗月,今年則為8月16日到9月16日,基期差異所致。

裕日車8月營收15.1億元,年增81.3%,中華車27.2億元,年增23.4%。裕日車去年受疫情、上海封控及港口塞港等利空衝擊,造成料件與成車供應短缺,影響車輛產銷,以致去年8月營收基期較低。中華車則在新品牌MG業績發威下,今年銷售持續成長,挹注整體營收。

汎德永業受惠BMW全新X5、X6 8月抵港大量交車,推升業績較去年同期成長,而日前保時捷品牌發表主力車款全新Cayenne,推出後市場反應十分熱絡,預期業績動能將持續成長。

汎德永業表示,全新保時捷Cayenne大幅更新設計與增強動力編成,更加鞏固Cayenne作為汽車市場上最具指標性豪華SUV的地位,全新Cayenne預計本月可大量到港,將進一步推動交車熱潮。依照目前訂單情況來看,BMW、Porsche兩品牌收單表現依舊火燙,累積待交訂單數量仍多,公司預期下半年新車到港數量將會優於去年同期,整體市場成長性仍相當值得期待。

 
四家金控產險獲利ing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產險業8月獲利已全數公告,四家金控旗下產險公司8月單月持續獲利,合計四家產險8月賺6.63億元,前八月獲利部分,僅華南產、國泰產有盈餘。其中,在險種方面,富邦產、國泰產皆指出,以工程險成長表現最為亮眼,車險與火險也有雙位數成長。

華南產險8月稅後純益為1.01億元;前八月累計合併稅前盈餘6.45億元、合併稅後純益為5.91億元,較去年同期3.87億元,增加2.04億元,年增52.7%,每股稅後純益為2.95元,穩定成長。

國泰產險8月稅後純益2.5億元、累計稅後純益7.0億元,8月簽單保費26.0億元,累計簽單保費213.0億元,年成長13%。另在保險風險管控機制下,損失率良好,整體獲利穩健成長。

國泰產險指出,險種經營方面,占比最大之車險業務,嚴控核保品質,新、續件業務穩定成長,累計簽單保費年成長11%;商業險方面,強化業務篩選,引進良質法人業務,火險累計簽單保費成長14%,工程險持續拓展綠能業務,累計簽單保費成長45%。財務投資方面,8月台股表現震盪,投資團隊將持續靈活調整資產配置,掌握機會以積極創造良好的績效表現。

富邦產險8月稅後純益2.7億元,累計稅後虧損25.97億元。公司持續調整業務結構及強化風險控管,各險種獲利穩定提升,逐步抵銷因防疫保單所致之累積虧損。

富邦產險指出,在業務表現方面,8月整體簽單保費44.4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5%,其中以工程險56.6%成長表現最為亮眼,另外車險及新種險之簽單保費也有超過10%成長。累計前8月簽單保費收入396.69億元,年成長3.3%,簽單市占率24%。

兆豐產險8月稅前盈餘0.44億元、稅後純益為0.42億元;受到再保提存影響,累計稅後虧損16.0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負3.27元,虧損逐漸收斂。兆豐產指出,仍持續與國際再保公司漢諾威協商當中,而兆豐金將辦理現金增資以注資兆豐產險。

 
六家大銀行 配息空間變大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將開放銀行申請採用內部評等法(IRB)去計算資本適足率,六家俗稱「大到不能倒」的系統性銀行料將申請,藉此拉高資本適足率、有助減輕增資壓力,還可擴大業務規模、配發現金股息空間也更大。

金管會將給申請者一年平行試辦期,確定試辦IRB期間,資訊系統完備、風險評估模型與規範具有效性,才能核准放行。據了解,包括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北富銀、合庫、兆豐銀和第一銀等六家不能倒銀行,都已規劃申請。

據了解,六家不能倒銀行也試算了採用IRB法的適足率,對BIS助益相當大。

 
公司購屋重建 不得列損失
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為擴大營業,於適當地點購買土地及地上舊屋,拆除舊屋後,再依需求重建新屋或規劃土地用途,則該購買舊屋所支付的價款及拆除費用,不得列為當年度損失。

中區國稅局說明,依所得稅法第45條規定,資產的實際成本,包括取得之代價,及因取得並為適於營業上使用而支付之一切必需費用。同法第57條規定,固定資產因特定事故未達耐用年數而提早毀滅或廢棄者,得提出確實證明文據,以其未折減餘額列為當年度損失。

所以,營利事業購入土地及地上舊屋後,如未經使用即予拆除舊屋,因自始未供營業使用,該舊屋的購買價款及拆除費用尚不能列報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如果營利事業拆除重建新屋,應將相關成本費用計入新建房屋之成本,若未興建新屋,則應一併計入土地成本。

 
旅行社飯店 8月營收飆升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旅行社與飯店業反映暑假旺季,8月營收普遍繳出亮眼成績。鳳凰(5706)昨(11)公告8月營收創下疫後次高,僅次於7月水準。易飛網8月營收也是歷史次高。而飯店業者雲品與寒舍8月營收皆創同期新高,且隨著第4季將進入宴會旺季,下半年營運可望倒吃甘蔗。

鳳凰公告8月營收達2.25億元,年增22倍,較7月下滑25.9%,是疫情爆發後的次高水準。鳳凰表示,8月因有颱風攪局,除影響部分團體旅遊,郵輪方面也有消費者選擇退費,因此較7月營收下滑。由於郵輪銷售今年是從7月到9月,預估9月底前,還有六至七趟郵輪航次可望挹注營收表現。

鳳凰總經理卞傑民表示,包機、包船是短時間內可以顯著提升營收的業務,第4季仍有不少包機業務將持續開展,包括10月底和11月初與華航合作的日本鳥取包機,以及11月到明年3月和同業合包的越南峴港包機,其中,越南峴港包機今年底前每周將有一個航班,明年開始每周增至兩個航班,看好東南亞在疫後的觀光持續升溫。

易飛網8月營收達2.14億元,年增344.36%、月增0.09%,為歷史次高。易飛網表示,疫後第一個暑假,國人旅遊熱潮不斷,許多旅客選在8月暑期尾端出遊,把握最後一波假期,包括日本、越南峴港、印尼峇里島及泰國曼谷的自由行和團體皆呈現大幅成長。易飛網表示,賞楓季節預備開始起跑,以目前訂購率及準備充足的供應量來看,有助業績表現。疫後國境開放將屆滿一年,尚有許多想出國但尚在規劃的國人,目前旅遊業務在供需來看相對熱門, 第4季表現應可期待。

寒舍8月營收達3.81億元,年增27.26%,累計今年前八月營收30.55億元,年增59.46%。寒舍表示,8月平均住房率達70%,平均房價約6,800元,主要反映暑假尾聲,家庭親友聚餐增加,帶動住房跟餐飲的表現。由於年底有公司尾牙活動的助攻,因此第4季仍然看好宴會商機。

雲品8月合併營收1.7億元,年增2%,創同期新高,累計前八月營收14.6億元,年增20%,是同期次高。雲品表示,暑假來台觀光客前三名為港澳、南韓與日本旅客,鄰近機場捷運、台北車站的君品酒店住房率與平均房價上同步回升。

 
基泰債權行…臺銀18億最多 累計20家撥貸58億元
記者陳美君、夏淑賢、廖珮君/台北經濟日報

台北市大直街新建案「基泰大直」因施工不慎,導致隔壁鄰宅傾斜下陷,據清查,基泰(2538)建設跟約20多家銀行往來,可動用貸款餘額111.38億元,已撥貸58.48億元,其中最大債權銀行是臺銀,貸放餘額約18億元,北富銀6.4億元,兆豐、彰銀各約3億元左右,合庫約2.78億元。

據了解,臺銀對基泰建設主要有兩個貸款案,一是給「基泰大直」5億元建築融資,依施工進度撥款、目前動撥約8,000萬元,內部將審慎觀察後續發展情況,外界認為,因基泰因自身施工出問題,需投入更多資金興建,基泰建設恐得動用自有資金。

臺銀昨(11)日強調,非常重視民眾權益,但建案解約退款相關事宜,需由購屋者直接與基泰建設洽商。

二是,2019年臺銀、北富銀等七家銀行承辦基泰建設、及其子公司君匯開發、京匯開發等一筆共76億元聯貸案,臺銀回應,目前還款正常,後續動撥將由銀行團共同決議。

據了解,該筆聯貸案是位於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80號,目前76億元貸款額度幾乎都已完全動撥,換言之,後續也沒有額度可以暫停動撥,目前各家銀行都沒收到臺銀要召開債權行會議的通知。

兆豐銀指出,兆豐銀對基泰建設授信額度至昨日止為4.4億元,已動支金額約3.38億,主要因參與聯貸,後續對基泰建設採取動作,將比照臺銀等其他公股同業,持續與各聯貸參貸行密切聯繫以適時採取適當措施。


延伸閱讀

基泰真正的老闆 浮上檯面

基泰施工不當 北市聲請第二波假扣押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