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得了空汙?我的答案很簡單:讓核能電廠滿載,把燒煤的發電機組降載。不圖此想,其他的方法都是捨本逐末。
如果政府不圖「用能源政策來解空汙的套」,那麼民眾應該知道怎麼辦-買防毒面具吧,中國大陸對防毒面具已有不少創新商品,值得借鏡。
談起解決之道,會覺得我好像在講玩笑話,不管是啟動核電或者是戴防毒面具,聽起來好像又是個無解,或者太過火了,但,不折不扣確是實話。
今年的空汙那□來?我試著不用數據,免得搞得大家頭昏。用觀察、用經驗,民眾也大概可以斷定,這一波空汙來自「燒煤」。誰燒煤?增加燒煤的元凶跑不了電廠,所以,各地方政府才會限制電廠生煤用量。
當然石化工廠的大煙囪排放、汽機車的廢氣也是主要來源,但和往年比,增量明顯來自燒煤。以往核電廠正常運轉時,空汙並沒有這麼嚴重。不增加燒煤,回到用核電,大家就不用這麼辛苦地「用肺發電了」。
要求石化工廠減排、汽機車減排,短期內幫不了大忙,石化工廠減排減產,恐怕會影響就業;電動車現在還太貴,不可能全面使用。減排的問題最終還是會回到能源政策的討論。
能源政策其實是很單純的選擇題,只有幾種選擇,核能、燃煤、燃氣、再生能源,晚近已不談燃油,燃油發電一度要十幾塊,比再生能源的一度六塊多還要貴。
從減排的角度看,不用核能,就以再生能源取代。政府也想這麼做,只是離岸風機還沒有架、太陽能板還不普及,緩不濟急。再生能源占比上不來,只有用燃煤或燃氣取代,燃氣又受限於港口、接收站、輸氣管線,短期內同樣無能為力,「用力燒煤」成了取代核能角色的唯一選擇。
其實,如果兩岸關係良好,燃氣還有一條路可以走,可以從廈門拉一條輸氣管到台灣,也解決基礎設施問題。就像蘇格蘭從北海拉管線輸氣。燃氣也有排放問題,只是排放只有約燃煤的一半。
不啟用核電、又不想燒這麼多煤,還有一條捷徑,就是節電。不要用那麼多的電,就不用燒煤發電,只是,節電最有效的工具已經給廢了。「以價制量」是最見效的市場手段,提高電價就會少用電,但政府日前在立法院已暗下承諾,明年10月不漲電價。
想提高電價是不用耍手段的,國際上油、氣、礦物價格在上漲,台電只要自然反映成本就行了,民眾也不會抗議,但政府話已出口…已難收回。
至於近期討論最多的空汙法,在我看來,主要還是「要錢」的法案,並不是個減排法案,中央爭取向排放者多收一點空汙費,地方也向中央爭取多分一點空汙費。誰增加排放,就多繳空汙費。
多繳空汙費對企業尚有排放抑制作用,對台電應該沒有效,台電可以轉嫁到電費中,要掏錢付費的是你、我消費者的口袋。
我的意思是,不能寄望空汙法的修法來減排。如果政府最後拿出來的手段只有修空汙法,沒有核電,那麼你我最佳對策是「趴低一點」,因為空汙會往高處去。
(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京明口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