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顧名思義,就是「著了熱」的意思,是指身體內外因「熱」產生的各種症狀。換句話說,是「身體內部產出高度的熱能,卻難以向外發散」所導致的現象。 中暑的前兆有頭部沉重、倦怠感、打哈欠、暈眩、肢體出現運動障礙等。情況嚴重時,還會引發痙攣與精神錯亂,並使體溫上升(尤其會攀升至40℃以上)。一般多以為中暑的原因在於酷熱天氣下的高溫和陽光曝曬,但事實上「濕度」其實比溫度更有殺傷力。 即便氣溫在30℃以下,只要濕度超過60%,就算待在室內也可能引起中暑症狀。天氣熱就會流汗,要蒸發汗水,就需要汽化熱。這樣的蒸發反應會把熱能從體內帶走,使體溫下降。簡言之,「排汗」與「汽化熱」負責在酷暑中調節人的體溫。在濕度高的環境下,就算滿頭汗水也很難使汗液蒸發,無法帶走汽化熱以充分降溫,因而容易「中暑」。 聽到新聞報導說,有人在28℃的室內「中暑」送醫急救,實在很讓人震驚。大約50年前,那時日本還沒有空調,每到夏日,室內與室外的溫度隨隨便便都超過30℃,甚至可達35℃左右。然而那時卻幾乎沒有傳出「中暑」的案例。因為那時候,只要天氣熱就會滿身大汗,再靠汽化熱的消耗使身體降溫,這種皮膚作用反應十分旺盛。 近來,天氣一熱人們就會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流汗的機會變少了,人的體溫調節能力逐漸變差。正因如此,即便只是在28℃的室溫下,也無法透過排汗來充分降低體溫,造成體內「鬱熱」,引起中暑。 西醫呼籲大眾要「多喝水以預防中暑」,然而,「喝水冷卻身體」的效果固然值得期待,但若無法排汗,不論喝再多水都無法發揮調節體溫的效果。由此可知,要預防中暑,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提前鍛鍊好身體的排汗能力,像是充分運動、泡澡或做三溫暖等,以促進排汗。 讓皮膚內側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也就是水分的通路活性化,便能促進汗水的蒸散作用。特別建議食用「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花椰菜、青江菜、水菜、油菜花、白蘿蔔等,有助於促進「水通道蛋白」的活性化。除此之外,吃烏龍麵或蕎麥麵時,也可以多放一點七味唐辛子、蔥花、生薑泥等,能促進發汗的辛香料。 如果身邊有人疑似「中暑」時,必須進行以下處置: 1.鬆開衣物,解開胸口衣扣,幫助散熱。 2.把他移到陰涼處躺臥。 3.用扇子或電風扇協助冷卻頭頸等上半身。 4.以冷水或浸過冷水的毛巾冷卻頭頸。 5.為他補充水分。 不過需要留意的是,舉凡血液、淋巴液、組織液等人體各種體液都不是「純水」。補充水分時,必須補充與體液相近的「鹽水」才行。例如: ●昆布茶、加入一小撮食鹽的綠茶或麥茶(涼茶)。 ●含有鈉離子、鉀離子、鎂離子等「鹽」類的運動飲料。 ●甜酒釀。 其中,甜酒釀的成分和體液十分相近,含有均衡的水分、鹽分與糖分。必須用這些飲品來補充水分。此外,以下見解可能充滿我個人的主觀意識,但我猜想,日本人的低體溫化,或許就是導致每年出現愈來愈多中暑案例的原因也說不定。 體溫降低後,平常不容易流汗,體溫調節能力亦隨之減弱,使身體無法應付酷熱的環境而容易中暑。我舉出了4點導致低體溫的原因,其中一點正是「水分攝取過量」。換言之,我們也能將此看作「攝取過量水分」→「體溫降低」→「體溫調節能力減弱」→「容易中暑」的因果關係。 閱讀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