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諾貝爾經濟學獎給獎領域來看,瑞典皇家科學院似乎在為金融風暴以來遺留的問題找尋出路,去年得主迪頓研究的是所得不均,今年進一步檢視肥貓CEO的現象。哈佛大學的哈特(Oliver Hart)及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霍爾姆斯特朗(Bengt Holmstrom),以「對契約理論的貢獻」贏得本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兩人窮畢生之力探討資本主義體制下契約的限制。
他們的研究有助解釋企業為什麼傾向擁有相關事業,還有為什麼公司高層薪酬這麼多花樣。
負責評選的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史壯柏格(Per Stromberg)表示,哈特與霍爾姆斯特朗的理論對探討高階經理人薪酬很有幫助,「舉公司的CEO為例,一面要有激勵士氣的薪酬,一面要避免導致錯誤決策的獎勵,兩者該如何兼顧?藉這個理論可了解這個問題,有助股東和董事會設計更好的合約」。
企業股東和經理人的誘因常常是彼此牴觸的,契約有助於拉近雙方的差距。但若涉及複雜的現代企業,要能提防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根本辦不到。哈特發表一系列論文,檢視這種「不完備的契約」,所得的一個重大觀察是,當出現爭議時,權力往往取決於企業所有權人。
這一個顯然易見的觀念卻有深遠的影響。
譬如,為什麼多數石油公司既擁有鑽井,又擁有煉油廠:因為契約發生爭議的風險太大。這也是為什麼企業寧可借貸而不願發售證券:債務契約讓債權人取得穩定又有擔保的利息,若公司出狀況還能掌控公司。
霍爾姆斯特朗專注於「不完備的契約」另一塊領域:企業高階主管的績效。
他提出所謂「資訊內涵原則」(informativeness principle),主張薪酬應反映經理人的實際表現,而非好運氣。這就是為什麼目前很多獎酬方案要看公司股價相對於同業的表現,而不是股價本身表現,因為一家公司股價上漲,反映的可能是整體產業的景氣。
不過,學術的模式雖幫助我們了解契約,卻無力阻止高階經理人薪酬繼續增肥,企業也經常極不明智地併購不相干的企業。若要了解企業和業主的行為,經濟學家仍有待繼續努力。話說回來,當初同意經理人薪酬的,不也是股東?他們或許該好好拜讀霍爾姆斯特朗的文章。
但問題遠不止於用來制訂並設計薪酬的辦法,各種理論都沒追究到一個重點:高階經理人的薪酬不僅帶來社會後果,也帶來企業和投資的後遺症。
企業不是憑空存在的,所得不均和不安定感增加之際,付給CEO的薪酬招致不滿和不安,這就是後果。
以上周下台的富國銀行(Wells Fargo)董事長和執行長史坦普夫(John Stumpf)為例,他雖屈服於社會壓力,因員工為拚業績而盜開客戶帳戶風波而立即退休。但據估計他可拿到高達1.37億美元的薪酬和退休金。已有參議員主張,史坦普夫應退還醜聞期間一切所得。
有一種說法其實不誇張,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和川普崛起,不外是民意對這種現象的宣洩。難怪在性謊言錄影帶事件後,對那位地產大亨口口聲聲要拆毀舊體制,造福廣大勞工階層,不少人仍信以為真。
霍爾姆斯特朗得獎後受訪說:「目前所見市場經濟運作方式令人深感憂慮,我寧願自己不是身在這種環境下。」但談到高階經理人薪酬是否過高,他語帶保留說「經濟學對這個水準並沒有明確的看法」。
現年67歲的霍爾姆斯特朗1972年在赫爾斯基大學取得數學和物理雙學位,1975年又在史丹福大學取得作業研究碩士學位,1978年再拿到商學博士學位。他1994年到MIT任教,2003年至2006年曾任經濟系系主任。
英國出生的哈特1969年從劍橋大學數學系畢業,1972年取得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取得經濟學碩士,1974年拿到普林斯頓大學博士,1993年到哈佛大學任教,2000年至2003年擔任經濟系系主任,他目前也是倫敦政經學院客座教授。
今年兩位經濟學獎得主一位是英國人,一位是芬蘭人,如今歸化美國籍。今年諾貝爾獎有六位美國籍得主,全都是移民。由此看來,美國要再度強大起來,絕不在於反移民,而在於繼續不斷地包容。
(綜合外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