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底放開疫情管制後,商場人潮恢復,但零售品人均消費不增反減。以低價取勝的電商平台拼多多第一季營收大漲,也被視為印證當前「消費降級」的例子之一。週末走在上海的大型商場,以及網紅商圈武康大樓周邊,人潮來來往往,相較於一年前上海剛解封,當時連去餐館吃飯都要偷偷摸摸的景象(尚未開放餐飲內用),人氣似乎已經恢復。
然而,真正坐進一家吃到飽的燒肉餐館後,卻發現客人寥寥無幾。店員說,今年以來這是常態,僅週末晚餐狀況較好;整體來說,比疫情前差太多了,「我也不知道你們下次來時,店還在不在」,環顧其他商場內的餐館,這並非特例。
中國當前與民生相關的零售消費,呈現出復甦緩慢的現象,甚至出現消費降級。
今年第一季,中國的旅遊和餐飲消費曾出現報復性反彈。不過,根據官方數據,4月社會消費零售品總額人民幣(下同)3兆4910億元(約新台幣15億元),年增雖達18.4%,但其實與3月的銷售額相比,月減7.78%,降幅擴大,且零售品類全線下滑,而同樣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的2019年,4月月降幅僅下滑3.59%。
陸媒財新網今天的報導指出,中國實體超市、商場人潮恢復,但實際銷售遠遜預期。高鑫零售、聯華超市、永輝超市等14家主營超市的上市公司中,2022年有9家虧損,到2023年第一季仍有4家虧損,且半數超市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
零售店面的出租狀況也大都不佳,河南鄭州的多個商業區都出現空舖,一家當地經營服飾的經銷商說,他所在的辦公樓,租金從每間3000元降到1600元,還租不出去。
消費降級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市場趨勢,報導引述貝恩公司大中華區消費品、零售與奢侈品業務總監Brunno Lannes說,疫情後的主要特徵就是價格收縮,平均消費價格低於往年,說明消費者變得謹慎,尋找低價的能力更強了。
這樣的說法可從拼多多得到印證。拼多多5月26日公布的第一季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實現376.4億元,年增58.18%,淨利潤為81億元,年增212%。而全國規模以上網路和相關服務企業整體收入僅年增1.6%。
拼多多向來標榜低價,不在乎品牌甚至產品來源。財經自媒體「遠川研究所」日前發文分析,拼多多的業績向好,顯示消費正在迅速降級。「拼多多的增長並不是消費者開始給家裡添置新物件了,而是原來在別的平台花100塊買的東西,如今到拼多多上找平替去了。 所謂的增長,都是從別人嘴裡搶來的」。
財新網報導,多名受訪人士指出,消費的恢復最終取決於收入預期和就業預期的修復。促消費舉措可能短期有效,但中長期來看還是需要整個社會的投資復甦,帶動就業市場活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