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游珮芸(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我常喜歡打這樣的比方:打開一本繪本,就像悠遊一趟由圖與文構成的奇妙旅程。 想像一下:你在廣袤的原野漫步,繪本中的圖像就是開展在你面前的風景,而繪本中的文字就是你踩踏的路徑。如果你不循著文字的路徑漫步,恣意探索風景,當然也行;不過,如果你依循創作者安排的文字路徑走,就可以在風景中找到亮點,進而串接故事的情節或意義。 |
不過,這個風景圖像與路徑文字的比方並不太適合《綠上加綠》。這本繪本的圖文關係非常特別,如果拿掉文字,光「閱讀圖像」依舊能構成連貫的情節與意義。
我們看到住在離海邊不遠,在鄉間生活的一家人,原本是爸爸、媽媽加上小男孩三人,經過春夏秋冬,媽媽生了小貝比,成了四口之家。我們看到小男孩在池塘邊玩耍、在雨中奔跑、在海邊游泳潛水、在樹下閱讀、跟家人朋友共進感恩節大餐……然而,繪本文字卻「閃避」了圖像中展現的「小男孩一家人」的故事線。
我們發聲朗讀出來的是:
黃黃的花朵、黃黃的種子、藍藍的珊瑚、棕色的松鼠、白白的雪地……
字裡行間找不到我們熟悉的「人的故事」!詩意的文字,點出了大自然四季變換的色彩,還有陽光碎片、輕輕吹拂的微風、燒烤的氣味、蠟燭的溫暖、嘎嘎的烏鴉叫聲、冬天的寒氣……也就是説,繪本文字書寫的是圖像描繪「人的故事」之外的景物、氛圍、色彩、溫度……讓讀者在觀看「主角人物的故事」之外,打開五感——用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五感的想像力,一同參與這家人在一年四季的美好日常。
《綠上加綠》的圖文關係,更像是一部家庭的四季紀錄片。圖像鏡頭的帶領,已經把主線故事敘說清楚,文字像是搭配在紀錄片中主題曲的歌詞﹔這一首輕快旋律的歌,讓繪本圖像更有詩意,帶給人更愉悅的情意感受。
圖像的運鏡也十分詩意,開頭的跨頁左邊,母親拿一朵小黃花送給小男孩,結尾的跨頁右邊停在小男孩拿了一朵小黃花要遞給母親懷裡的小嬰兒。首尾呼應的情節,展現了生生不息的四季循環與愛的傳承。而繪本中有三個跨頁是沒有文字的,這也是圖文共構的巧思;無文字的跨頁安插在季節轉變的畫面,與前一個跨頁使用相同的構圖,很像是電影的同體轉場。翻頁間,彷彿耳邊響起「紀錄片」配樂,放著相同旋律的副歌。
故事中的一家人是棕色皮膚,而跟這一家人一起夏日郊遊與共度感恩節的好友家族則是白皮膚,這應該也是作者的悉心安排吧?畢竟,繽紛是大自然最原初的語言,任何膚色種族的人,都可以是好朋友。
讀完這本繪本,或許你會想抬頭看看天空的顏色,或是特別聆聽行道樹上的鳥鳴,這本書帶著我們去看見生活的日常中,原本就存在的四季繽紛色彩、還有溫暖的陽光。
各界回響
▲這本書充滿色彩、氣味和聲音,邀你感受生活中最平凡卻幸福滿溢的一整年。圖畫描繪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綠,每個季節都有綠色,綠是一個關鍵連結。每一頁都有昆蟲或動物,當人們聚在一起,你會看見不同膚色的人分享著美味的食物或情誼,插畫家有意融入多元種族文化,這是一首關於家庭的愛和新生的和平頌歌。——柯克斯書評
▲插畫家以水彩和色鉛筆描繪了小男孩和家人一整年的田園生活:夏天的野餐和桃子,秋天收穫的蘋果,冬天積雪的雲杉。隨著天氣變冷,一家人聚在一起唱聖誕頌歌,小男孩微笑著將手放在母親的肚子上……整本書洋溢溫暖和愛,我和孩子非常喜歡,每一次閱讀都有新的發現。圖畫好美,讓人讚嘆!——妮可•維爾奇
▲《綠上加綠》的文字描寫季節色彩,而圖畫展開另一條故事線,從鬱鬱蔥蔥的封面開始,你將跟著男孩一家人走過一整年。我最喜歡故事最後,母親肚子裡的寶寶誕生了,圖畫中的風景正好是早春時節,新生的草木穿過冰凍的地面,大自然開始另一輪的循環,小男孩的生命也展開新的篇章。這本書帶我和孩子享受一年四季,並展示相關的家庭活動。我和孩子聊著,你最喜歡哪個季節?你最喜歡什麼活動?這本書提供我們許多聊天的話題。——格蘭•赫斯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