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局勢劇變,原本在馬里蘭州大衛營度假的美國總統拜登十六日返回白宮表示,美國利益是打擊威脅美國本土的恐怖主義,而非建立國家或民主政體;儘管阿富汗局勢演變快得超乎預期,他仍堅決支持撤軍,責任由他扛,不會將問題留給下一任美國總統。
拜登說,阿富汗政府快速潰敗,反而彰顯撤軍的正確,因為「美國軍隊不應該、也沒有辦法為『不願為自己而戰』的軍隊而戰,或是為之犧牲」。
針對阿富汗任務,拜登說,美國成功打擊阿富汗境內凱達組織的恐怖威脅和狙殺賓拉丹,數十年來努力改造阿富汗的目標卻沒有達成,美國在阿富汗的任務不是打造一個國家或民主政體,唯一關鍵國家利益就是預防對美國本土的恐怖攻擊,如今恐怖組織已擴散到世界其他地區,美國應與時俱進有效打擊。
「撤軍沒有良機」,拜登說,若不按照前政府與神學士達成的撤軍協議,就要準備派遣數千名美軍和神學士展開第卅年的衝突;美國真正的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只會樂見美國持續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源,無限期穩定阿富汗局勢。「我是第四個處理此議題的總統,我不會把這個責任留給第五位美國總統,責任我扛」。
喀布爾機場擠滿逃難的阿富汗人,民眾攀上飛機、癱瘓停機坪和跑道。拜登說,對於當前情況,他深感悲痛,但結束美國在阿富汗作戰,他不後悔。
共和黨對拜登的說法幾乎一面倒批評,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羅傑斯表示,拜登的談話脫離現實且不負責任,他的撤軍決策和準備不足,導致阿富汗安全和人權危機。部分民主黨議員雖然肯定拜登致力解決前幾任總統留下的阿富汗問題,但也不滿倉促撤軍引發的亂局。
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宏分別呼籲,國際社會加強援助阿富汗鄰國,避免阿富汗難民進一步擴散到歐洲。馬克宏談到阿富汗局勢迅速惡化,並稱阿富汗人如今面臨「可怕而艱鉅」的挑戰,被華盛頓郵報解讀為暗批拜登的撤軍決策。紐西蘭前總理克拉克批評美國情報評估「嚴重失準」,澳洲國防部長達頓則幫拜登緩頰說,「撤軍向來就是困難的事」。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說,國務卿布林肯十六日致電大陸外長王毅,談論阿富汗情勢發展,包括雙方將美國與中國公民遷往安全處的努力。布林肯也致電俄國外長拉夫羅夫談及類似議題。王毅則對布林肯說,美方不能一方面打壓中國,另一方面又指望中方支持配合。
神學士十七日在首都喀布爾召開奪權後首場記者會,發言人穆賈希德說:「經過廿年奮鬥,我們終於解放阿富汗趕走外國人。這是全國的光榮時刻。我們已特赦所有曾跟我們戰鬥的人。我們不想要有任何內部或外部敵人,而且要確保阿富汗不再成為戰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