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開兩會,電視當然不能再宮鬥,而是滿屏的主旋律,央視一頻道就熱播著28集連續劇「啟航」,那劇講的是一個地方新領導人到虛構的渤海市,提出新發展戰略,打破保守勢力,新一輪的改革發展重新啟航的故事。這電視劇播到中段的情節,正講那新領導人發現渤海市的雙困之局,即經濟發展困頓,而財政也困乏,還遇到水汙染爆發,不治汙染民眾不答應中央不答應,要治汙染經濟要下滑,還沒錢來治,一年財政收入不及治汙費十分之一。也正在這時,中國財政部長在人大會上,承諾大減稅人民幣2兆元,財政正全面積極起來。
大減稅政策推出,內外歡聲雷動。最樂的是大陸總理李克強,他剛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籲請各方準備打一場硬仗,而剛出場時眉關緊鎖的習近平,這兩天也面色開朗。
一個稅字,觸動各方,大減稅確實是今次會議中的一個喜訊,會上官式的說法叫減稅人民幣「近2兆」,但北京經濟界會下的說法叫「兩年4兆」,那說的是在去年減稅2兆的基礎上再減兩兆,這說法當然更準確。
大減稅政策在會內會外成就如此歡喜,是鐵算盤劉昆幫李克強做了一手好帳。那說的是減稅近兩兆人民幣,同時不突破國際風險線擴大赤字預算到2.8%,壓低支岀5%各級政府過緊日子,中央三公經費降3%、地方挖崛活化資金及發放地方專項債人民幣2.15兆元等等,於是企業活了,投資有了,諸多問題如就業困局化解,中國經濟就此穩定下來。
然而還是有質疑之聲,令「鐵公雞」劉昆不僅要把那「鐵算盤」打得山響,還要亮出「鐵嗓」,用他那把潮汕底子、廈門味道的口音,來釋疑解惑。
雖然到今年5月劉昆進京就滿六年,而出任財政部長這就滿一歲,但北京官商兩圈對劉昆還是不大熟悉,所以他本來以財政部副部長身分,作退休前安排給了一個全國人大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位置,卻突然被徵召回到政府,官升正部,出掌財權,有人以為是上屆管財政部的張高麗行前安排,因為張與劉有同事之誼,有人以為他是汪洋在廣東任上,賞識劉昆帶進北京,官場上還有人錯猜他也算福建幫。
但能執掌財政部長位子的,得有更貼近核心的推舉才行,就像樓繼偉被請走換上肖捷一樣,劉昆的推舉人是王岐山,理由是很少有管過經濟第一大省的地方財爺來管中央財政,這可能有助解決中央地方的財政關係,何況劉昆在廣東就出名的一把鐵算盤。同樣很少有人還記得,當年王岐山出任廣東副省長,解決廣東金融一觸即發的危機,後來被稱為「救火隊長」,而當年的「救火隊員」之一,就是以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身分協助王岐山的劉昆。
於是這些年來,劉昆在廣東當了八年財政廳長,直到汪洋發話劉昆這人適宜更上層樓,這才由廣東副省長升到財政部副部長。但歲月不饒人,以副部長級,他2016年就得退,所以調去了人大。但去年換屆,居然重新回鍋,要擔起的重責,就是守好國庫又能放水養魚。
中國財政積極十年,都沒真的積極,這回貨幣政策退半步讓財政政策擔綱,就算劉昆又有背景又有本事,也還是很艱難。有人認為劉昆的預算報告在人大通過時,可能票數不高,意味著地方仍信心不足,將信將疑。
所謂積極的財政政策,核心就是減稅。地方不那麼熱情,因為中國經濟面臨的正是電視劇「啟航」描繪的狀況,經濟下行,土地財政難以為繼,地方財政已收入大減,帳面上是減收了5%,但今年要地方政府花的錢,不是固定資產投資一項,而是千頭萬緒,比如跟電視劇一樣的治理汙染,那要花大錢而不花就得下台;比如扶貧,今年不完成指標,明年就要下台;比如地方金融爆雷或出現債務危機,事鬧大了就要下台,這就是「三大攻堅戰」。
有地方官聊天時說,更大的負擔是「六穩」,特別是排在第一位的「穩就業」,不花錢肯定穩不住。最簡單的例子,高校擴招百萬,大學肯定要向政府伸手要錢擴學位,不給錢就告你到省裡到中央。所以「大減稅很美好,現實很骨感」,減稅這支新曲,一定唱響,不見得動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