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哭得很傷心。 而他,仍然扮演「那個角色」。
在她身旁,傾聽著──
「你……都對他比較好。」她說。
氣氛真的蠻糟的。
沒想到好好一個晚上,竟然被她再次看到了「不該看到」的東西。
一看到,他就知道:
哇,慘了。
「我和你聊天,你說你在忙。」她說:「他要和你講話,你就有時間陪?」
她傷心的陳訴。
他也只能聽著。
她既然又哭又這樣講了,他當然也就只能更安靜的聽著。
「你……你叫我心理怎麼平衡?既然這樣,以後我都不要和你說話了啊,你去和他說話,你去和他說話啊!」她哽咽的喊。
他只能默默。
「我都得趁只有我們兩人的時候,才能跟你講這些,」她說:「你真的讓我傷透了心了。」
然後,她指著桌上這張。
「你看,這就是證據!」
她拿起那個東西。
顯然,那是一張代表愛的小卡片。
「你看,你寫給我的字,還不如寫給他的一半多!」她大哭:「叫我如何不傷心!」
整個場面簡直是失控了。
她真的是如此傷心。
哭到眼睛腫起,哭到聲音嘶啞,哭到已經沒有眼淚……。
他佇在那邊,還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很厲害啦,我跟你講,」她一邊哭一邊說:「你贏了,好不好?我敗給你了,好不好?真的,有夠倒霉的我。」
她愈講愈挑釁。
這時候,任何好脾氣的人,也真的不免有點動怒了。
於是,他甩下她,衝出房間。
她的咆嘯聲,也從後面跟著追上來。
「如果你住在這個家不高興,你可以馬上離開啊?」她說:「為什麼,你就是一定要讓一個女生這麼傷心?」
他很難過。
「為什麼你要這樣?」她繼續叫。
現在,他真的很難過了。
「為什麼啊?你說啊?」她繼續叫。
他覺得,他的眼淚也已經在眼眶裡打轉……。
這時候,她仍然不停。
她仍然打算一次把話說清楚──
「你都放棄我了。你不再跟我好了,你說你不再信任我了,既然這樣……。」她說。
這時候。
她舉起了那一張代表愛的小卡片。
唰。
唰。
唰!
撕成了好幾半。
「今年的生日,我也不要了!」她大哭。
這時候,他終於回過頭。
陡然看到,剛剛那一張代表愛的小卡片,已經瞬間變成滿地的紙屑,他,再也按捺不住。
他終於放聲大哭!
「媽媽,」他哭著說:「以後,我會記得給你好好的寫一張生日卡片,好嗎?」
他媽媽仍舊氣呼呼,不理他。
他繼續哭著說:「我一定不再寫給爸爸,我只寫給媽媽,媽媽最棒了!」
這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有點可愛,有點諷刺,它說明了「眼淚」這個東西──
無論是男人的眼淚,或是女人的眼淚,若是為了「另一半」而流,通常另一半可能要負一些責任,可能是沒有好好照顧對方。
但,如果,當眼淚,是為了「孩子」而流呢?
它竟然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虧欠感」。
讓孩子覺得:我欠了我的媽媽(或爸爸)。
尤其,如同故事敘述的,長期的對孩子流眼淚,說你對我不好,你讓我失望,你不照顧我,甚至說你對其他人比我還要好………長期下來,讓孩子誤認是自己的原因,讓自己的媽媽(或爸爸)長時間如此的傷心;這種眼淚,影響了孩子心靈的發展,而你完全看不出來。
而且,它不會結束。
一直到孩子大了,仍然脫離不了母親(或父親)的眼淚。好像自己一輩子欠著她/他似的。
如果有了小孩,不要讓小孩覺得自己有虧欠──不要再妄想,從無辜的小孩身上,找回自己心理缺少的那一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