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動市場益發火熱,通膨更出現普遍上升信號,而且全球經濟復甦也正在加速。即將上任的聯準會(Fed)主席鮑威爾應該沒有任何壓力,而即將卸任的主席葉倫所規劃的漸進式升息路徑則益發顯得謹小慎微。換言之Fed主席交接之際,美國貨幣政策也到了改弦更張的時候。
鮑威爾接班的此刻,全球股市持續上漲,原料商品價格上漲正拉抬新興市場景氣;國際貨幣基金(IMF)也上修2018年全球成長預估,主因歐洲及巴西景氣回升。美國減稅政策更火上澆油,可望進一步刺激消費支出,並為升火待發的企業投資打氣。
然而Fed所規劃的政策正常化時機顯然過於自縛手腳。目前市場預期今年將升息3碼,時機分別落在3、6、9或12月召開的三次會議上。Fed內部正針對究竟該維持或加速升息爭議不休,這是鮑威爾很快就須面對的大事。
巴克萊銀行執行長史塔利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時表示,「目前經濟情勢一片大好,但貨幣政策似乎仍停留在衰退時代的廢墟中」。
出席世界經濟論壇的銀行家們更擔心資產泡沫,及一旦泡沫破滅時將會如何;不像Fed官員一昧顧慮通膨上升太慢,而只敢牛步化般調整政策。
瑞士銀行董事長、德國聯邦銀行前總裁韋伯在論壇上指出,「泡沫正在營造中。目前各國央行在考慮貨幣政策時,必須更加聚焦於泡沫對市場可能造成的衝擊,而非只看通膨」。
鮑威爾有機會重新聚焦於此。目前金融市場都賭鮑爾在貨幣政策上將「葉規鮑隨」 ,維持葉倫「我急什麼?」的作法。Fed官員維持審慎,當然有充分的理由,因為官員目前並不確定政策利率將從何處開始咬噬經濟成長;如果緊縮太快,可能會使景氣復甦窒息。
經濟學者表示,Fed必須改變的,就是暗示在當前經濟情勢亮麗之際,可能會做出比市場預期更快的因應措施。邁倫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者、Fed前顧問萊因哈特表示,「問題就在於:Fed的反應是否夠敏捷」。
Fed官員以往很少能夠順利地警告市場,表示他們將轉向更積極的作法。2013年「退場風暴」留下的陰影迄未消除,使Fed不敢輕舉妄動。但漸進式作法也有風險,包括市場波動太小,並使企業與家庭在支出及舉債時,會基於過度樂觀的假設。2004-06年升息期間,便曾犯過這樣的錯誤。
葉倫主政期間Fed雖共升息5碼,但目前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的金融情勢指數仍位於1990年代初期以來最寬鬆的水準,顯示升息迄未展現出緊縮的效果。
鮑威爾至少有三種方式,可以暗示金融情勢的敏感性已經轉變。第一,Fed一年召開8次決策會議,現在的作法是每隔一次主席才會召開記者會。鮑威爾就任後可以每次會後都開,向外界說明他的想法。瑞銀證券首席美國經濟學者卡本特表示,未來一年開8次記者會的機率相當高。
第二,現在的會後聲明過度依賴Fed的基本預測,只表示「經濟情勢的演進將驗證聯邦基金利率漸進式上升應屬合理」;但並未說明官員們對其他可能結果提出的看法,及現在政策可能會如何轉變,未來可以在這方面多所發揮。
第三種可能的溝通轉變方式 ,包括提到經濟展望可能面臨那些重大風險,及Fed將如何因應。鮑威爾負有使Fed更制度化、更透明化的使命,這也是國會希望見到的。鮑威爾可以朝這個方向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