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常常聽到有人感嘆「太糾結」。究竟為著什麼呢? 為生活、為情感、為事業、為過去、為未來……
我們也都知道,放下即解脫,卻不知如何能放下。其實,即使還做不到真正的放下,起碼暫時放一放,轉移一下注意力,讓心輕鬆地放飛一會兒,也許你再回頭看,先前的糾結也就釋然了。
人最怕的就是不能活在當下,總落入放不下的執迷。佛說: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有一個終日哀愁不懂歡笑的人,就先叫他張三吧。張三從不覺得快樂。周遭的人笑得越大聲,他就越覺得格格不入,更加哀愁和痛苦。終於,有人介紹他到深山找智慧老人,去探詢不讓自己哀愁的方法。
這天,張三辛辛苦苦上了山,一見到智慧老人,開口就問:「我怎麼做才能不讓自己哀愁呢?」
老人一聽,二話不說,伸手就打了他一巴掌。
張三心想:「老人家耳朵重聽,或者會錯我的意思了。」他又提高音量大聲地再問一次。
這回,老人唰唰唰地連續打了他三個耳光。
年輕人生氣地要拉智慧老人上警局。
這時,老人才緩緩地說:「你看,這下你不是不哀愁了嗎?」
張三想了想,然後,笑了。
於是,謝過老人,紅腫著臉頰的張三擺脫哀愁,帶著微笑下山去了。
佛教所說的不要落入執迷,是要我們學會「放下」,這意思是教我們對於人、事、物可以「預備」,可以「關心」,但千萬莫要落入無謂的擔心及憂慮,即便是行善,也是這個道理。
在《百喻經》,佛說了個故事:
從前有個人要在一個月以後宴客,宴客時需要大量的牛奶,所以主人覺得應該要事先預備起來,到時若客人一多,也不會有供應不足的窘境。
他心裡又想,如果把牛奶從牛身上取出來,就必須有很大的木桶存放,而且把牛奶放在木桶裡日子久了也容易壞,不如就先吩咐這個月都先不擠牛奶,把牛奶存放在牛肚裡,等到宴客那天再一次取出,那真是既省事,又可喝到新鮮的牛奶。
這人越想越覺得,這法子真是再好也沒有了。因此,他就交代把家裡所養的幾頭乳牛和正在吃奶的小牛們分開,並且停止每天擠奶的固定作業。
一個月過去,宴客的日子到了,這人就吩咐把乳牛牽來,要家僕們擠牛奶,讓賓客們嚐嚐新鮮的牛奶,可是不論怎樣用力,就是一滴牛奶也擠不出來,這人當場被客人們笑話了一頓。
《百喻經》裡這故事說的是,想做善事的人,若不立即去做,總是想等到錢多時再來救濟窮困的人,那也是錯誤的,莊子說,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生活不是緬懷過去,不在擔憂未來,就是得活在當下,就是應該把握此時此刻,及時行事。這也如《妙法蓮華經》說: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世界上的真理只有一個,絕無第二個,若有第二個,那就不叫作真理了。
這輩子我們在為生活、為情感、為事業、為過去、為未來……感到糾結,感到忙忙碌碌的沿途,都只是上下站,不是終站。
★原因存在於外,智慧存在於內
再煩,也別忘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語氣;再苦,也別忘記堅持;再累,也要愛惜自己。低調做人,你會一次比一次穩健;高調做事,你會一次比一次優秀。成功的時候不要忘記艱難的過去;失敗的時候不要忘記還有希望的未來。有望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無望得到的一定不要介意。生命該在乎的,是你為了這一世多麼努力,而不是輕言放棄。
這需要我們經常靜坐,整理,覺知。
活著,就是不斷地面對不確定的人、事、物。不確定就是無常,人因無常而焦慮、煩躁、不安、擔憂、難過、憤怒……任由這些負面情緒總盤據心頭就是無明。近年來流行的正面思考、吸引力法則,常讓人錯以為我們只要將這些負面情緒推拒在門外,不看、不聽、不感覺,就可以獲得解脫,但實際上,這麼做只是在延宕和逃避生命中該學習面對的問題而已。延宕和逃避只會讓同樣的問題,以不同的面貌一而再地重複發生。
事出必有因,我們必須正視負面情緒,正視導致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面對它,並想辦法解決它。負面情緒是心靈在告訴你,有事不對勁,有路走錯了,有人可能要錯過了⋯⋯種種需要你靜下心來觀照、覺知的提示。
當負面情緒出現時,請先花五分鐘的時間好好深呼吸,讓情緒緩和下來,再進行下一步的省思。感到害怕時,是因為沒有準備好,還是擔心會有悲劇發生?感到難過時,是因為你失去了什麼?還是覺得被什麼傷害了?感到生氣時,是因為別人踩到自己隱藏但未曾痊癒的痛處嗎?感到挫折時,想一想是不是下次可以有更好的做事方法?感到失望時,想一想你的目標是否不切實際?是不是該調整方向?或者只是因緣尚未具足,需要多點耐心?感到懊悔時,是因為明明應該努力爭取的卻隨意地放手了嗎?要如何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電影《神鬼奇航:鬼盜船魔咒》雖是娛樂片,但當中有句台詞說「悲觀者抱怨風向,樂觀者靜待風變,領導者調帆整舵。」這是值得學習的。
而臨床心理學上則有應用「ABCDE原則」將負面思考轉為正面的建議。有負面思考傾向的人,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Adversity)時,會感到無助,進而設定出自己無法改變現況的負面信仰(Belief),並認為所有事情,到最後結果都是壞的(Consequence)。這時,我們只要學著反駁(Disputation),推翻剛才的負面想法,然後再激勵(Energizing)自己,相信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可以扭轉事情的發展方向。這就像神經生物學講大腦中的神經酬償迴路──建立看待事物的歡喜角度,就能在腦袋裡形成一個迴路,增加愉悅感,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
唐代的慧宗禪師十分喜歡蘭花。有一次,他要外出弘法講經,便吩咐弟子們好好看護寺裡的蘭花。沒想到,夜裡突然有暴風雨來襲,把蘭花吹得東倒西歪,花瓣掉滿地。
眾弟子惴惴不安地等待慧宗禪師回來,準備受罰,但慧宗禪師知道原委後,卻只是泰然自若地說:「當初,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佛陀在《大生義經》裡提到,感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三種受都會隨著人、物、境、心而不斷變化,是無常的,因此,我們要以「無」的心情看待「受」的生起、持續與消失,不要過度執著和在意。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裡要我們只要觀照生命的真相,明白一切法如夢幻泡影,時時檢視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放下無明妄想,就能持有清淨的正念。
~以上資料摘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活出美好人生》加措仁波切◎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