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創刊16周年,舉辦「2017年新經濟、新投資策略論壇」,力邀財經重量級專家學者借箸代籌,更有四大分析師預測投資風向,在現今金融市場混沌不明的環境下,為投資大眾指點迷津。
在黑天鵝不斷的二○一六年,投資人飽受各種金融危機驚擾,全球資金氾濫,台灣出口外銷連十六黑,經濟大環境不振,從國際間的英國脫歐,到台灣最近發生的兆豐銀遭美國裁罰案,今年以來,金融市場黑天鵝不斷,兩岸政治紛擾增添經濟變數,投資人在金融市場內憂外患夾擊下,舉棋難定。
有鑑於此,《理財周刊》在歡慶十六周年的同時,特別舉辦「2017年新經濟、新投資策略論壇」,邀請到產官學研各界重量級人士擔任貴賓,解析國內外最新的金融情勢及新觀點,要為在金融市場中迷航的投資朋友找到新方向。
《理財周刊》慶祝十六周年 新經濟投資論壇嘉賓雲集
這次於國立台灣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辦的大型講座,邀請到的來賓可說是冠蓋雲集,從在財經界、法律擁有舉足輕重地位,並擔任立法院財委會召委的徐國勇委員,台灣最高金融監理機關金管會副主任委員黃天牧,在學界及研究界頗負盛名的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在業界擁有豐富實務經驗的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以及對於「Fintech金融科技」有深入了解的臺灣金融科技公司董事長王可言等人,針對現今的經濟情勢闡述精闢觀點,幫助民眾掌握未來的投資策略。
活動當天現場座無虛席,更有住在花蓮的讀者不遠千里而來,而論壇內容也沒有令熱情參與的民眾失望,除了各界重量級來賓使出渾身解數,精闢剖析,令投資朋友收穫滿滿之外,更開放現場直接提問。整場活動就在爆滿的觀眾及重量級來賓力挺下,圓滿落幕。
《理財周刊》一本初衷 開創致富康莊大道
《理財周刊》今年邁入第十六個年頭,自二○○○年創刊以來,一直秉持著帶給讀者第一手最完整的財經資訊的使命,在薪水凍漲的年代,為社會大眾開創一條投資理財致富的道路,如同《理財周刊》開宗明義的理念「致富關鍵,就在理財」一樣,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希望在二○一六年也是《理財周刊》十六周年的同時,幫助讀者在經濟情勢空前險峻、波濤洶湧的金融市場中找到前進的方向,掌握精準的投資策略。
《理財周刊》社長洪寶山:開創理財幸福島
理財周刊》自二○○○年創刊以來,歷經九一一、SARS,以及全球金融海嘯等國內外重大事件,每當大事件發生危及投資人的資產時,理周的團隊永遠站在第一線,提供投資大眾正確的訊息與方向,十六年來,不論股市漲跌、景氣循環,《理財周刊》一直堅守崗位,希望把最精闢的分析論述分享給所有投資朋友,這就是理周的核心價值。
「理財」是一門所有人都必須學習的課題,不論是什麼樣的理想、願望,終究需要財富來完成。
《理財周刊》十六年來秉持著打造台灣成為「全民理財幸福島」的願景,不斷宣揚「理財」正確觀念,在薪資凍漲、年金破產,民眾只能擁有小確幸的年代,投資理財更為重要,在現今的台灣還有許多人對於投資理財相當陌生,對於「理財」一知半解,《理財周刊》將努力不懈的宣揚「理財」的資訊以及觀念,期盼《理財周刊》能成為金融市場汪洋中的燈塔,持續為投資大眾在迷航中指引出光明道路。
理財、理善、理健康 廣泛宣揚理念領導潮流
在現今數位網路化的時代,《理財周刊》也順應潮流在傳統紙本雜誌之外,更推出電子雜誌、行動資訊APP、廣播以及理周TV等各式各樣的平台以及載具,希望透過各種管道開啟與投資大眾的交流,持續不斷創新,走在時代尖端。
除此之外,更在內容上推陳出新,透過「大數據」的方式對各項產業進行精闢的分析,並廣邀各界專家對時事提出解讀與看法,另外,還有房市專題報導等單元,提供讀者最新的海內外房地產消息。
理周集團一路走來秉持著「理財、理善、理健康」的核心理念,希望理周的讀者在累積財富的同時,也能兼顧到身體及心靈的成長。
《理財周刊》在起伏動盪間走過十六個年頭,雖然出版事業在網路數位時代崛起後,經營越來越困難,《理財周刊》仍會堅持宣揚「理財、理善、理健康」的理念,以苦行僧、傳教士的精神持續努力下去,並傳播投資理財的價值,希望全民能夠在《理財周刊》的帶領下,「穩定獲利、輕鬆理財」,在瞬息萬變的經濟情勢中找到致勝的投資策略。
金管會副主委黃天牧:金融監理變革 與時俱進
Fintech金融科技時代來臨,金融監理機構的角色更加複雜吃重,金融體系肩負支應實體產業的重任,金管會提出「三力四挺」專案,希望由金融挺產業,由產業發展國民經濟。
對於近來一銀盜領案所凸顯的金融資安等問題,金管會已針對ATM安全性進行強化,未來進行金融檢查時也會特別加強金融資安,明年將成立金融資安分享中心,降低風險。
金管會將順應國際情勢,推動金融科技在台灣扎根,創造業者與社會大眾雙贏局面,希望台灣金融體系隨著金融科技的腳步成長茁壯,更具國際競爭力。
在公司治理及獨立董事部分,根據金管會提出的公司治理藍圖計畫,將從形塑公司治理文化、強化董事會效能,以及強化資訊揭露、法規落實等五個面向著手,特別希望透過自律、法典化落實獨立董事功能,並在上市上櫃公司全面推動獨立董事制度,獨立董事制度歷經十年推展已有相當成效,其責任部分也將持續強化,健全獨立董事制度。(詹櫂駿整理)
中經院長吳中書:經濟漸出谷底 審慎樂觀
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各國紛紛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及刺激的財政政策,導致現今國際金融市場負利率現象,雖然各國不斷以各種手段刺激經濟,國際金融情勢仍處於相當溫吞緩慢復甦的態勢,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在國際經濟呈現疲軟的情況下,台灣景氣要好轉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台灣正面臨內有房地產市場降溫,外有陸客來台緊縮的夾擊,短期內台灣經濟難以復甦,在中國方面仍然施行「去庫存、去槓桿」的狀態下,也難以樂觀。
以國際經濟情勢來看,反倒是東南亞國家的發展值得期待,在去年「低基期」的效應下,今年台灣經濟在連續三季負成長後可望轉正,預估將有超過1%的成長率,在製造業連續六個月的擴張下,相信已經逐步邁出低谷,今年預計將會有1%至2%的成長,對台灣經濟可以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預計整體經濟將會緩慢復甦。(詹櫂駿整理)
立法委員徐國勇:資本市場強化競爭力
現階段台灣經濟發展處於停滯狀態,民眾普遍期望新人新氣象,期待新政府能帶領台灣走向更美好的未來。但該如何做呢?我有三大期許:
一、期許台灣的資本市場更具國際競爭力:首先要檢討我國個人資本市場稅負,就股市來說,採兩稅合一,股利總額要併入綜合所得課稅,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將長照保險費及補充健保費放在交易費用負擔上,影響投資人進出意願。反觀香港、新加坡都免稅。
二、期許台灣能有永續的年金制度:檢視我國退撫基金的投資績效,並與美國大盤S&P500指數進行比對,發現本國退撫基金不但平均收益率較低,連資訊比率都偏低。
三、期許台灣金融產業更進步且國際化:期望政府要有更專業的金融監督,分級管理金融機構,且能大膽鬆綁與開放,讓金融業者有更多進步與發展的空間。(顏瓊真整理)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多元基金操作 開展新局
台灣基金的總規模日益擴大,至今為止已經有超過六兆台幣的規模,由於基金是金融商品中相對穩健的投資工具,過去台灣投資人總習慣投資股票,但投資大眾不了解的是,「基金」的投資回報也相當驚人,依數據來看,國內投信基金經理人有將近八成的操作績效打敗大盤,在現今國際金融情勢動盪不安的情況下,將資金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人打理,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此外,投資人可以透過多元的基金做資產配置,以獲得穩定的報酬率,目前正夯的ETF商品提供投資人「槓桿型」及「反向型」的基金操作選項,拜主管機關領先國際市場開放ETF商品所賜,台灣ETF商品十分發達,投資人可以多多參考。期盼主管機關金管會能夠推動發展「Fintech金融科技」,讓台灣的交易制度做到「T+0」,台灣可以成為領先亞洲的金融市場。(詹櫂駿整理)
群益期貨總經理李文柱:期權交易 力抗黑天鵝
今年國內主管機關非常英明,推出許多ETF商品,可望突破六十檔,商品涵蓋範圍不只國內,還有許多國外的ETF,讓市場越來越國際化,且正向兩倍或反向的都有。同時期交所也很聰明,現貨商品出現後也隨之發行期貨。這些商品推出後,投資人的交易策略越趨多元,不只標的增加,作多放空都可以,還可以進行套利、申贖和價差交易。
另外,以期貨及選擇權的交易策略來說,當有些事件發生時,如美國FOMC會議討論升降息、英國脫歐等,若結果公布,當下相關商品的波動是很大的,如9月2日美國非農就業指數公布時,數據表現不好,升息機率降低,黃金期貨就大漲,投資人可以利用重大事件公布前,先做雙邊買進,等待受影響的商品出現大幅波動,賺取價差。
在全球黑天鵝紛飛之下,事件不斷,行情要往上還是往下沒有人知道,因此,如果有好的交易策略和多元投資,比較容易從中得利。(陳政錄整理)
臺灣金融科技公司董事長王可言:金融科技 創新產業結構
所謂「危機就是轉機」,因為兩個字拆開來,就是「危機=危險+機會」。
金融業已面臨產業結構轉型的關鍵時刻,金融科技產業帶來不少投資契機。
「金融」,是指價值鏈解體重整、便捷服務、非金字塔頂端顧客的新機會;而「科技」,則是行動+物聯網、雲端+社群+大數據平台、分析、區塊鏈+資安。
金融科技為什麼重要呢?因為全球有2.5兆成年人無法取得金融服務;全球開發中國家未被滿足的中小企業融資缺口超過2.3兆美元。而運用金融科技,可以提供更有效率、更方便、更經濟實惠、更好的用戶體驗。
但金融科技業要符合全球產業趨勢,就要有「解決在地問題、優秀使用者體驗」、「擁有取得關鍵資訊與資料分析能力」、「具備產品服務創新與永續性」、「貢獻金融科技與金融機構合作互動,共創共贏」及「積極參與金融科技價值鏈;具體貢獻生態圈價值」。(顏瓊真整理)
華信投顧分析師李永年:吃外資豆腐 賺萬點行情
520前,我率先喊出股市上「九二共識(9200點)」,之後喊「九五至尊(9500點)」,接著再喊「萬點行情不是夢」。很多人都很訝異為什麼我敢如此喊?
其實我是「就線論線」,比如1991至1993年,台股平均震幅2800點,1994至1996年2395點,1997至1999年3305點。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2009至2011年平均震幅2864點,2012至2014年1240點,2015年2811點。
我取第一至三年、第四至六年及第七至九年的界限,主要是想點出倒三角形收斂後,噴出行情即將來臨;因此抓台股1990年大崩盤後第八年,與金融海嘯過後第八年(2016)的行情為何?若以第七年震幅2811點,從最低點的7627+[(3159/3467)x2811]=10188,因而大膽喊出「萬點不是夢」。
看今年外資大買4040億元,且手法很像過去主力「吸籌碼、洗浮額,隨便拉、隨便殺」的拉抬手法。因此當外資已吸飽籌碼,而散戶多退場觀望,沒有浮額可洗下,就差何時拉盤,未來挑股當然以外資概念股為主。 (顏瓊真整理)
倫元投顧分析師楊天迪:航太及車電前景吸睛
九千多點高檔,建議投資人可從「不受景氣循環影響」以及「具高技術門檻」的類股去挑股。
就航太業來說,因國防工業是政府五大發展政策之一,其中,「國機國造」更是國防產業重點,目前由國內航太產業龍頭漢翔主導,準備打國際盃;根據漢翔預估,台灣航太產值將由2015年的915億元,大增至2020年的2千億元。
但航太業的特質是技術層次高、認證時間長、進入門檻高,且上下游關係密切,廠商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加上目前正處於航空業十年大換機潮的效益開始發酵,可以注意漢翔(2634)、寶一(8222)、長亨(4546)、榮剛(5009)、晟田(4541)及中興電(1513)。
傳統汽車進階為智慧汽車,車聯網、自駕車、電動車及汽車安全等將會是未來潮流,且在4G LTE帶動下,車聯網服務營收規模也將大幅成長,2013至2018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25%。個股則可注意:同致(3552)、為升(2231)、劍麟(2228)、啟��(6285)、和大(1536)及貿聯-KY(3665)。(顏瓊真整理)
統一證券副總經理潘俊賢:小錢入市 權證煉金術
巴菲特說過,「在別人恐慌時貪婪」,但實際情況大多都是,在別人恐慌時,我們也跟著恐慌。權證是一個很好的商品,讓我們在別人恐慌的時候,可以比較不恐慌,甚至還有能力賺錢。
權證具有高槓桿、低成本的特點,讓投資人買賣時的壓力不會那麼大。以英國脫歐時台積電的例子來看,6月24日買一張股票也要15萬9千元,價錢高令投資人難以下手,心理壓力也大;但權證只要買18張,花9千元進場,在7月1日時兩者均獲利約7千元,等於用最低的成本,就可以參與一張股票的漲跌,達到相同的效果,即使賠錢,也不像直接買股票的成本來得大。
因此危機發生時,就靠權證,小錢入市。今年市場黑天鵝環伺,諸如年底前美國聯準會還要開三次會議、10月份的義大利公投、美國總統大選、歐元區的銀行問題、兩岸關係等等,投資人可以多了解權證這個商品,化危機為轉機。(陳政錄整理)
群益期貨協理林昌興:放眼國際 期貨有藍天
台股高檔震盪,指數在9000到9200點之間來回,行情並不好做,我們的思維應該跨出台灣,從國際性的期貨及相關衍生商品找機會。以前大家都想找飆股,但現在面臨全球化的市場,可以說全世界都是明牌,端看如何找到好的商品和對的策略。
從標的來看,海外商品期貨如礦產、能源、農產品等,其實更有趨勢和波動,像今年黃金高低點相差超過20%,相關的ETF、期貨和選擇權都可以操作。以策略來看,像中國股市處於低點、道瓊指數在高點,與其賭單邊的大多空,不如同時買進低基期、放空高基期,買A50、放空道瓊,作為投資組合,或做各商品間的來回價差及套利,風險相對小,但一樣有機會賺錢。
在市場上要獲利,往往是看誰的策略和想法正確,只做單邊比較像賭博,善用策略才是投資,其中風險承受度較低的建議選擇ETF,較高的可以操作期貨和選擇權,找到自己的一片天。(陳政錄整理)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837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歡迎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用對好工具,賺錢很容易《專業財經DVD函授教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