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6日 星期四

自用住宅房貸補貼每戶3萬 挨批大撒幣、治標不治本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客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2/17 第554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自用住宅房貸補貼每戶3萬 挨批大撒幣、治標不治本
記者鄭□、何醒邦/台北報導聯合報

拍板藝文振興案、學貸補助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內政部提出的「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草案,針對僅有一筆自用性質購置住宅貸款、名下持有房屋一戶以內,前年家戶所得合計一百廿萬元內、原始核貸金額台北市八百五十萬元以下、其他縣市七百萬元以下者,一次撥付三萬元。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天聽取內政部報告「落實居住正義政策精進方案」,除了自用住宅貸款,也擴大租金補貼、提高社宅總量。同時拍板文化部藝文振興方案、教育部就學貸款補助。針對媒體多次詢問預算總金額,政院卻只一再強調仍在計算。

在野黨批評,大選前一年端出政策,有大撒幣、政策買票嫌疑;針對住宅政策,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指出,實現居住正義若只靠公帑補貼,治標不治本。

針對有房貸自住中低薪族

陳建仁指出,為因應三年疫情及升息壓力,對中產家庭帶來衝擊,政府將運用疫後特別條例帶來自用住宅房貸支持方案,在一定條件下提供每戶一次性三萬元支持,預估可減輕五十五萬戶房貸族負擔。

內政部指出,將以今年二月廿八日為資格基準日,採定額補貼,以申請核定後一次撥付方式,撥付金額每戶為三萬元,這是以全國平均房貸餘額四百九十五萬元、去年央行累積升息百分之零點六二五估算而得。在受惠戶方面,台北市約占四萬戶,其他縣市約有五十一萬戶。

內政部長林右昌表示,相關政策有家戶所得及房屋總價限制,重點在針對有房貸的中低薪族群,且必須是自用住宅,因此排除出租房子的房東,且不適用高房價購屋民眾,也不會鼓勵未來要買房的人;家戶所得定為一百廿萬元以下,基本上是取平衡。

擴大租金補貼 18歲以上適用

在租金補貼五大作為,包括隨到隨辦;舊戶直接延續補貼,不用重新申請;新申請戶的租約免附上房東身分證字號;放寬房屋適用範圍,會以房屋稅和地政資料勾稽,無資料者可以切結方式處理;擴大到十八歲以上租屋族皆適用。

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一月,全國直接興建社宅戶數已突破七點一萬戶,未來將持續盤點國公有低度利用房地,與各部會機關整合利用國有土地,以取得社宅用地,預估明年底,中央與地方新興建社宅總量可累計達成十二點三萬戶目標。

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說,各地區薪資所得、房價、消費水平不同,不該用同一把尺衡量;在雙北買房,貸款金額不到千萬元,顯然是經濟條件較富裕的族群,若核貸總額在八五○萬及七百萬元以下才能領補助,顯然有失公平,房貸支持方案僅是錦上添花。

張金鶚說,面對租屋黑市與高房價,政府應在「住得起與租得起」的政策上好好下功夫,在非常有限的公地及補貼資源下,先加強落實社會住宅,才符合公平與效率。

 
財經專題
房價動輒千萬 房貸補貼入袋難
記者趙容萱、王駿杰、何醒邦/連線聯合報

政府釋出房貸補貼,但許多房貸族卻有看得到、吃不到之感。

十年前在新北市買房的李先生說,近十年在與台北市一橋之隔的新北市三重、新莊、永和□新店、板橋等地區,買間兩房、廿幾坪的新大樓,至少要一千萬元起跳,且室內實際坪數才十六坪,對首購族來說,會盡量貸款到八成,等於從八百萬元起跳,政府訂出核貸總額七百萬元才有房貸補助,顯然只有住郊區、舊大樓者,才能受惠;但住市區的生活也很辛苦,不見得比較輕鬆。

不過,反觀黃先生在疫情前、房市景氣低迷時,於新北市林口買了一戶總價九百多萬元、三房的中古大樓,僅貸款六百多萬元,現在不僅房價上漲至一千二百多萬元,還是單身的他,年收入未超過一二○萬元,就符合房貸補貼的申請條件。

台中市林姓女子說,官員可能久居台北,不知道台中市區的房價直追新北,以她家為例,因有五口人,前年買大樓建案三房格局,加上停車位約五十坪,平均一坪超過卅萬元,總價一千五百多萬,房貸八成,超過一千二百多萬元,不在房貸補貼標準內;一家五口家戶所得合計也超過一二○萬元,不符標準。

林女認為,若以政府的房貸門檻推估,台中市可能只能買二房、不加停車位,或者在偏遠的「大安區」買房才有可能符合資格,但重點是家戶不太可能這樣買房;她大嘆「這種標準太難了」,恐怕只有單身族才符合資格,一家子的家庭很難受惠。

台中市李姓上班族說,他和妻子年薪合計逾一二○萬元,前年在南區買大樓建案小二房房子,包含停車位,房價就超過一千二百萬元,相關標準都超過政府的門檻;但夫妻的工作受疫情影響,很需要政府補貼,現在卻無法申請。他認為,民眾的居住權不應有差別對待、區域歧視,房貸補貼門檻應全國統一。

 
房貸補貼有利「單身、小宅」 雙北看得到吃不到
記者何醒邦、朱曼寧/台北報導聯合報

內政部提出「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草案,家戶所得一二○萬元以下,且原始核貸金額台北市八五○萬元以下,其他縣市七百萬元以內的民眾才得以申請,提供三萬元補貼,約為最近一年的利息金額。專家表示,預期單身族、小宅與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區域可望受惠,但是多數雙北房貸族則看得到、吃不到。

以核定貸款金額推算,台北市房屋總價要在一二○○萬元以內,其他縣市房屋總價要在一千萬元以內,才有資格申請。信義房屋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落在這個總價帶的物件,多是兩房以下,且因個人所得易比雙薪家庭低,單身族需要空間也較小,較符合補助條件;而上有老、下有小、俗稱「三明治」族群,就不太容易。

台灣房屋執行長張旭嵐說,依據聯徵中心去年前三季資料,年收入一二○萬元以下的房貸族,以台北市的購屋壓力最大,背負的貸款達一三三○萬元,新北市符合年收入者,也背了九○一萬元房貸,因此大多數房貸族「看得到、吃不到」;而台中市的七四三萬元則稍微超過標準一些,真正符合「房貸和年收雙門檻」的,大概只有桃園、台南和高雄的房貸族。

但她說,因官方強調受惠對象僅限於「既有貸款戶」,新貸戶並沒有補貼,所以該政策對市場買氣的影響有限。

大家房屋總監郎美囡表示,台北市比較有機會的物件,約是每坪六十萬元、坪數廿坪左右的住宅,像是屋齡廿年以上的華廈或老公寓,而文山、萬華及北投區是北市較低價的區域,整體而言,北部地區較難符合政府所設的條件。

至於北市以外地區,核貸金額七百萬元(總價約一千萬元)天花板,反應在不同縣市就有差異,例如新北每坪均價約四字頭,總價千萬元約可購廿五坪住宅,如五股、泰山、林口等區域房價在三至四字頭。台中市、新竹市均價約三字頭,若希望坪數更大,可往價格稍低的烏日、太平、大雅等區域。至於桃園、高雄、台南均價約二字頭,高雄及台南還有許多區域均價在廿五萬元以下,能符合總價限制的選擇更多。

 
國際財經要聞
巴菲特戰友讚台積「地表最強半導體公司」
編譯葉亭均、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股神」巴菲特執掌的波克夏上季大砍台積電ADR持股86.2%,僅買進一季後就罕見「短進短出」,引起市場熱議,波克夏並未透露出脫台積電ADR的原因,但巴菲特的「老戰友」、波克夏副董事長孟格(Charlie Munger)仍盛讚台積電(2330)是「地表最強半導體公司」。

孟格也淡化台灣遭入侵的風險,理由是台灣「不再是小菜一碟」。

波克夏日前申報的資料顯示,上季持有的台積電ADR部位為829萬股,持股價值剩下6億1,770萬美元,比去年第3季首度買進並持有的6,010萬股減少86.2%。波克夏在台積電ADR持有者的排名也由第一退到25位。

現年99歲的孟格15日在Daily Journal公司的年會花了二個多小時回答提問,但並未波克夏上季拋售台積電ADR持股的原因,僅提到台積電是「地表最強半導體公司」。

孟格長期以來一直看好大陸,在提到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即將屆滿一年的俄烏戰爭時,他淡化了大陸可能入侵台灣的疑慮。孟格說:「大陸領導人是個非常聰明、務實的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因為它看起來像小菜一碟(cakewalk)。我認為台灣不再像是小菜一碟。」

孟格說,這有助於投資人在大陸的前景,因為「比起在美國,你可以在中國大陸以更便宜的估值購買更好、更強大的公司。」他說,在比亞迪不斷漲價的同時,特斯拉卻在降價,使比亞迪「在中國大陸超前特斯拉這麼多,這是近乎荒謬的」。

Daily Journal是洛杉磯報紙出版商和法院軟體供應商,孟格曾擔任該公司董座長達45年,目前仍是董事。他也從1997年擔任好市多董事至今。孟格從1978年來擔任波克夏副董事長至今。

孟格也不忘重提他對好市多(Costco)喜愛之深,「我愛好市多的一切,可說完全著迷,我不曾賣過一張股票」。孟格去年在Daily Journal股東年會也說:「但願美國所有東西都能像好市多一樣運作得這麼好。那真是全民之福。」

波克夏已於2020年出清好市多持股,但孟格個人仍保留持股。2022年11月為止,孟格直接持有約18.7萬股,按目前市值約9,500萬美元。就個人持股來說,他持有的股票僅次於好市多執行長傑利尼克(Craig Jelinek)的19.6萬股。

 
全球車用晶片四強 啟動大擴產
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英飛凌、瑞薩、德州儀器(TI)、Rapidus等車用晶片廠均啟動蓋新晶圓廠計畫,業界估四家業者擴產投入的金額上看250億美元(約新台幣7,500億元),恐削減既有對台積電(2330)、聯電等晶圓代工廠委外代工訂單,也讓全台最大車用微控制器廠新唐承壓。

全球車用晶片市場中,英飛凌為業界龍頭,瑞薩、德儀分居第三、四位,這三家廠商是同時設計晶片並擁有自家晶圓廠的整合元件廠(IDM),並有類比IC、微控制器等產品,過往多委由台積電、聯電等晶圓代工廠生產。

近年車用晶片大廠為了縮短交期,直接向晶圓代工廠接洽合作,特別是下世代車用IC設計更複雜也需要更高階或特殊的半導體製程支援。隨著這些IDM廠大舉興建自有產能,勢必削減委外代工訂單,牽動晶圓雙雄接單。

台積電先前因應車用晶片荒,也增加相關產能支應。隨著半導體庫存調整與大廠產能逐步開出,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先前已在法說會預告,今年車用半導體需求仍會持續增加,但短缺的狀況應該很快就會舒緩。

全球車用晶片供應有80%以上掌握在國際IDM大廠手中,IDM廠擴大產能後,有助日後車用晶片供應更順暢,讓車廠擺脫缺晶片的陰霾,但也讓華新麗華集團旗下車用微控制器廠新唐承壓,且新唐也有不少非車用產品與國際IDM廠重疊,日後也將面臨競爭。

主要車用晶片廠當中,龍頭德商英飛凌16日宣布,在德勒斯登的新廠建設案已獲德國經濟部批准,可提早在歐盟執委會完成相關審查前就開始動工。這座新廠將耗資50億歐元(53.5億美元),是英飛凌歷來最大單一投資案。

德儀也宣布,計劃投資110億美元在該公司猶他州理海市(Lehi)現有晶圓廠旁興建第二座12吋廠。新建工程可望2023年下半年開始,最快2026年投產。德儀已開始加強自行生產,與許多IC公司愈來愈依賴委外代工形成鮮明對比。瑞薩為降低未來對車廠和其他重要客戶的供應鏈中斷風險,考慮擴大日本以外地區的晶片產能。執行長柴田英利16日接受彭博電視專訪表示:「擁有許多選項總是比較好,不只是在日本,而是各個地區。」

日本政府資助的晶片製造商Rapidus同日則表示,考慮在北海道設工廠。Rapidus是由豐田、Sony集團等八家日本大企業共同設立的,計劃2027年量產2奈米晶片,並規劃在3月底前決定設址地點。

 
美PPI增幅 八個月新高
編譯陳律安、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比勁揚0.7%,為去年6月以來最大月升幅,也高於市場預期的0.4%,顯示通膨根深柢固、不太可能快速降溫,將使Fed繼續升息以控制物價。美股早盤開低,美債殖利率上揚。

美國勞工部16日公布,與去年12月相比,今年1月PPI指數上升0.7%,與去年同月相比則上升6%,年比增幅小於12月的6.5%,但仍比聯準會(Fed)的通膨目標高兩倍。核心PPI的月比則躍升0.6%,寫十個月來最大漲幅,核心指數的年升幅則由前一個月的4.7%降至4.5%。

另外,同日公布的上周首度申請失業金人數繼續下滑,也反映出就業市場同樣火熱依舊;截至2月11日的當周,初領失業金人數比前一周減少1,000人,至19.4萬人,比市場預期20萬人少。

紐約三大指數16日全面開低,道瓊跌300點,跌幅約1%,標普500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超過1%;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升至3.84%,是去年12月30日來最高。

美國金融市場投資人數月來一直相信聯準會今年內會降息,但近來多項經濟數據明顯偏強,顯示通膨壓力持久不墜後,已不得不打退堂鼓。14日公布的元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也顯示通膨下降速度比預期緩慢;15日公布元月零售銷售更比前月激增3%,也遠高於預估。景順美國部門全球市場策略長胡波指出,「本周的數據使市場不得不面對現實」。

2月初時,利率期貨市場仍預測今年內Fed至少將降息2碼,但本周市場預期降息1碼與完全不降息的機率,已是「五五波」。

 
美富豪出走速度 前所未見
編譯王巧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去年擁有至少100萬美元財富的高淨值人士淨流入人數大幅下滑,反映美國對百萬富豪的吸引力逐漸流失。

倫敦移民顧問公司恆理(Henley & Partners)的最新報告指出,與新冠疫情前的水準相比,2022年美國高淨值人士的淨流入數驟減80%以上,部分原因是美國富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移居國外」。

此外,恆理北美負責人卡迪里也說,美國投資移民計畫過往主要吸引俄羅斯人、中國人、阿拉伯人及開發中國家居民,因為這些國家的護照不好用,免簽入境的國家有限,但疫情期間情況丕變,如今大多數客戶都來自發達國家。他表示,由於百萬富翁來去自由,高淨值人士的遷移狀況可視為經濟或社會健康狀況的晴雨表,也是一國未來趨勢的警訊。

恆理截至去年的數據顯示,美國2014年高淨值人士淨流數稱冠全球,但去年摔至第六名,落後阿聯、澳洲、新加坡、加拿大和瑞士。

財富研究機構New World Wealth研究主管阿馬爾指出,還是有人會來美國,但離開美國的人數激增,其中不少是50至60多歲民眾,原因包括擔心稅收或安全問題。

 
要聞
出口不妙、匯率來補?這數字揭露我出口競爭力贏韓國
記者陳美君、李秉豪/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國際清算銀行(BIS)今(16)日公布最新統計,1月新台幣實質匯率指數連六降至98.2,低於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韓元的98.42,近兩年來的匯率指數「死亡交叉」一舉翻轉成「黃金交叉」 ,顯示台灣出口報價競爭力已超前韓國。

回顧今日匯市走勢,美元指數回檔,吸引熱錢小幅流入,激勵國內股匯雙雙上漲;在台股大漲帶動下,新台幣匯率終場小升2.8分,收在30.28元,總成交量為15.35億美元。

BIS資料顯示,1月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跌至98.2,連六月下滑,並為2020年3月以來、近三年新低。相較於每況愈下的新台幣實質匯率指數,韓元1月實質匯率指數上漲至98.42,連三升,並為近一年半新高。

新台幣匯率指數下滑、韓元則是持續走揚,進而導致新台幣實質匯率指數向下穿破韓元指數,從原先的出口競爭力「死亡交叉」,逆轉成「黃金交叉」。

銀行主管指出,韓國一直是台灣出口貿易的主要競爭對手;當韓元貶值、新台幣相對升值時,我國廠商於國際市場的市占□將受到擠壓,□□我出口產業;反之,當韓元升值、新台幣相對貶值時,韓國於國際市場的市占□相對變化較大,我國廠商將因而受惠,對我出口為正面影響。

央行指出,所謂名目有效匯率指數是指:新台幣對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匯率指數的加權平均數,該指數下滑,表示新台幣對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貶值。

相較於名目有效匯率指數,實質有效匯率指數進一步納入物價變動因素,指數下跌,表示台灣出口報價競爭力增強,原因包括新台幣相對其他貿易對手國貨幣貶值,以及本國物價相對下跌。

資深匯銀主管指出,台灣出口已「連五黑」,今(2023)年經濟成長堪虞,此時若新台幣匯率再過度強勢,對出口將造成二次傷害;今天出爐的匯率指數顯示,純粹以匯率因素而言,台灣出口報價競爭力已贏過韓國。

 
投資型保單禁令 7月1日上路
記者廖珮君、齊瑞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昨(16)日宣布,投資型保單將有四大變革,包括禁止連結槓桿型及反向型基金、投資標的不得為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新興市場基金等,預計7月1日上路。

市場認為,新制上路後恐會壓抑投資型保單買氣,年年配息、投資滿周年就有加值給付、高收益等恐都會受到衝擊。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7月新制上路後,現行市面上銷售的投資型保單,若不符合四項新規範,保險公司就必須要改版後再重新對外銷售。

金管會昨預告三大草案,包括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類全委帳戶投資標的應注意事項及投資型保單資訊揭露應遵循事項,有四大新制,預計7月1日上路。

一、壽險業委託投信業代操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投資池配置非投資等級債基金比例限10%,加計新興市場債基金限20%。此舉可大幅降低保戶投資在非投資等級債券的比重,避免增加保戶投資風險。

二、對一般自選投資標的的保戶,禁止再提供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及新興市場債基金、及國內反向和槓桿型基金,這四大基金做投資標的。

三、類全委保單的撥回率低於單位淨值八成時,一毛都不准配,也就是說,當帳戶單位淨值低於8元,保戶將無息可領。

金管會也明訂撥回方式限以「現金撥回」,但若是保戶領到現金再投資時,可不視為因增加單位數的單位撥回。

四、若投資型保單有提供加值給付(增加保價金),保戶得繳滿五年保費後,才能領加值給付。

蔡火炎說,加值給付設計是鼓勵保戶續繳、維持保單,但金管會卻發現有業者在保戶繳第一期保費時就給加值給付(以保費的一定比例),等於是變相折減保費作業務競爭,非金管會樂見,因此限制保費繳滿五年才能領。

金管會官員坦言,多年來投資型保單爭議不斷,尤其是當市況轉差、保單帳戶價值大縮水時,消費糾紛就會增加。

 
金控配息 金管會著眼660萬小股東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2023年1月初,金管會已與金控明確表達,想拿資本公積配息者得事先向金管會溝通,並需符合各項財務條件才准放行;但卻在昨(16)日意外宣布回歸各金控董事會討論通過即可,猶如是一大政策紅利。

大家都在問,政策逆轉關鍵是甚麼?據透露,最大關鍵是,金管會考慮全台超過660萬金控股小股東的權益,尤其是存股族信心和市場穩定。

事實上,2019年當時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就曾對外表態,希望金融業減少發放現金股息、多發股票股利,以厚實資本、強化風險承擔能力,此話一出,引爆股民不滿,金管會電話被打爆;2023年金管會又想限縮股息,壓力可想而知。

據了解,金管會一直想要對金控以法定和資本公積配息擬定規範,從2019年就開始討論,但2019年金融市場波動大,隨後又歷經三年疫情,2022年更有壽險淨值危機,准許配發股息與否,與金融股東、金融股股價、市場信心牽動甚深,只能讓金管會一延再延。

好不容易,2022年下半年壽險淨值危機解除、股債市回穩,該案又重回金管會業務會報的「討論桌上」,2023年初整個案子幾乎要拍板。

但在農曆十天長假後又開始鬆動,關鍵是金管會仍憂心股民信心,尤其是年後金融股指數上下震盪,一旦有半數金控股發不出股息,擔心重擊投資信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就坦言,配息涉及社會大眾權益,需要審慎考量。

一家金控業者也說,事實上,2022年受股債評價減損發不出股息,但2023年股債市回穩,幾乎可以回沖,換言之,去年這項配不出息的利空因素今年會消除大半,且若提供足夠股息,有助穩定市場和投資人信心。

另一家業者也說,讓金控配息並不影響金控穩定經營,若不讓金控配息,反會讓投資人大賣金融股,影響市場穩定。

 
星展將躍台灣最大外銀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星展(台灣)今年起將向前躍進十年。星展集團總裁高博德睽違五年,昨(16)日親自訪台,市場解讀為了即將與花旗(台灣)消金業務完婚的合併案而來台,並與現任台灣總經理林鑫川、4月將接棒台灣總經理的黃思翰,共同宣示對台灣市場承諾,最快第3季完成與花旗整併,屆時在台財管資產增3.5倍,將助星展(台灣)未來十年進步非凡。

面對未來在台投資,黃思翰指出,星展已經包括砸重金投資升級系統,預計第2季將推出許多新產品,目標希望將平台升級到與花旗並駕齊驅,最快第3季完成與花旗消金合併進度。合併完成後,「(星展台灣)信用卡及無擔保信用貸款將成長4.3倍、財富管理資產規模成長3.5倍、活期存款金額成長4.7倍,躍升為台灣最大外商銀行」,此併購案同時幫助星展在台灣投資與開發客戶加快十年。

星展專注經營新加坡、香港、台灣、中國、印度及印尼六大市場,2022年星展集團全年淨利成長20%,達81.9億星元(約新台幣1,859.1億元),股東權益報酬率報酬率為15%,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強勁的財務表現,也讓星展五年來的年化股東權益報酬率達18%,在全球前50大銀行中名列第一。

高博德強調,今年在台重頭戲是將完成與花旗在台消金業務合併,這項併購案,星展集團額外支付220.7億元溢價。星展成為近幾年外銀接力出走潮中,逆向砸錢耕耘台灣的少數外銀。

高博德指出,看好台灣科技業在全球半導體、手機等領域中,扮演心臟般重要角色,評估此併購案對星展具有極大吸引力,將可擴展成台灣第一大外銀,同時展現對台灣經濟重大承諾宣示。

 
投資型保單4禁令 7月上路
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聯合報

金管會祭出最新投資型保單四大禁令,包含禁止連結槓桿型及反向型ETF,投資標的不得為非投資等級債基金、新興市場債基金等,預計七月上路。市面保單若不符合新規,保險公司須改版再銷售,新禁令將影響今年投資型保單賣相。

金管會保險局昨天公布四項新規範,第一是投資型保單不管連結的是國內外的ETF,都禁止連結槓桿型及反向型;第二,投資型保單連結的投資標的,不得投資於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類全委投資型保單投資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合計投資比率不得超過兩成。第三,投資型保單若要提供加值給付,應於保單年度滿五年以上;第四,限制類全委投資型保單的全委帳戶單位淨值,若低於帳戶成立當日單位淨值百分之八十,不得提供資產撥回,且僅能以「現金撥回」方式設計商品。

 
海鼎風電 法商道達爾入股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日本捷熱能源(JERA)日前傳將出售持股44%的海鼎離岸風電計畫股權,經濟部能源局日前透露為法商接手股權。海鼎離岸風電大股東科理歐永續能源(Corio Generation)昨(16)日宣布,與法國道達爾能源(Total Energies)簽署合作夥伴協議,但科理歐仍是計畫風場最大股東及領導開發商。

JERA過去到現在共在台灣投資三座風場,分別為海洋風電、海能風電及海鼎離岸風電計畫。海洋風電總裝置容量為128MW(百萬瓦),已於2019年完工,JERA持股32.5%;海能風電裝置容量376MW,JERA持股49%,已於2月初全數完工。

《日經新聞》報導,JERA考量建置成本及台海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將出售持有44%的海鼎離岸風電計畫股權,被解讀為將退出台灣市場。

JERA發布聲明回應,重申對於台灣現行專案的堅定承諾,持續為台灣能源轉型做出貢獻,但聲明針對出售股份,其餘投資風場處理均無回應。

科理歐表示,此項合作案是在能源局2022年12月下旬公布海鼎離岸風電計畫中的海鼎二風場,在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首期選商中獲配600MW的併網容量後,已向能源局報備。

海鼎離岸風電計畫場址位於彰化外海,由海鼎一、二、三等三個風場組成,早在2018年即通過環評審查,且通過環評審查容量高達2GW(10億瓦)。海鼎離岸風電計畫的開發將為台灣能源轉型做出貢獻,合作夥伴未來也將依照風場持股比例進行注資。

道達爾能源可再生能源資深副總裁Vincent Stoquart表示,此次合作不僅代表對支持台灣能源轉型邁出新的一步,也展現道達爾能源有意讓全球可再生能源專案組合從2022年的17GW,增加至2025年的35GW決心。

 
電信台台併 進入關鍵一周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台併成不成?台灣大將於下周五(24日)董事會決議,外界認為,雙方可能各退一步,應不容易破局。

不過,台灣大(3045)認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附加條件窒礙難行。台灣之星則認為5G用戶滲透率冠業界,EBIDTA明顯成長。雙方大股東對於價值減損認定仍有差距,富邦集團蔡明忠、頂新集團魏應州兩大富豪高手過招,進入關鍵最後一周。

特別的是,去年台台併及遠亞併送進公平會審核,公平會以需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做出頻譜部分決議為由,先退件。

而NCC今年1月18日以附加條件通過台台併及遠亞併合併案後,附加條件要求繳回超額頻譜,遠傳尊重決議且認為合併綜效遠大於繳回頻譜成本。遠傳與亞太電信也盡速補件送交公平會持續審議中。台灣大與台灣之星則仍未重新送件,也讓業界高度關注台台併後續走向。

台灣大及台灣之星雙方合併合約已在去年12月30日到期,合約雖到期,合約精神仍可友好協議,但雙方董事會均為決議下一步規劃。台灣大董事認為,附加條件造成沉重負擔外,頻譜附款於法無據、窒礙難行、有損雙方用戶及股東權益。

市場更盛傳,台灣大評估,因為NCC附加條件,台灣之星價格減損200億元,希望合併價格再砍100億元,但台灣之星則認為,繳回頻譜成本僅20億元,雙方對價格減損認知差距甚大。

資深業界人士認為,殺價100億元是有點過分,但兩大富豪過招,一言一語都讓人覺得撲朔迷離,更對比兩大合併案,更可看出企業家與生意人的差別。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這個案子我們一直是被動,畢竟加速科技事業成長,對我們更為重要。客觀來說,550億買一家缺乏經濟規模的小業者,不如投資在新創與科技事業上,更為實在。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則表示,雖然市場競爭激烈營運艱難,但台灣之星5G用戶滲透率為五家業者中最高,財務狀況持續轉佳,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獲利)持續成長,從2021年的10億元成長至2022年24億元,現金流持續正流入,且虧損也逐步縮小。

 
苦!薪水被通膨吃掉 逾五成上班族靠接案為自己加薪
記者葉卉軒/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萬物皆漲的時代,只有薪水沒漲,再加上通膨居高不下,除了靠省錢因應物價上漲,更多上班族選擇利用正職工作外的時間接案,透過專長為自己加薪。外包發案平台「Tasker出任務」今(16)日發布數據顯示,超過五成會員為「擁有正職工作」的上班族,而考慮接案的主因為「正職的薪水不足以抵付每月所需開銷」,因此利用閒暇時間接案以增加收入;另有三成則因有轉職計畫,選擇透過接案為自己累積經驗與作品集。

Tasker出任務品牌公關陸皓婷表示,根據站台內部資料顯示,同時擁有二項以上技能的人才最受企業青睞,大多數企業傾向將案件外包給這類「整合型」人才。

除上班族及全職接案工作者,Tasker出任務會員中也有許多待業人士或在學學生,陸皓婷表示,成為全職接案者,除靠自我專長賺取更高薪資,也能有更多時間規畫自己的生活,對於正在考慮年後轉職的職場人士,轉職為自由接案工作者也是值得推薦的選項。

 
再生醫療兩法 政院拍板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會昨(16)日通過《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二草案,兼顧產業管理、產業扶植、維護病人權益等三亮點,將送立法院審議,未來「再生兩法」三讀後,將是產業利多。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未來法規完備對產業發展將有極大助益,以製劑而言,有藥證三家、臨床試驗中有123個製劑、參加廠商35家,未來將有更多企業投入市場。

此外對病人及家屬而言,再生醫療相關治療,包含組織工程、細胞治療、基因治療、複合式治療,這些技術跟製劑跟適應症愈來愈多,品質跟效用可以提升的話,加上醫療院所業者有多元參與管道,將嘉惠更多病人。

衛福部指出,再生醫療法草案共計35條,明定醫療機構執行再生醫療的範疇與醫師資格;醫療機構應向病人充分說明且取得其同意;規範執行機構及細胞保存庫,應對組織、細胞提供者進行合適性判定,並定有提供者資格限制及同意權行使相關規定。

草案也明定,醫療機構執行再生醫療前,應進行人體試驗;此外,為鼓勵國內業者投入再生醫療研究發展,可給予獎勵或補助,為修法一大亮點。

同時為確保再生醫療品質與安全,並維護民眾及病人權益,規範組織細胞提供者招募廣告與再生醫療廣告、執行結果報告、主動通報機制及救濟措施等事項。

至於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全文共23條,重點包括製造或輸入再生醫療製劑,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查驗登記並經許可,許可證有效期間五年;再生醫療製劑製造或輸入業者應執行人體組織、細胞提供者合適性判定、取得人體組織、細胞提供者書面同意及應告知事項。

衛福部表示,為加強上市後再生醫療製劑的品質與安全,草案中也規範應執行安全監視與建立供應來源及流向資料。同時明定再生醫療製劑藥害適用的救濟規定、相關罰則。

至於,原先規畫設立再生醫療基金,最終版本刪除,據悉,刪除原因為經濟部所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重複給補助,因此暫緩再生醫療基金設立。

針對再生醫療「三法」變「兩法」,王必勝說,經過多次討論、研析後,決定以既有產業法規來管理,避免疊床架屋;不再另訂再生醫療發展條例,以經濟部通過的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產業創新條例作為法規支持系統。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