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7日 星期日

Apple Watch 將具檢疫功能


2021農曆春節期間原則上電子報暫停出刊,不便之處,敬請見諒。下列電子報將在春節期間持續熱力放送。 【慈濟月刊電子報】提供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是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資糧!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2/08 第479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Apple Watch 將具檢疫功能
鴻海用軟體定義電動車新思維 擘劃電動車藍圖
聯電成熟製程策略 4指標達陣
聯電解盤市況…晶圓代工 產能缺到明年
iPhone高階機出貨 小摩上調
筆電拉貨暢旺 新普、順達元月營收改寫近年新高

編輯小語
Apple Watch 將具檢疫功能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蘋果先前示警,旗下穿戴裝置因基期較高,成長幅度恐不如以望,不過,長期來看,蘋果逐步擴大Apple Watch醫療功能,藉此擴張使用族群,最新研究就指出,Apple Watch將搭上目前最熱門的防疫功能,用戶有機會透過穿戴裝置檢測是否罹患新冠肺炎。

隨著Apple Watch用途日漸擴大,法人看好其在醫療保健、電子支付應用增加下,有利長期銷量提升,有助鴻海(2317)、仁寶等相關供應鏈出貨量。

外電報導,紐約西奈山(Mount Sinai)醫院研究指出,Apple Watch、Garmin手表等穿戴式裝置,有機會在新冠肺炎症狀出現前,提前預測一個人是否染疫,甚至能做到檢測病毒。

研究顯示,透過Apple Watch 分析心率變異性的數值,也就是一個人心跳間的時間變化,其中細微的改變可能可以用來判別用戶是否有染上新冠病毒的依據,而且在病人發病前七天就能檢測出來。

蘋果並未對外證實Apple Watch有該項功能,且目前西奈山醫院的發現僅於學術研究階段;由於醫療產業對安全性的高度重視,往往需要多年實驗認證,故短期間檢測功能實際應用到產品端可能性較低。

不過,這也代表近年Apple Watch重心轉往醫療領域逐步展現成效,目前Apple Watch可讓用戶偵測跌倒及心房顫動等不利健康情況。

 
鴻海用軟體定義電動車新思維 擘劃電動車藍圖
台北7日電/中央社
鴻海集團跨大步進軍電動車領域,攸關轉型成敗。鴻海和裕隆結盟取得造車經驗,再以軟體定義電動車新思維,透過逾500家全球廠商的MIH聯盟及逾40年資通訊經驗當助力,希望能切進Apple Car生態系。

成立於1974年的鴻海精密從電腦設備連結器起家,再擴及零部件、精密模具到手機組裝,透過併購壯大`集團領域,成為全球最大的EMS(電子專業製造服務)廠商。鴻海自1991年掛牌上市後,市值已從新台幣36億元躍升至1.6兆元,整個「鴻海艦隊」集團市值更一度突破6兆元規模。

鴻海集團擴張至今,已從過去的代工組裝、精密模具,朝向人工智慧(AI)、電動車、生技醫療等領域布局。鴻海2020年股東會營業報告書中,正式將「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3大產業列為新的營運項目,加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3項新技術領域,確立「三加三」作為重要的發展策略。

事實上,鴻海在宣布跨入電動車產業之前,早已接觸汽車電子領域,除了透過集團企業和中國汽車業者合作,集團內包括群創、乙盛、新普、正達等企業也陸續打入電動車產業鏈;去年與裕隆強強聯手後,才為鴻海汽車夢的布局補上了最後一塊拼圖。

鴻海攻電動車 郭台銘指出大方向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年1月21日出席台灣模具公會30週年慶活動時,對著台下的會員們呼籲「台灣產業需要再升級」,而「車輛是實體經濟」,他認為「未來半導體、電池、模具和零組件加工,在車用領域將扮演關鍵角色」。

他侃侃而談地指出,「電動車對汽車產業的設計、製造、組裝和產業生態鏈,將會有很大的改變,商業模式也會改變」,彷彿這個觀念早已深深刻印在他腦海中,他強調「鴻海集團在電動車領域不能缺席」。

事實上,郭台銘在2019年7月將董事長一職交棒給劉揚偉後,鴻海集團就已開始積極布局轉型升級工程。其中,電動車是劉揚偉推動鴻海轉型升級成敗的指標產業之一。

布局電動車 鴻海以資通訊當助力

在集團轉型大方向戰略確定下,鴻海在電動車發展上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決定「從軟體出發,走開放平台」的概念。

去年10月16日鴻海科技日,劉揚偉正式公布MIH電動車軟硬體開放平台和關鍵零配件,透過提供電動車底盤、以及整合電機、控制器、齒輪箱、車載充電器、電源轉換器、高壓配線盒等功能的關鍵零組件模組,讓車商可以透過MIH整套解決方案縮短開發流程、有效降低成本,目標要讓MIH平台成為電動車界的安卓(Android)系統。

MIH平台的開放特性,很快地吸引全球廠商的目光,至今年2月6日止,鴻海MIH電動車聯盟已吸引全球635家廠商參與,其中包括亞馬遜網路服務AWS(AmazonWeb Services)、微軟(Microsoft)、聯發科(MediaTek)、高通(Qualcomm)、德州儀器(TI)、意法半導體(ST)、羅姆(ROHM)、寧德時代等。

鴻海集團強調,在電動車領域不做品牌,透過MIH平台開放規格,提供廠商選擇造車的條件和技術內容。MIH平台未來鎖定支援多種個人化模式的自動駕駛、車輛管理及自動計程車等應用,也積極投入智慧車領域。

對於鴻海布局電動車領域,劉揚偉目標明確地指出,「2025年到2030年是台灣電動車黃金起飛關鍵期,電動車更是鴻海集團未來毛利率從7%提升到10%的關鍵。」

談到鴻海布局電動車的優勢及劣勢,劉揚偉說,「資通訊即是強項」。他分析,目前競逐電動車市場有傳統整車車廠、網際網路廠商及資通訊業者三股勢力,「傳統造車業最懂車,不過供應鏈相對封閉;網際網路廠商將電動車視為軟體平台,硬體製造能力相對弱。」

劉揚偉說,電動車整合軟體和硬體,「硬體需要開模,我們有垂直整合供應鏈的管理實力,以及過去40年累積深厚工程能力和人才」;但他也不諱言,「我們唯一的弱勢是不太懂車子,這個弱點可以透過平台解決造車的問題」,讓資通訊人才透過MIH平台發揮供應鏈和軟硬體實力。

至於台灣發展電動車的機會,鴻海與裕隆合資的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直言,「電動車發展與資通訊產業有親近性,台灣發展電動車有優勢」,因為台灣有資通訊產業的基礎,電動車注重資通訊技術及使用者體驗,「電動車也代表軟體定義車用的趨勢」。

鴻海的電動車思維 軟體定義開放生態

為強化MIH軟硬體平台整合,鴻海更挖角中國新創電動車蔚來聯合創始人之一鄭顯聰加入團隊,專責MIH聯盟規劃,並掌管硬體部門兼平台規格定義。

面對產業改變,鄭顯聰認為,在專利IP共享原則下,「如何去跟別的國家市場做連結,會是MIH聯盟的重要課題」;MIH聯盟要以開放的方式,連結世界各國在地化發展,在不同文化交流下,求同存異,建立具效益的解決方案。

專責MIH軟體平台的鴻海技術長魏國章在1月19日天下經濟論壇後指出,目前汽車產業多數仍從硬體定義觀點出發,架構相對複雜、管理難度高,系統相對封閉、參與難度高;現在電動車廠商的平台,多數也是封閉式的設計生態。

魏國章預期,「未來電動車是軟體定義的開放生態」。他指出,MIH是軟體定義的開放平台,強調軟體硬體分離、開發週期縮短、開放的生態,集合眾人的智慧,「就像智慧型手機的Android系統」。

魏國章認為鴻海推動的MIH聯盟,可以「跳脫傳統思維框架,從使用者經驗的觀點來看汽車設計。」他預期,MIH聯盟可為汽車產業帶來文化衝擊,而「這樣的衝擊是好事,衝擊帶來改變才能帶來創新」。

在汽車電子領域累積深厚經驗的鴻華先進總經理李秉彥,也以智慧型手機生態變遷為例指出,以往智慧型手機平台相對封閉,在Android開放平台問世後,「當群體力量進來,大大改變了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市場樣貌,這樣的趨勢也將在汽車產業發生。」

鴻海看台灣發展電動車 半導體資通訊有優勢

郭台銘對MIH電動車平台聯盟發展充滿期待、也深具信心,他在台灣模具工業同業公會30週年慶活動中,向會員們擘畫藍圖,更以創會理事長的身分,力邀會員廠商加入MIH聯盟。

郭台銘霸氣地說,「在電動車帶動下,模具會做不完」、「這會是大利多」,未來不僅半導體、電池、零組件加工、機械或5G網路,包括模具工業也將會在電動車領域大展身手。

不過郭台銘認為,「台灣電動車若要整機外銷,有點困難」,現在台灣不可能像以前的日本和歐洲企業,大量把汽車產品外銷美國市場;將來電動車設計開發可能在台灣,可以有自己的平台,發揮如半導體等屬於自己的強項。

而電動車若要發展,郭台銘點出先決條件「要靠近市場」,因為「市場決定產品的未來」,他指出「全球三大汽車市場就在美國、中國大陸和歐盟」。

郭台銘並以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Musk)的決策為例,特斯拉不僅在美國和中國上海設廠,在歐洲廠區也積極興建中,讓組裝代工廠區就近市場。

鴻海組MIH聯盟 劍指Apple Car

隨著MIH聯盟成形,外界進一步揣測鴻海集團參與蘋果Apple Car的研發進程。儘管有分析師認為AppleCar的推出時程、供應商和規格、以及蘋果在電動車和自駕車市場的競爭力均充滿不確定性;但劉揚偉對MIH平台與Apple Car合作表示歡迎的態度,已讓外界充滿想像空間。

郭台銘對於媒體問到Apple Car,態度則非常謹慎,不願透露任何口風。不過已有外資預期,鴻海集團有機會在Apple Car的車身底盤、零配件和次系統這3大項目,扮演關鍵角色。

面對韓國車廠現代、起亞積極爭取與Apple Car合作,郭台銘並不擔心,因為MIH聯盟已經成形,他認為「鴻海不會單打獨鬥」;但郭台銘也點出「電池很重要」,台灣在電池領域還有成長的空間,這也將是鴻海集團未來布局電動車關鍵零配件的重點項目。

 
聯電成熟製程策略 4指標達陣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聯合報
聯電與台積電被封為晶圓雙雄,但聯電三年多前決定棄先進製程專注成熟製程,內部曾掀起激烈論戰,後來形成共識全力往成熟製程拚戰,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目前看來這項決策正確,包括毛利率、全球市占率、投資報酬率(ROI)及股東權益投資報酬率(ROE)等四項指標,均符合每年度設定目標,甚至超標。

聯電二○一七年除了採用共同總經理制,更宣示不再投資十二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被業界視為大膽的決定,當時引起軒然大波,但隨著轉型有成,王石強調,聯電專注在成熟製程的策略不會調整,他並對聯電啟動這項五年計畫成果甚為滿意。

王石表示,聯電三年多前決定棄先進製程專注成熟製程,關鍵原因是從十奈米以下製程投資金額昂貴,在聯電與台積電營收已拉開頗大差距下,如果雙方的研發金額都維持相同比率,假設都拿百分之八作研發預算,台積電有三十幾億美元,聯電只有四億美元,若聯電也把資金投注在先進製程,他坦言,挑戰度太高了,也不是所謂的「聰明投資」。

反觀聯電把相近百分之八的資金,用來投注在十奈米以上的成熟製程,發揮的效益其實和台積電是相近的。

他舉台積電目前全球市占率雖高達百分之五十六,但扣除鰭式場效電晶(FinFET),全球市占率為百分之卅二,反觀聯電雖也完成十四奈米FinFET開發,產出卻幾乎是零,但全球市占率也達百分之十八,因而與台積電在成熟製程的比較,聯電絕對是晶片廠分散代工風險的首選。

王石強調,此次聯電產能供不應求,不單單只是疫情的推動,還包括在研發組合上的調整以及技術上的領先。他指出,聯電專注成熟製程的方向不會改變,四十奈米和十二奈米製程也是一定會做,同時二十八奈米目前雖然以百分之十三的市占,穩坐全球第一,但仍持續朝擴大市占率的目標邁進。

 
聯電解盤市況…晶圓代工 產能缺到明年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聯電(2303)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疫情導致筆電等宅經濟需求大好,並使得4G轉換至5G的腳步加快,相關行動裝置對IC用量大增,加上車用市場回溫,這些動能推升14奈米以上晶圓代工成熟製程供不應求,正式進入「賣方市場」,產能至少一路缺到明年。(延伸閱讀:晶圓代工 爆競標搶產能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調查,聯電去年第4季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約6.9%,排名第三,居台積電、三星之後。王石的談話,也讓聯電成為全球前三大晶圓代工廠中,第一家表態「晶圓代工成熟製程產能一路缺到明年」的業者。

王石在2017年6月出任聯電共同總經理,他就任三年半來,首度接受媒體專訪。他指出,14奈米以上晶圓代工成熟製程仍廣泛用在筆電、電腦周邊、汽車電子等應用,商機龐大,尤其以28奈米成長性最大。

他以研究單位提出的數據佐證指出,全球14奈米以上晶圓代工成熟製程需求,2020年至2025年複合年均成長率預估為6.6%,但相關產能目前都僅靠廠商生產線去瓶頸、優化良率等方式增加,估計每年僅成長1%,換算每年產能缺口高達5個百分點,明顯失衡,正式進入賣方市場。

他分析,新建14奈米以上成熟製程產能須面臨機台取得花費高、建廠需要時間等問題,尤其隨著各廠商良率精進、折舊陸續攤提完畢,目前報價較問世初期修正至少五成,現在除非能以低於當年建廠成本五成的價格蓋新廠,或新產能量產初期報價比現在同業行情高一倍,才有利可圖。

他強調,目前缺產能「不是周期性的問題,可能是結構上的問題。」現階段蓋廠、買新設備不會比當年便宜,且新產能報價也不可能比同業行情高一倍,因此「蓋新廠是很不划算的選擇」,廠商多半興趣缺缺。

 
iPhone高階機出貨 小摩上調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高階大尺寸iPhone 12熱銷,摩根大通最新報告上調今年上半年iPhone 12 Pro及Pro Max出貨量,總計增加1,300萬支,並下修買氣疲弱的iPhone 12與iPhone 12 mini出貨預估,同時預測mini將從第2季起停產,恐成蘋果歷來「最短命」的iPhone。(延伸閱讀:iPhone 13傳鏡頭電池升級 高階iPhone 12出貨看增

隨著大尺寸與小尺寸iPhone銷售不同調,代工廠後市兩樣情,iPhone 12 mini主力代工廠和碩恐因mini停產而失色。摩根大通認為,不論今年上半年或全年iPhone出貨都會優於去年同期,有利利基型蘋概股。

摩根大通點名的利基型供應鏈,兩家台廠入列,一是包辦所有晶片代工的台積電,另一個是高階機種組裝廠鴻海(2317)。低階機種部分,預期和碩衝擊大,但因和碩開始搶攻電動車,摩根大通仍給予「加碼」評等。

摩根大通剛結束新一輪蘋概股訪談調查,對蘋果機種安排提出三大預測,包括:上半年高階iPhone 12持續熱銷,幅度高出市場預期;iPhone 12 mini買氣太差,恐成最短命的iPhone;及蘋果可能不在上半年推出新款SE,明年上半年才更新,但受去年疫情拉低基期,今年上半年出貨還是成長。

摩根大通科技產業分析師楊維倫指出,供應鏈反應高階iPhone 12拉貨動能持續強勁,熱度看好到農曆年後,與此同時,iPhone 12、iPhone 12 mini買氣依舊不振,高低階機種的差距進一步拉大。為此摩根大通團隊在去年數度調整兩類機種出貨後,近期又做調整。

據該券商預測,今年上半年iPhone 12 Pro及Pro Max出貨將較其原先預測各增加200萬及1,100萬支,合計增加1,300萬支,分別達到2,000萬支及2,400萬支。

 
筆電拉貨暢旺 新普、順達元月營收改寫近年新高
記者謝艾莉/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電池模組廠元月營收表現亮眼,除了龍頭新普(6121)元月營收來到歷史同期新高紀錄外,順達(3211)元月營收也為近六年同期新高。

順達元月單月營收為17.06億元,較上月僅小幅下滑2.22%,較去年同期則大增1.41倍,創6年同期新高。新普1月營收78.65億元,月減19.4%,但年增64.3%,1月為歷史同期新高。新普指出,因去年同期遇年假,工作日較少。

順達也搶先公布109年財報,全年稅後盈餘10.35億元,年成長25.15%,每股純益為7.02元,EPS為近八年新高。

順達主要產品為NB及平板電腦電池組,約佔公司營收逾90%,由於IT產業競爭激烈,近幾年公司亦努力往非IT產品佈局,包括動能電池的電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儲能相關的伺服器不斷電系統、BBU等,以及居家儲能系統等。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引爆遠距生活及宅經濟需求,NB出貨旺到爆,帶動順達去年業績強勁成長,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為52.82億元,營業淨利為3.77億元,稅後盈餘為2.22億元,單季每股純益為1.51元,略低於前一季的1.86元;累計109年合併營收為193.48億元,年成長8.82%,營業淨利為13.43億元、年增高達五成,稅後盈餘為10.35億元,年成長25.15%,每股純益為7.02元。

去年非IT產品佔順達營收比重不到兩位數,順達目標三年非IT產品占比能達到15%至20%。由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未止,遠距生活及宅經濟需求延續,順達今年上半年營運可望優於去年同期。

 
五條好漢撐起台股一片天
在台積電帶路下,台股一路奔馳,元月十五日台積電寫下六二五元天價,加權指數也創下一六○四一.五九的歷史新高。其實台股的大漲,集中在權值股四檔個股,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聯電,今年鴻海加速前進,從去年底迄今,台股加權指數上漲三六一五點,但這五檔個股貢獻了二七○九點。

譚敦慈:把無常當如常 該做的趕快做
每每談起丈夫,譚敦慈總是充滿感謝。丈夫的離世,讓譚敦慈深切體悟到「無常就是如常,把能做的盡量做好,剩下的,只有接受它。」每個人都只有一個人生,所以要好好過這個人生,認真過好每一天。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