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No.493 粗糙的處理像毒藥,餵養了吞噬人一生的焦慮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1/19第53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台】 粗糙的處理像毒藥,餵養了吞噬人一生的焦慮
【新書搶先報】 《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
《有毒的話語:親密關係裡的話語控制》
【搶鮮報】
【馬路消息】 我們要徵文


資深兒少心理師王意中,成長過程中一直帶著一個祕密,既說不出口、也不知能向誰說……直到成了「大人」,他總算有勇氣告訴好友,看似有了出口,然而那件事引爆的連鎖「焦慮」反應,卻成了他花大半生療癒的創傷。
在《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一書中,王意中心理師以自身沉痛經歷,以及他接觸過的許許多多孩子案例,提醒我們:無論是啃指甲、拔頭髮等明顯行為,或其他看似有點怪、但不那麼明顯的表現,都可能是孩子受困於「焦慮」情緒的警訊。身為更有能力與經驗的大人,我們必須也應該更細膩、體貼地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想他可能怎麼了。
焦慮是種需要帶孩子學習處理的情緒。焦慮的表現不但是不該被懲罰、責罵的錯誤,反而是孩子的求救訊號:「幫幫我!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焦慮是一種需要帶孩子學習處理的情緒,但若遇到有毒的話語,則是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察覺,並加以拒絕、遠離的。什麼是有毒的話語?當對方對你說的話,一再一再地讓你覺得內疚、委屈、疲憊,甚至讓你罹患憂鬱症時,那麼,你就需要回頭檢視對方。有毒的話語是一種狡辯,也是一種洗腦,更是一種精神暴力。  

Top
.




購書去


焦慮,需要被懲罰嗎? 


焦慮無法完全消失,但學會辨識、彈性思考、適切表達,大人跟孩子都一定能與焦慮和平共處。  


老愛啃指甲、考試流手汗、上學肚子痛、上臺就口吃、分離焦慮、社群憂慮、別人被罵他卻哭、分組就想逃、不斷洗手的強迫行為…
●市面少見,專門解決兒童、青少年焦慮的臨床心理專書。
焦慮是警訊,提醒我們: 孩子內心在受苦,無法解決,需要我們更細膩去觀察、去瞭解、去協助。 孩子不說,不表示沒事。
●焦慮未好好處理,將成為跟著孩子一生的噩夢!
「我警告你,如果你偷書被我抓到,你就完蛋了!」 書店老闆隨口一聲警告,卻在男孩心裡烙印上巨大汙點,引發害怕犯錯的無盡壓力。從此,他寫字一定要用尺才覺得工整,而寫錯字、數字有錯……任何小瑕疪都會立刻喚出創痛,爆發焦慮。 但是無論再痛,他從未對大人說。
那個小男孩,就是王意中心理師。他決定成為兒少心理師,正是因為傷痕累累地走過,更能體會:

作者簡介: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四百萬! 著有《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為博客來親子教養類年度暢銷書。 其他著作包括《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Top


去→

【2021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入圍】
很多人都隱瞞了婚姻關係裡的苦痛、暴力,或幻滅。那是說不出口的精神暴力。

十個故事,宛如殘酷鏡像── 你關上家門想遮掩的皆無從躲藏。
明明不是鬼故事,卻令你脊背冷寒,只因他人關起門來的故事,你總能發現似曾相識。   


當另一半利用話語控制,讓你受騙、委屈、自責、內疚、疲憊,甚至罹患憂鬱症時,你,卻往往說不出口……

•「你陪我的時間太少了,也太少關心我,我才會出軌。」→讓對方內疚
•「為了你、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我付出那麼多,你還來責怪我?」→讓對方覺得虧欠
•「你們知道吧?我太太很愛胡思亂想,她有憂鬱症。」→貼標籤、孤立對方
•「你應該去跟你的精神科醫師談談你的原生家庭問題,你們家沒人婚姻幸福,不是嗎?」→詆毀、羞辱對方

親密關係裡的信任與封閉性,正是話語控制的溫床
話語控制以語言為武器,以三種手段,即情感控制、精神騷擾以及一系列譴責、抹黑及摧毀對方自尊的行為來進行。
特別是在親密關係裡,因彼此存在著信任及封閉性,更讓話語控制難以被察覺,以及察覺後,難以說出口。

付出越多、關係越親密、個體越脆弱,受到話語控制的可能性就越大
雖然你深愛對方,渴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但若另一半常常用有毒的話語,對你進行話語控制,而你因為愛,等待著對方改變,或不斷包容、忍讓、一退再退,那麼,你不但將失去愛情與婚姻,更將失去自己。

由法國精神分析學家羅伯特•紐伯格所寫的《有毒的話語──親密關係裡的話語控制》,以清晰的思維與視野,深刻提醒我們在親密關係裡的巨大盲點。


作者簡介:
作者/羅伯特•紐伯格(Robert Neuburger)
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夫妻和家庭治療師、布魯塞爾自由大學臨床心理學名譽教授、法國家庭治療協會前副會長、瑞士家庭治療協會前副會長、歐洲家庭治療協會(EFTA)、法語瑞士家庭治療和系統干預協會(AS THE-FIS)以及日內瓦家庭治療協會(AGTF)會員,主要在瑞士、法國、比利時和西班牙從事心理治療師的培訓和督導工作。

譯者/楊燕萍
武漢大學法語專業本科,曾赴巴黎進修。中法筆譯經驗豐富,多年來,一直從事法語編輯和翻譯工作。曾翻譯多部法文著作。


Top

我們徵求書籍的出版稿件→ aquarius@udngroup.com,郵寄的稿件,若需退稿,請附上回郵信封。

Top
---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