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資產負債表中的「合約負債」,主要包括了「預收工程款」與「預收備料款」等兩大科目,而在會計處理上,客戶因預付了費用,必須得將「合約負債」歸類在流動負債上。
看做營收領先指標
但由於償還此負債的方式,並不是透過「金錢貨幣」,而是透過在一段指定期間內,提供「某種商品」,或「某種服務」,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不僅可視為「在手訂單」的延續,更可看做是「營收」的領先指標。
就好比加入健身房的會員一樣,對健身房的經營者而言,雖然預收了會員一年或數年的會費,必須得認列在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上,但由於未來還債的方式,是透過提供對等的「健身服務」,而非「金錢」,因此只要未來兩造雙方沒有毀約,這筆「負債」,最終還是會反應在「營收」與「獲利」的數字上。
換言之,雖然合約負債因為會計認列的方式,還不會立即反應在營收上,但由於這批款項是來自於「客戶的預付費用」,只要能依照合約,提供對等服務,自然就能夠轉換成未來營收與獲利的增長上。
值得留意的是,這幾年關於「合約負債」的名詞,因為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了因應與國際接軌的會計準則認列趨勢,分別變動了2次,從早期的「預收款項」,更名為後來的「應付建造合約」,2018年開始則統一定名為「合約負債」。
合約負債居高不下
了解了關於「合約負債」的意義與近幾年的名詞改變,相信讀者應該就能明白,無塵室設備商漢唐(2404)近期營運之所以能夠出現非常優異的成長動能,不僅3月營收繳出19.83億元,較去年同期7.7億元,年增率157%的成績單,今年1月∼3月累積營收的年增率,更攀升至124%,關鍵原因,就在於「合約負債」的居高不下。
追蹤漢唐的合約負債,2018年Q3成長到79.3億元,不僅較Q2的64.6億元增長22%,更較2017年Q3的56.4億元大增40%,至於2018年Q4,雖然金額下滑至69.4億元,但仍然維持歷史次高的水位,並較2017年Q4的65.6億元,微幅上升5.79%。
此外,若將觀察時間拉長到2012年到2018年,可明顯觀察到漢唐的合約負債,從2012年到2014年,每季約20億元到30億元,跳升到2016年∼2017年,每季約50億元∼60億元,進入2018年,不僅每季都以60億元以上起跳,2018年Q3更直逼80億元,很顯然的,漢唐的營運展望,確實處於歷史最樂觀的一個階段。
合約負債的節節高升,也直接反應在單季EPS的走揚上,2012年到2014年期間,漢唐單季EPS大都維持在0.8元附近,2016年到2018年Q2則上升到1.5元附近,至於最近2季更直接跳升到3元以上,分別達到3.35元與3.24元。
受到獲利持續走揚的激勵,漢唐近幾年股價也出現明顯的多頭走勢,從2012年到2014年約30元到40元的價格區間,走揚至2016年到2018年約50元到60元價格區間,至今股價更已攀升至142元的價格。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19/5/10 No.1144】想了解更多,詳洽02-276608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