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英脫效應 我要歐盟提補償機制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18/11/14 第449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英脫效應 我要歐盟提補償機制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一份文件,台灣、美國和中國在內的12個WTO成員國要求歐盟提供一項「適當補償」機制,以確保這些國家的權益在歐盟與英國分手後不會惡化。

這份文件凸顯歐盟和英國解除其WTO承諾的計畫可能再度受阻,並升高了會員國在這個全球貿易機構攤牌的可能性。

彭博取得的這份文件指出:「我們促請歐盟向會員國提出更多保證:將會清楚說明打算如何解釋英國與歐盟的貿易、將會提供維持目前享有准入歐盟的品質與水準的談判結果,以及如果不能保證這種准入品質與水準,將提供適當的補償。」

這份由阿根廷,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墨西哥,紐西蘭,巴拉圭,台灣,泰國,美國和烏拉圭簽署的文件,於12日在日內瓦舉行的WTO會議上討論。文件指出:「鑑於其(英脫)規模與範圍相當龐大且前所未見,這些改變對WTO成員具有普遍與系統性利益。」

這些國家表示,他們對歐盟計劃把與英國在WTO的共同關稅配額(TRQ)義務加以分開感到不滿,並表示,歐盟並沒有就未來的歐盟與英國貿易關係做出任何新的WTO承諾。

這項問題的核心在於歐盟與英國成員WTO會員國的最重要部分─關稅減讓清單,規範其他國家可能向歐洲市場銷售商品和服務的關稅稅率和其他貿易規則。

這份文件指出,由於英國沒有自己的關稅減讓清單,英國已提議複製歐盟清單,並將他們的共同關稅配額承諾分割開來,將對包括牛肉、羊肉和蔗糖數百種敏感商品的進口設限。但這12個WTO會員國表示,這項共同關稅配額提案「等同於歐盟降低其提供給WTO成員的准入品質和水準」,可能「影響全球顯著的貿易量」。

儘管世貿組織成員國不能強迫歐盟和英國提供市場優惠,但他們可以封殺歐洲與英國的減讓清單認證,並在WTO發動爭端解決程序以解決此問題。

歐盟可以而且已經在未經認證的WTO清單進行交易。然而,一項負面的爭端解決判決,可能要求歐盟對WTO其他135個成員國中的任何一個會員國(也可能是所有會員國)提供新的市場准入承諾。

 
官員:提醒歐盟、英國談判顧及他國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面對英國脫歐談判進展不如預期,台灣與美、中等12國日前聯署提案,要求歐盟提供「適當補償」機制,以確保我國廠商貨品出口到歐盟及英國權益不會惡化。相關人士表示,這項聯署應已明白提醒歐盟和英國談判應顧及第三方國家權益。

相關官員解釋,英國脫歐,雙方致今仍未談出結果;外界最關切的是,英國脫離歐盟,成為獨立關稅區,以及歐盟從28國少掉英國後的獨立關稅區,要如何拆出來。其中,影響最大的農產品及工業產品關稅配額。

舉例來說,歐盟現在允許自第三方國家,如台灣、美國等地進口牛肉,在100公噸內享低關稅,超過100公噸就要適用高關稅;若英國脫歐談判未在期限內完成,英國就有可能占掉100公噸的配額,進而影響到第三方國家出口權益。

相關官員解釋,很多第三方國家廠商,貨品先進到歐盟,再走陸運到英國,未來一旦英國脫歐談判未談好,貨品從歐盟進到英國,是否還要雙重檢驗等,都會影響第三方國家廠商權益。

相關人士表示,英國、歐盟都是WTO會員國,根據WTO規定,若第三方國家權益會因雙邊談判受影響,就須提供補償機制。

 
RCEP協商 延至明年完成
國際中心、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日經新聞等媒體報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成員國經濟部長已把這項16國貿易協定達成「重大結論」的目標時間點,從今年底延後到明年,讓這項協定的未來更受懷疑。

日經報導指出,RCEP各國代表12日在新加坡開會,希望化解調降關稅等敏感問題,卻未能達成共識,各國明年預料將繼續協商,但不確定何時能敲定協議。

共同社也引述消息人士的話,主席國新加坡提議,在一系列磋商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寫入「取得實質進展」以取代「達成實質妥協」。據悉,與會各方一致同意,放棄今年內達成實質妥協。

報導指出,RCEP談判已就經濟技術合作等五個領域達成協議,但削減關稅、制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等容易產生利害衝突的領域尚未解決,各方原力爭通過此次會議達成實質性妥協,但似乎未能讓步。對於大幅下調貨物關稅態度謹慎的印度與要求實現高水準貿易自由化的日本、澳洲等分歧顯著。

彭博資訊指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3日在新加坡的演講也表達類似觀點,表示他希望RCEP談判能夠在明年完成。

中國政府網則表示,李克強12日下午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舉行會談,雙方談到RCEP。李克強說,「在當前世界經濟出現複雜形勢、自由貿易受到衝擊,RCEP對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自由貿易體制和經濟全球化具有重要意義。」

 
鄧振中赴APEC 將帶伴手禮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APEC年度會議已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展開,我方派出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出席,除了爭取加入第二輪CPTPP談判,不排除也要爭取鋼鋁高額關稅的轉圜空間。據了解,想躋身豁免的國家,恐仍要思考如何解決台美之間貿易爭端作為「伴手禮」。

美國期中選舉剛過,川普雖然失去眾議院,但「小輸為贏」下,意味著美中貿易戰不會停火。儘管美國這次只派副總統潘斯與會,但我國鋼鋁遭課高關稅問題,仍要設法與美方解決。

據悉,雖然經濟部長沈榮津以國內公忙為由缺席APEC,但貿易局長兼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以及負責美國事務的科長都已出席本次APEC會議。此外,今年台美TIFA會議已確定停開,趁著APEC場域伺機與美方溝通鋼鋁,成為我方勢必要積極爭取的對話管道。

台灣輸美的鋼鋁貨品,大約只有其他國家的半數或三分之一,仍遭池魚之殃。

某資深談判官員接受本報採訪時透露,從美國處理鋼鋁議題的邏輯可發現,川普戰略是「聲東擊西」,藉著鋼鋁爭端解決美國國內的嚴重且緊急的議題,其中包括大量汽車工人失業、農產品貿易磨擦。

換言之,如若台灣也想躋身豁免之列,就要思考台灣可以提供什麼「伴手禮」。

南韓已獲鋼鋁進口關稅豁免,據經濟部掌握,其背後交出兩項巨額的「伴手禮」。其一是自我設限每年輸美鋼鐵只限268萬噸,是過去三年銷美數量的七成;其二是美韓FTA原本談定2021年輸美小汽車、小卡車的關稅,從現行的2.5%及25%降為零關稅,如今通通延後20年到了2041年才生效。

阿根廷銷美鋼鋁配額雖增加,但仍受限為每年18萬噸,且阿根廷也解除對美國長達26年的美豬進口禁令。

日本迄今也未獲豁免;美國退出TPP後,美國意與日本針對敏感性貨品,啟動美日雙邊經貿談判;但日本一直遊說美國回到CPTPP的場域。不過,在美方堅持下,日本已鬆口啟動美日貨品貿易協商,接下來要觀察日本會否以加強日本車廠赴美生產來交換鋼鋁豁免。

 
對日投資座談 29日登場
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日本透過稅制改革、法規鬆綁等改善投資環境,赴日投資已逐漸升溫,理律法律事務所、西村朝日法律事務所將在11月29日(四)舉辦「對日投資之議題與展望」研討會,由日本律師分享日本投資最新現況。

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人朱百強表示,近年來日本透過稅制改革、法規鬆綁,及強化公司治理等措施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全球企業聚集;日本市場的創新、研發精神也吸引外資陸續進駐。

朱百強指出,對日投資逐漸升溫,但產業環境瞬息萬變,因此攜手日本第一大法律事務所西村朝日法律事務所共同舉辦研討會,將就日本投資環境及投資實務上常見問題、因應對策研討交流,並邀請日本律師分享日本投資環境的最新實務發展。

朱百強說,日本投資環境將探討包括公司投資、不動產市場投資及公司經營等實務運作。

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長李家慶將出席致詞,當天議程包含:日本株式會社經營實務、收購日本上市公司部分股份暨收購日本公司特定營業之手法與其留意點、日本不動產投資架構及市場之最新趨勢、台日商業往來之一般注意事項和綜合座談。

研討會舉行時間是11月29日(周四)14時至17時30分,地點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001會議室,名額有限,請儘早報名,線上報名網址:http://www.leeandli.com/leereg/REGLLApplyMtn_C1.aspx

 
國際財經要聞
全球原油需求 估2040年見頂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國際能源總署(IEA)13日發布「2018年世界能源展望」,預測全球原油需求將在2040年見頂,原因是電動車與更多省油技術將大幅減少運輸相關的石油需求。但IEA也警告,若新的產油投資不足,全球仍將面臨原油供應短缺。

IEA預期,全球油市需求要到2040年才會見頂,預估直到2025年,平均每年原油需求成長量約為每日100萬桶,接著在2040年之前,以每日25萬桶的年增幅穩定成長,屆時需求將攀抵每日1,063萬桶的高峰。

報告指出,車用石油量將在七年內見頂,「2025年後,燃油效能措施與替代性燃料會持續抑制需求」。IEA認為,2040年將有約3億輛電動車上路,導致石油需求減少每日330萬桶。

IEA表示:「燃油效能措施對於抑制原油需求成長更為重要,在2040年,非電動車的燃油效能改善可免除每日逾900萬桶的石油需求。」

IEA指出,中國與印度等開發中國家是帶動全球原油需求成長的因素,不過直到2040年,已開發經濟體的原油需求預期平均每年減幅為每日逾40萬桶。

關於供應面,報告顯示美國已是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2025年的產量將比目前的每日1,160萬桶增加520萬桶,屆時美國生產的石油與天然氣將約占全球石油與天然氣產量成長的一半。但IEA也警告,世界正遭遇太過仰賴美國頁岩油迅速成長的風險,無論石油需求是否見頂,都有必要增加原油供應的新來源。

IEA說,分析顯示,未來幾十年的石油消費量將持續增加,主因是石化產品、卡車及航空的需求成長,但近期要滿足這些需求,意味著傳統石油計畫的批准數量須比當前的低水準倍增。

IEA也指出,到2030年時,天然氣將取代煤炭,成為全球第二大的能源來源。IEA在考慮到立法減少排碳並對抗氣候變遷的「新政策情境」下,全球天然氣需求到2040年時將每年成長1.6%,屆時的天然氣需求將比現在多45%。

IEA另估計,中國2040年可望挑戰歐盟的全球最大天然氣進口地地位,屆時將買進3,690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較歐盟略少40億立方公尺,可望嘉惠俄羅斯管道天然氣供應商Gazprom等出口業者。

 
陸豬瘟惹禍 日本和牛喊漲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為了防範中國豬瘟疫情影響國內畜牧業,已大幅減少中國稻稈進口至日本,然而稻桿正是日本和牛的重要飼料,令市場擔心飼料供應短少,可能會導致和牛價格大漲。

彭博資訊報導,和牛目前仰賴中國供應稻稈作為飼料,而稻稈正是這種肉牛高卡路里且高蛋白質飼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中國爆發非洲豬流感後,當局已禁止一大部份的中國稻稈進口至日本,而日本農林水產省擔心,隨著中國豬瘟疫情擴散,可能會全面禁止中國稻稈供應。

日本農林水產省已讓獲當局進口許可的80家中國稻稈處理業者中的25家,暫停稻稈出貨。這25家遭禁止的業者都設立在遭非洲豬瘟衝擊的中國養豬場50公里半徑範圍內。其他未遭禁的中國稻稈處理業者也面臨風險。

 
高盛大預言 美股一年內恐零報酬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高盛空頭預測工具「熊市風險指標」已升至罕見的73%,為1960年代末與1970年代初以來最高,預示美股未來12個月股市報酬率可能為零,且有「大幅」下跌風險。

高盛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歐本海默說,這項指標「正閃現紅色」,「從歷史上來看,當這項指標升至60%以上,是投資人轉為謹慎的良好信號」。這項指標納入失業率、製造業數據、核心通膨、殖利率曲線期限結構,及根據席勒本益比得出的股票估值等資料。

高盛是在道瓊和標普500指數近來大跌之際提出這項警訊。道瓊12日收盤暴跌602點(跌幅2.3%),標普500指數跌1.9%,三個月跌幅達3.7%。美國銀行(BofA)則認為,美股兩周的反彈在關鍵技術關卡受挫,顯示標普500指數可能回測10月低點。標普500指數上周反彈逾2%,但漲勢在2,815點附近消退,10月中旬那波反彈也在此關卡受阻。該指數在10月29日跌低至2,603.54點。

歐本海默並表示:「金融情勢趨緊、美國貿易關稅衝擊,加上油價走高,使全球成長動能減緩。」「我們經常看到波動性微幅上升,修正後出現高點,然後在牛市頂端附近出現另一高點。我們今年已看到兩次修正:1月與10月。」

儘管這項高盛指標可能暗示未來情勢將更艱困,但歐本海默說,有很多理由不能驟然下結論說熊市即將到來。他說,仍有充分理由解釋為何此一指標預示的是大幅修正而非長期熊市的開始,「我們繼續認為,會有持續一段期間的低報酬率,而非持續一段期間的熊市」。

 
美國科技股 寄望耶誕老人送暖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科技股賣壓沈重,那斯達克綜合指數12日大跌2.78%,三天累積跌幅超過5%,已將期中選舉後漲幅完全吐光,且震盪幅度擴大,凸顯投資人對科技股的不安情緒。分析師指出,年底前「多頭現在只能祈禱耶誕老人降臨」。

蘋果股價12日重挫5%,愛齊科技大跌7.9%,輝達重挫7.8%。從10月初以來,那斯達克指數已第三次向7,200點探底,主因投資人擔心利率上升,經濟成長減緩,且一些大型科技股財報令人失望;市場擔心科技業成長勢頭減退,使股價明顯偏高。

那斯達克指數過去五周來震盪幅度也提高兩倍,大型股恐慌指數達33.8,為2011年來高點;每日震幅幅度平均為1.7%,比2月時還高出0.5個百分點。紐約尖牙股指數(NYFANG)30日平均波動幅度12日達到空前高點,與標普500指數的波幅差距也創新高。

麥肯錫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者表示,波動幅度擴大,反映投資人對科技股高度緊張,且總體經濟面也有逆風;投資人不僅擔心科技業獲利成長,還擔心利率上升使獲利相對失色。

科技股預估獲利仍比去年成長31%,比標普成分股獲利成長率24%還高,但彭博資訊數據顯示,到2020年時科技股獲利優勢將消失。

 
4.9兆美元 日銀資產超越GDP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銀行(央行)不斷膨脹的資產持有規模如今已經超過日本的經濟規模,為七大工業國(G7)首開紀錄,可見日銀的大規模資產購買計畫已邁入未知領域,也凸顯日本與西方國家央行的政策差異愈來愈大。

在日銀多年來不斷購買股票與債券資產後,日銀13日表示,截至11月10日,日本央行持有的總資產達到553.6兆日圓(4.9兆美元),而截至6月底的日本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為552.8兆日圓。預計14日公布的數據預料日本上季經濟陷入萎縮,使兩者差距進一步擴大。

通膨率是日銀和首相安倍晉三共同關注的目標,在目前通膨率只達到2%目標一半下,預料在可預見的未來,資產購買將會繼續。明年10月安倍政府計劃提高消費稅,之後隨著2020年東京奧運會帶來的建築熱潮退卻,需求將會放緩,這意味日銀仍面臨著支撐經濟的壓力。

岡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前日銀官員愛宕伸康說:「央行資產持有規模達到多大之後就可能變得危險,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達成共識的理論,」「當持有規模變得越來越大,就會有隱隱的不安感,但目前還不清楚應該在哪個水平按下停止鍵。」

日銀之外,資產超過GDP規模的主要國家只有瑞典央行。單就規模而言,日銀的資產負債表已是蘋果市值的五倍以上,也超過土耳其、阿根廷、南非、印度和印尼五個新興市場國家的GDP總和。相較下,美國聯準會(Fed)購買的資產總額從未達到美國GDP的30%,而Fed已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

從日銀總裁黑田東彥2013年初接任至今,雖然日本的名目GDP增速加快、達到11%,但實質GDP增速卻略遜一籌,僅成長6.7%。積極購債對日股的激勵作用曇花一現,2016年7月把規模擴大到6兆日圓,日股表現卻始終落後其他國家大盤。

 
要聞
轉單效應浮現 我鋁品輸美成長3倍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聯合報

美國自今年三月二十三日起對進口鋼鋁分別加徵百分之二十五及百分之十的關稅,台灣兩項貨品皆未獲得關稅豁免,儘管今年一至九月我國對美國出口鋼品衰退逾一成,但對美出口鋁品因轉單效應成長了三倍。

經濟部貿易局表示,對美鋁品出口「不減反增」的原因,是因為去年起美國對中國大陸出口鋁品課徵反傾銷及平衡稅,我國業者享有轉單效益所致。

美國二三二國安調查的鋼品,包括用於家電等的碳鋼及合金鋼板、建築用的碳鋼及合金長材、油料輸送等的碳鋼及合金鋼管、熱軋鋼板及半成品、廚具用的不鏽鋼等五類,皆被加徵百分之二十五進口關稅。

在鋼品出口方面,雖然我國對美出口下降,但分散市場策略奏效,包括對歐盟、東南亞國家、加拿大、土耳其等國出口都增加,整體出口也是正成長。

貿易局統計顯示,今年一至九月我國相關鋼品整體出口額約八十五點六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十三點二;但對美出口卻只剩下九點三億美元,年減百分之十二,其中又以用於汽車零件的碳鋼及合金鋼板衰退達四成最嚴重。

歐盟雖然也對鋼鐵進口採取臨時性防衛措施,但一至九月我國對歐盟鋼鐵出口卻成長了逾五成。其中,以用於建材等的金屬塗層鋼板成長了百分之八十七點五最多。

同期,我國整體出口鋁品為六點二億美元,年增近二成,主要出口市場依序為中國大陸、美國、越南。其中,我國鋁品銷美金額約一點二七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陸反傾銷 三工具機廠中箭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商務部昨(13)日發布,針對原產台灣的立式加工中心機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台灣廠商確定有永進機械、協鴻工業及台灣赫可等三家業者,列入第二階段抽樣調查對象。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秘書長黃建中表示,這代表大陸的反傾銷立案調查,已進入實質調查階段。台灣機械公會與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將於本月21日,在台中邀集上述三家廠商了解調查內容與研議因應之道,三家廠商都是未上市公司。程序上大陸商務部完成調查後,就會提出調查結果和可能的裁定稅率。

而除了台灣之外,日本也有發那科、兄弟工業及牧野銑床製作所等三家公司入列。大陸商務部係按照登記參加調查表報告的出口數量進行排序,選取出口前三名的公司作為抽樣對象。

據了解,大陸調查機關將向被抽樣公司發放調查問卷,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完整、準確的答卷;被抽樣公司若未按要求提交答卷,大陸商務部將會依據已經獲得的事實或訊息作出裁定。

為增加透明度,大陸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昨天公布抽樣方案及初步抽樣結果,並表示各登記參加調查的公司及其他利害關係方,如有評論意見,必須在11月20日下午5時前提交。

大陸商務部上月16日宣布,初步被「點名」的台灣廠商原有五家,包括東台、台灣麗偉、台灣麗馳、永進及力勁。但最後有43家業者向大陸商務部登記參加調查,並有三家入選抽樣調查。

國內生產立式加工中心機的廠商約有120家,但銷往大陸的台數占比並不高,占中國大陸總進口數量平均不到10%,與日本的80%相去甚遠,而銷往大陸的金額每年約在50億至70億元間。

 
國銀壓力測試 全數過關
記者葉憶如、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昨(13)日公布今年本國銀行壓力測試結果,全數過關,第一年及第二年輕微及嚴重情境下,銀行各類資本適足率減少0.14到1.93個百分點,但下降後,所有銀行各項資本適足率仍符合法定標準。

近期國際經濟及金融情勢劇烈變化,為了解銀行風險承擔能力,金管會今年辦理36家本國銀行整體部位壓力測試,並參考主要國家辦理壓力測試的方法論,首次採用二年期的壓力測試情境,以提升國銀辦理壓力測試方法論的嚴謹度。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表示,依據36家國銀的壓力測試結果,均高於法定最低標準,顯示國銀在全球經濟景氣及金融環境發生變動時,仍具穩健的風險承擔能力及資本適足性。

至於個別銀行?莊琇媛說,也全數過關。據了解,有銀行今年開始辦理增資後過關,資金已到位,至於幾家銀行辦理增資,金管會不願說明。

根據金管會昨天公布的測試結果,銀行各種資本適足率都下降,最多減少1.93個百分點,最少則減少0.14個百分點,但下降後,仍符合法定標準。

這次測試情境區分輕微與嚴重情境,包括我國、美國、歐元區、中國及日本經濟成長率下滑、國內失業率上升與房價下跌等,導致信用風險增加、市場價格波動加劇等可能增加損失的情境,以及存放款利差縮減和手續費收入減少等對盈餘的影響,計算銀行在壓力情境下資本適足比率與槓桿比率變動情形。

以嚴重情境為例,第一年台灣經濟成長下降2.5個百分點,第二年增加0.8個百分點;大陸第一年經濟成長增加3.3個百分點,第二年增加4.4百分點等。

房價方面,嚴重情境,第一年全國房價下跌19%,第二年回升3%等。

金管會強調,壓力測試目的是為評估銀行在不利情境下之風險承擔能力,所設定的情境均以測試為目的,不代表對未來經濟情勢的預期。

金管會將持續注意本國銀行整體暴險的風險控管,並重申期望銀行業者晴天儲糧,持續強化資本,以做為拓展業務及因應環境變化的基礎。

 
國銀海外獲利 港、陸最亮眼
記者葉憶如、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昨(13)日公布本國銀行海外分支機構獲利統計,獲利最多的前五大市場,只有香港及大陸成長,其餘美國、日本及越南都衰退;新南向地區獲利也衰退。

金管會表示,到9月底止,國銀海外分支機構,包括分行、子行等,共有490多個據點,今年前九個月獲利合計474.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5.7%。

各地區表現落差不小,以獲利最多的前五大地區來看,排名第一的香港,前九個月獲利249.9億元,已逼近去年一年的獲利250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高達32%,也是居首位。

至於五大地區中排名第三的中國大陸,前九個月獲利40.4億元,增幅也有15.4%;至於美國、日本及越南,則呈現衰退情況。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表示,國銀在香港的據點原本就比較多,加上香港也是金融中心,因此獲利表現相對好。

至於美國衰退原因?莊琇媛說,主要是各銀行準備洗錢防制作業,系統及人員投入很多,所以費用較高。

日本獲利減少原因,則是去年有呆帳收回產生的回轉利益,今年沒有,所以相對未成長;越南則是因採用IFRS9的關係,導致有些呆帳費用增加。

在新南向18國方面,今年前九個月,獲利合計有63.4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0.7%,主要是獲利占絕大部分的東協十國獲利衰退所致。

東協十國前九個月獲利53.2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1%。

對於政策鼓勵新南向,但國銀在新南向地區的獲利表現仍不如大陸及香港地區,莊琇媛說,新南向很多地區才剛發展,銀行剛去設點時會有系統投入等成本及很多開辦費用,且初期仍在了解、熟悉當地政經情況。

她表示,鼓勵銀行到新南向設點,主要是因新南向國家多在經濟成長高峰期,加上有人口紅利,不像大部分歐美及日本都面臨老年化社會問題,除此,銀行拓展海外市場不要集中在某個市場,要分散市場,台商也有往新南向市場發展,銀行前往設點也可服務台商。

 
贈與稅抵遺產稅 有眉角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報繳遺產稅眉角多!被繼承人生前已繳稅款、未繳稅款,都可能牽動最後所需課徵的遺產稅。例如生前兩年內贈與所課徵的贈與稅及土地增值稅,可扣抵應納遺產稅;而生前未繳納的地價稅、房屋稅,也可依比例自遺產總額中扣除。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昨(13)日表示,依據遺贈稅法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前兩年內贈與的財產,應該被視為遺產,必須併入遺產總額課稅。

不過近期國稅局實務上曾遇到一案例,張老先生去年將名下房屋及土地贈與給女兒張小姐,當時就已報繳贈與稅100萬元,張老先生隨後在今年9月初意外辭世,張小姐於是詢問國稅局,是否可將該筆贈與稅款在遺產總額中扣除,減輕負擔。

國稅局表示,由於張小姐是符合民法規定之法定繼承人,因此去年受贈之房屋及土地,仍必須併入張老先生的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

不過,去年所報繳的贈與稅及土增稅,則可依遺贈稅法規定,連同利息自應納遺產稅額內扣抵,但應注意扣抵額設有上限,不得超過贈與財產併入遺產總額後,所增加的應納稅額。

除了已經繳納的贈與稅及土增稅款可扣抵,如果被繼承人死亡前有應納而未納的地價稅及房屋稅,則可自遺產總額中扣除。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並不是「全額扣除」,而是要按生存期間占課稅期間比例計算。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舉例,被繼承人2018年8月20日死亡,其地價稅仍有12.5萬尚未繳納,由於地價稅課稅期間是2018年全年,而自課稅始日2018年1月1日至死亡日,合計共232天,因此以232天占全年天數365天之比例,乘以應納稅額12.5萬,可扣除的地價稅額為79,452元。

國稅局表示,繼承人在申報遺產稅時,應注意遺產中如有土地房屋,其相關地價稅及房屋稅,只要是繼承日還沒繳納,都可當作被繼承人死亡前的應納未納稅捐,依生存期間占課稅期間比例扣除。

 
InsurTech 保險業拚數位服務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InsurTech保險科技發展雖較FinTech慢,不過近兩年國內保險業在產品設計、行銷通路與區塊鏈流程、車聯網領域上積極推進,各家保險公司也紛推新服務,展開大車拚。

國泰人壽在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的保險櫃檯於昨(13)日舉行新櫃檯營運儀式,除原本櫃檯投保,也提供24小時不打烊「自助投保機」服務;國壽去年在桃園機場推出自動投保機的服務,類似ATM的概念,不需保險人員服務,旅客透過自動化機器操作,24小時都可投保。而國壽的網路投保已推動九成保單無紙電子化。

富邦人壽首創「視訊生調服務」,今年5月通過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新型專利權」,為首家取得「視訊服務系統」專利權壽險業者。

富邦壽去年推廣迄今,視訊生存調查使用率從8%大幅成長至51%,一半投保案件都採用視訊生調,打破地域限制,目前已有多位人在國外的保戶透過視訊,完成生調,包括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巴西、薩爾瓦多、日本、越南、大陸、香港、馬來西亞等國家。

台灣人壽去年也同樣啟動「視訊溝通服務」,即使保戶人在遠地,可依照自己方便的時間、地點,與生調人員進行視訊訪談,約5到30分鐘即可完成,省下繁瑣聯繫且舟車勞頓約訪。

車聯網方面,泰安產險2016年推出兩代車聯網UBI車險商品,第一代依里程計費的「You必愛」;第二代與鴻海旗下創星物聯合作,以車載裝置收集保戶行駛里程、駕駛時段及駕駛習慣,可獲得車險保費獎勵,最高可減免25%。保險局2017年核准富邦產險、國泰世紀產險銷售UBI車險保單,兩家業者正籌備中。

在智能健康管理外溢保費減免方面,國壽、富邦壽都推出健走達一定步數後可減免保費最高10%,還有業者祭出抵用券獎勵與保額額外給付雙誘因。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