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

一戰100周年/川普坐台下…馬克宏痛批「美國優先」


【biz互動英語報】提供商、職場中各式場合的速效應用英語,讓你在職場、社交領域掌握競爭優勢。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11/12 第430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一戰100周年/川普坐台下…馬克宏痛批「美國優先」
世界領袖齊聚巴黎 紀念一戰終戰協定簽署百年
一戰結束百年 大笨鐘維修中鳴鐘11響
一戰紀念館合成3萬張照片 描繪無名死者容貌
約70世界領袖紀念一戰終戰百年 馬友友獻藝演奏
上空女子在巴黎市區逼近川普車隊 遭警方逮捕
紀念一戰結束百年 英詩人臉孔成為巨大沙畫
紀念一戰終戰 德媒:珍惜和平
全球紀念一戰終戰百年 馬克宏譴責國家主義
一戰100周年/民粹捲土重來 歐盟頭痛
紀念一戰終戰百年 普亭川普未談中程核飛彈條約
日本海嘯侵襲象徵建物遭拆除 民眾惋惜
泰國民主黨主席選舉 前總理艾比希蟬聯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適當時機改組內閣
葉門內戰近尾聲 叛軍漸敗仍不屈
美期中選舉 線上廣告經費創紀錄
賭場大亨捐給共和黨35億 川普頒總統自由獎章給他妻子
因小雨取消造訪一戰陣亡美軍公墓 川普挨批
波蘭紀念獨立百年 右派遊行與閱兵撞場
馬克宏:歐洲增加國防預算 不應是為購美武器
沒了梅克爾「媽咪」 德國何去何從?
梅克爾一枝獨秀13年 沒能改變陽盛陰衰的德國
巴黎和平論壇登場 梅克爾馬克宏捍衛多邊主義
斐濟將大選 兩名前政變領袖呼聲高
NGO兩名記者遭坦尚尼亞拘禁 已獲釋離境
國際要聞 伊美黛被控貪汙 司法程序曠日持久
世界奇觀遭水洗! 約旦雨災釀12死
美南加燒毀7萬畝 25萬戶撤離
佛州大沼澤地清剿緬甸蟒 長5公尺、重54公斤破紀錄
魔鬼焚風吹襲 加州野火遭批人禍
影/同志夫夫婚禮獻舞 熱舞17賓客High翻

焦點新聞
一戰100周年/川普坐台下…馬克宏痛批「美國優先」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俄國總統普亭、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梅克爾等近七十位全球領袖,十一日在巴黎凱旋門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周年紀念活動。馬克宏致詞時公開訓斥川普,表示一個國家只強調自己利益不顧他人,將使國家最珍貴的道德價值淪喪。

巴黎十一日下著雨,馬克宏和其他各國政要撐著黑傘,走向凱旋門下的玻璃天篷參加紀念儀式,巴黎眾多教堂同時鳴鐘。英國、俄國、澳洲、印度等派兵參加一戰的國家,也都各自舉行儀式,緬懷這場浩劫中犧牲的軍人。

這場從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八年的大戰,造成近一千萬軍人陣亡,一千萬平民喪生。參戰國在法國東北部簽署停戰協定,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上午十一時開始生效。

馬克宏安排上午十一時停戰百周年的同一時刻致詞,他呼籲各國領袖攜手,「為和平奮戰」,建立希望而非玩弄彼此的恐懼。他強調法國如今的願景是成為以普世價值為己任的慷慨國家,這和只顧自己的國族主義完全相反。

他說:「國族主義是背叛愛國主義。只強調自己的利益優先,不管他人,這將抹煞國家的道德價值,而道德價值是一個國家最珍貴、賦予其生命、使其偉大的不可或缺事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馬克宏這番話完全就是訓斥在場的川普和他的「美國優先」外交政策。

川普在這次活動中獨來獨往。其他國家領袖都是前往艾里賽宮,和馬克宏夫婦一起搭乘巴士抵達凱旋門。川普則是自行搭車前往,白宮強調是如此安排是基於安全考量。俄國總統普亭也和川普一樣自行到場。

另外,川普十日因下雨無法搭乘直升機,臨時取消造訪巴黎郊區一次世界大戰陣亡美軍公墓,招致廣泛批評。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外孫、英國保守黨議員索姆斯批評川普此舉「不適合代表(美國)這個偉大國家」,「對美軍陣亡將士而言真是莫大侮辱」。

川普原本預定搭直升機飛往貝勒森林戰場。美軍與法軍一九一八年在當地與德軍浴血奮戰,超過一千八百名美軍陣亡。

白宮表示,川普的直升機因天候問題停飛,臨時安排車隊前往兩小時車程的墓園恐有安全問題,因此決定取消行程,改派白宮幕僚長凱利前往憑弔。

歐巴馬時期國安會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說,白宮一定會為天候不佳擬妥應變備案:「永遠都有萬一下雨的替代方案。川普在期中選舉選前作秀會動用美軍,卻待在旅館不去向為國奮戰和犧牲的人致敬。」

   
世界領袖齊聚巴黎 紀念一戰終戰協定簽署百年
巴黎1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在艾里賽宮(Elysee Palace)歡迎世界各國領袖到訪,再一起前往凱旋門(Arc de Triomphe)參加一次大戰終戰協定簽署100週年紀念儀式。

在綿綿細雨中,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第一夫人碧姬(Brigitte Macron)站在艾里賽宮庭院內,歡迎約70位君王、國家元首和總理到訪。他們全體稍後將一起搭乘巴士,前往凱旋門參加紀念儀式。

美國總統川普預料會逕自前往凱旋門,和各國領袖一起參加紀念儀式。

這場儀式是全球向1914到1918年一戰期間殉難的1000萬名士兵致敬,以及紀念終戰協定簽署百年的最主要重頭戲。一戰參戰國在法國東北部簽署終戰協定,自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開始生效。

包括川普、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和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在內的世界領袖,將坐在凱旋門下的玻璃天篷內,參加這場紀念儀式。凱旋門是拿破崙一世(Napoleon)於1806年所建。

馬克宏預定在紀念儀式上發表演說,並點燃火焰,向一戰中犧牲生命、遺骸至今仍埋在凱旋門下的一位無名英雄致敬。儀式結束後,馬克宏將在艾里賽宮以午宴款待各國權貴顯要。

   
一戰結束百年 大笨鐘維修中鳴鐘11響
倫敦11日專電/中央社
今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百年紀念日,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和王室成員在倫敦市中心的戰亡將士紀念碑默哀,並獻花圈紀念。正在4年維修期中的大笨鐘也在上午11時鳴鐘11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結束,這天被訂為美國的退伍軍人紀念日(Veterans Day),也是英國的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Sunday)。英國和大英國協每年在國殤星期日,即11月第二個星期日舉行紀念儀式,而今年的國殤星期日正好是11日。

每年國殤紀念日前夕,英國上至王室下至平民,會在胸前別上一朵小紅花,即虞美人花,與製作鴉片的罌粟花同屬罌粟科,外觀十分相似。

國殤星期日紀念儀式在白廳的戰亡將士紀念碑(Cenotaph)舉行,因維修而從2017年8月開始靜音的大笨鐘,在上午11時特別鳴鐘11響,全體在場者默哀2分鐘。

王室成員和政治人物,包括不去巴黎和各國領袖齊聚的首相梅伊(Theresa May),及工黨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等人,接著依序在戰亡將士紀念碑前獻上虞美人花製成的花圈。

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也專程到倫敦參加儀式,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年來,第一位參加英國紀念儀式的德國領袖。

今年和去年相同,由查爾斯王子代替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獻花圈,女王在外交部陽台觀禮,身旁是兒媳婦卡蜜拉和孫媳婦凱特,97歲的菲立普親王今年沒出席。

哈利王子的妻子梅根馬克爾是加入王室後首次參加紀念儀式,她並未和妯娌一同站在女王身邊,而是和德國總統夫人一同觀禮。

中午12時30分,1萬名抽籤中選的民眾開始從白金漢宮前的林蔭大道起步,遊行隊伍經過戰亡將士紀念碑,終點是聖詹姆士公園。

許多參與遊行的民眾是為了紀念當年參戰的家中長輩。47歲的席爾克(Emma Silk)來自威爾特郡(Wiltshire),她別著祖父的勳章、拿著他的照片參加遊行。

她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祖父1917年謊報年齡參戰,他當年只有17歲,「他是為了我們的自由而戰,我非常榮幸能參與紀念我的祖父」。

   
一戰紀念館合成3萬張照片 描繪無名死者容貌
巴黎11日專電/中央社
為配合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百年紀念,法國一戰歷史紀念館取得3萬張在一戰戰場上喪生的無名死者,不分性別、國籍或敵我陣營,透過技術合成出一張年輕人的臉龐。

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約造成1860萬人喪生,包括軍人及平民。在戰場上,很多死者身分難以辨識,最終成了無名屍,只留下照片和隨身的雜物。

「費加洛報」(Le Figaro)報導,為配合一戰停戰百年紀念活動,位於法國北部索姆省(Somme)的一戰歷史紀念館(Historial de la Grande Guerre)取得3萬張無名死者的照片,綜合所有人的臉,合成出一張「戰爭中的人類」的照片。

根據報導,這項計畫由廣告公司Fred & Farid贊助,與一戰歷史紀念館合作,完成照片合成後,已於停戰百年紀念活動前送給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

有賴於影像變形(morphing)技術和特別為此計畫設計的演算法,最後合成出來的臉融合了3萬名一戰無名死者的容貌,這些人有男有女,不分國籍;有的來自同盟國,有的出身協約國;有的是戰場護理人員,有的是士兵或飛行員。

這張合成臉看起來很年輕,面容安詳,眼神溫和,人中有淡淡鬍髭。

Fred & Farid總裁哈雅爾(Fred Raillard)說,這張臉是戰爭中的人類的合成肖像,很美也很有深度,他第一次看到,內心就深受觸動。

雖然這項計畫是為紀念戰場上的無名死者,但報導提到,這張合成照片與巴黎凱旋門下的無名烈士墓並無關係。無名烈士墓設立於1920年11月11日,墓前點著永恆不滅的火燄,用以紀念所有為法國戰死的軍人。

一戰歷史紀念館館長佛蘭斯華(Herve Francois)說,無名烈士是神聖的,那是國家為所有在戰場上屍骨無存的無名戰士的象徵性哀悼。

報導引述一戰歷史學者普洛斯特(Antoine Prost)的說法表示,一戰後,被悼念的對象主要是軍人,但在後來的戰爭中,平民也死傷慘重,紀念活動就從軍人擴及到一般罹難者,甚至可以說軍人也被視為與平民一樣的罹難者,現在的趨勢是和解,因此紀念活動也是要讓過去的敵對方更親近。

   
約70世界領袖紀念一戰終戰百年 馬友友獻藝演奏
巴黎1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約70位世界領袖今天在雨中齊聚巴黎凱旋門(Arc de Triomphe)下,參加紀念一次世界大戰終戰100週年的莊嚴典禮。華裔美國大提琴家馬友友在儀式中獻藝演奏。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Merkel),以及數十位來自歐、非、中東等地區的君王、總統和總理,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一起紀念歐洲各地一個世紀前停戰的時刻。

這場儀式是全球向1914到1918年一戰期間殉難的1000萬名士兵致敬,以及紀念終戰協定簽署百年的最主要重頭戲。一戰參戰國在法國東北部簽署終戰協定,自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開始生效。

川普的車隊沿著巴黎香榭麗舍大道(ChampsElysees)前往凱旋門時,一名來自激進女性主義團體費曼(Femen)的上空抗議者,奔到距他車隊僅數公尺的範圍內,隨即遭警方逮捕。

這起事件的照片顯示,抗議女子全身寫有「假和平製造者」字眼的塗鴉。

在凱旋門底部的玻璃天篷下,各國領袖站著參加肅穆的一戰終戰紀念儀式。最晚抵達現場的蒲亭,依序和馬克宏、梅克爾、川普握手,還曾短暫對川普豎起大拇指。

軍樂隊演奏法國國歌馬賽曲(Marseillaise)時,馬克宏全程立正。接著他在雨中檢閱軍隊,然後回到凱旋門下的預留位置,當時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正在演奏巴哈交響曲的一個樂章。

   
上空女子在巴黎市區逼近川普車隊 遭警方逮捕
巴黎1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一名上空女性抗議者今天沿著巴黎香榭麗舍大道(Champs Elysees),奔向載送美國總統川普參加一戰終戰協定簽署100週年紀念儀式的車隊,後來遭法國警方逮捕。

路透社報導,這名女子似乎是激進女性主義運動團體費曼(Femen)成員。費曼總部設於巴黎,經常針對性別歧視、種族主義、恐同性戀等社會和政治性議題,趁人不備發動抗議。

前述女子跑到距車隊僅數公尺的範圍內,可能引發外界對一戰終戰協定簽署100週年紀念活動維安的質疑。這場紀念活動約有70位世界領袖出席。

   
紀念一戰結束百年 英詩人臉孔成為巨大沙畫
倫敦11日專電/中央社
被視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英國詩人歐文(Wilfred Owen)今天被繪製成巨大沙畫,出現在肯特郡的沙灘。他當年留下的詩篇,至今仍提醒世人戰爭的殘酷。

100年前,歐文在距一次大戰結束僅剩一週時,於11月4日陣亡於法國北部,年僅25歲。他的母親在11月11日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Sunday)透過電報收到兒子的死訊,耳中傳來的是慶祝大戰結束的教堂鐘響。

不過,歐文留給世界寫實又震撼人心的戰爭詩篇,讓後世永遠記得戰爭的恐怖。

歐文生於1893年3月18日,在英格蘭西北部的伯肯赫德(Birkenhead)長大,早期詩篇是有關家鄉的自然美景。大學畢業後,歐文1912年前往法國教英文,但戰爭爆發後,他回到英國並在1915年加入軍隊。接受基本訓練後,他在1917年1月抵達前線。

然而,歐文在鄉間和教室的生活,讓他無法面對戰爭的殘酷,生命的消逝令他深深受創。一次在戰壕遭到砲擊而受到腦震盪時,歐文被診斷出罹患砲彈休克症,在愛丁堡附近的醫院就診。

歐文在養傷期間認識詩人沙森(Siegfried Sassoon),沙森鼓勵歐文把情感抒發於詩篇。經過一個冬季後,歐文沒聽從沙森的建議,選擇在1918年8月底重回戰場,再也沒能回來。歐文死後,沙森整理出他的作品,於1920年出版。

歐文最著名的詩篇包括「為國捐軀」(Dulce et Decorum Est)。這篇詩的手稿目前存放在大英圖書館,詩句「每一次的顛簸,血從肺泡破碎的肺葉中流出」,描述戰爭的血腥與暴力。

「毒氣!毒氣!快——一陣狂喜般地折騰摸索,及時戴好笨重的頭罩;但還有人在呼號,踉蹌,像在大火或石灰裡扭動……模糊的視窗,粘厚的綠光,昏暗,如身處綠海深處,我看著他沉沒。」則描述軍隊遭到毒氣彈攻擊的恐怖。

除了歐文外,其他陣亡士兵的臉孔也被描繪在沙灘上。「每日郵報」報導,沙畫活動由以「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贏得奧斯卡獎的英國導演丹尼鮑伊(Danny Boyle)發起,全英有32個沙灘參與。

一旦漲潮,沙畫會迅速被海水帶走,象徵生命的轉瞬消逝。

   
紀念一戰終戰 德媒:珍惜和平
柏林11日專電/中央社
今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百年紀念日,一天前,德法領袖特地拜訪見證兩國歷史恩怨的小城康白尼。德國媒體指出,和解並不容易,歐洲應該珍惜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和平。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接受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邀請,10日在巴黎東北方的康白尼 (Compiegne)與馬克宏攜手為新的紀念碑揭幕,碑上文字有兩位領袖署名,強調德法和解對歐洲與和平的重要性。

1918年,德法代表在康白尼簽訂停戰協議,德國從此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

1940年,納粹德國入侵法國後,總理希特勒為了向法國報一箭之仇,曾親自到康白尼羞辱法國的將領,迫使法國接受德國的停戰條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梅克爾是第一位與法國總統一同拜訪康白尼的德國總理,梅克爾與馬克宏此舉因此具有重大的象徵意義。

柏林「每日鏡報」(Tagesspiegel)評論說,歐洲從二戰學到教訓成立歐洲聯盟,讓所有國家的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不過,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歐盟的運作近來出現失衡,尤其中東歐國家為了保住各自的認同,不再相信歐盟團結的價值。

該報指出,歐洲過去的歷史傷口,如今在討論歐盟未來的過程中重新被打開,可見和解有多困難。人們習慣了和平後,往往就忘了珍惜和平,歐洲此刻回憶100年前的殺戮戰場正是時候。

   
全球紀念一戰終戰百年 馬克宏譴責國家主義
巴黎1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利用向聚集巴黎出席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100週年紀念儀式的世界領袖演說的機會,傳遞國家主義深具危險的堅定訊息,表示國家主義違反道德價值。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公開譴責為了讓他國處於劣勢而喚起國家主義情緒的人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就坐在數呎外的地方,透過翻譯耳機聆聽馬克宏演說。

馬克宏在凱旋門(Arc de Triomphe)下發表20分鐘演說,紀念一戰終戰協定簽署100週年。他說:「愛國主義和國家主義正好相反:國家主義是對愛國主義的背叛。」

「主張優先追求自身利益,不顧他人,就是在消滅一個國家所擁有的最珍貴東西—道德價值觀,它賦予國家生命,且讓國家偉大。」

「以執迷於獨善其身、暴力或征服的方式,破壞這個(全球人民渴求和平的)希望,會是一大錯誤,未來世代理所當然會發現,我們必須為此負責。」

川普、普亭、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以及數十位來自歐、非、中東等地區的君王、總統和總理,和馬克宏一起紀念歐洲各地一個世紀前停戰的時刻。

在凱旋門底部的玻璃天篷下,各國領袖站著參加肅穆的一戰終戰紀念儀式。最晚抵達現場的蒲亭,依序和馬克宏、梅克爾、川普握手,還曾短暫對川普豎起大拇指。

紀念儀式內容包括由兒童朗讀一戰期間德法英3國士兵所寫的信函、出生於法國的華裔美國大提琴家馬友友獨奏,以及演奏感人的法國作曲家芮維爾(Maurice Ravel)作品「波麗露舞曲」(Bolero)。

另外西非歌手安潔莉克琪蒂歐(Angelique Kidjo)和由俄羅斯籍指揮率領的一支歐洲青年管弦樂團,也都參與表演。

馬克宏指出,一戰期間在壕溝內作戰的官兵,經歷無法想像的地獄生活。他還強調,有多達1000萬戰士在戰爭中捐軀,另有數以百萬計的婦女成為寡婦,小孩變成孤兒。

馬克宏表示:「不能讓一戰的教訓變成人們之間的憎恨,也不應讓過去被遺忘。」在儀式過程中,馬克宏週遭有多名呈立正站姿的法國退伍軍人,臉上都帶著悲痛神情。

馬克宏說:「考慮未來,以及思索什麼是至關重要的事物,是我們根深柢固的義務。」

這場儀式是全球向1914到1918年一戰期間殉難的1000萬名士兵致敬,以及紀念終戰協定簽署百年的最主要重頭戲。

紀念儀式在上午11時響起的號角聲中落幕,代表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法國西方戰線(Western Front)戰事結束。

川普的車隊沿著巴黎香榭麗舍大道(Champs Elysees)前往凱旋門途中,出現兩名來自激進女性主義團體費曼(Femen)的上空抗議者。

其中一名女子全身寫有「假和平製造者」字眼的塗鴉,她翻越圍欄,跑到距川普車隊後方僅數公尺的範圍內,隨即遭警方逮捕。

電視現場轉播畫面顯示,第二名抗議女子剛跑到香榭麗舍大道路邊,就被維安人員拖走。

費曼領袖之一的謝夫成柯(Inna Shevchenko)似乎透過社群媒體推特(Twitter),承認策動這起抗議事件。她發表推文說:「@真正川普的送葬車隊前往凱旋門途中,費曼的運動人士兩度表示『歡迎』。」

一次大戰是人類史上最血腥的衝突之一,重塑歐洲的政治和人口結構。不過戰後的和平相當短暫,20年後,納粹(Nazi)統治下的德國四處侵略鄰國。

為了替今天的紀念儀式暖身,馬克宏過去一週巡視法國西部沿岸的城鎮和舊戰場,並針對民族主義在歐洲復甦的危險提出警告,表示這會對歐洲大陸構成威脅。今天他在演說中再度提及此事。

他警告,意識形態、宗教和漠視事實可能會遭濫用。他表示:「古老的惡魔正再次醒來,準備散播混亂與死亡。歷史有時會預告重演悲劇的模式,破壞我們以為以先人鮮血彌封就牢靠無虞的和平遺產。」

紀念儀式結束後,各國領袖回到艾里賽宮(Elysee Palace),接受馬克宏和第一夫人碧姬(Brigitte Macron)的午宴款待。

馬克宏今天下午還將主持巴黎和平論壇(Paris Peace Forum)的首次會議。此論壇尋求採取安全和治理的多邊策略,最終避免重蹈導致一戰爆發的覆轍。

梅克爾發表聲明指出,巴黎和平論壇顯示「如今有人決心要竭盡所能為世界帶來更加和平的秩序,我謹代表德國以充分堅定的信念做出前述表示,儘管我們知道還有許多工作尚待完成」。

主張「美國優先」國家主義政策的川普,不會出席巴黎和平論壇。但普亭預料會參加。

   
一戰100周年/民粹捲土重來 歐盟頭痛
編譯李京倫/報導/聯合報

十一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周年,數十位各國領袖在巴黎參加相關紀念活動。紐約時報報導,歐盟就是歐洲上世紀經歷兩次血腥的大戰後,為了壓制民族主義、避免戰爭重演而催生的產物,但歐洲年輕一代對戰爭已毫無記憶,他們關心的是經濟和移民問題,使得歐洲近來民族主義和民粹意識又興起,成為歐盟的威脅。

一次大戰造成近兩千萬軍民死亡,但參與一次大戰的最後一名老兵已在二○一二年過世。經歷過二次大戰和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見證者,也正在迅速凋零。民族主義和族群仇恨在歐洲日益壯大,民粹份子在歐洲幾個國家拿下政權。

歐盟創始國之一的義大利副總理薩爾維尼,拒絕移民船靠岸並要求將羅姆人驅逐出境。匈牙利總理奧班公開提及「穆斯林接管我們國家」,並大言不慚地提出「不自由的民主政體」,今年稍早他說:「一九九○年,歐洲是我們的未來;現在,我們才是歐洲的未來。」

在德國,極右派成了重要反對黨,把主流媒體說成「撒謊媒體」,這是一九二○年代納粹還沒掌權時使用的詞語。一九四○年代反抗獨裁者希特勒的學生團體「白玫瑰」唯一還在世的成員特勞特.拉弗倫茲,現年九十九歲,她說,她最近看到德國東部的極右派暴動中出現「納粹禮」的圖片,不禁打了個冷顫,「也許這不是巧合,我們這一代快要死光光,同樣的事就開始重演」。

二次大戰結束後,歐洲國家為了防止大戰再度爆發,逐步創建共同市場、採用共同貨幣、劃設無需護照的自由通行區,並將某些方面的國內事務交由歐盟決定。但在十一日這天,支持歐洲整合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宏身邊,就站著幾位民族主義領袖,包括美國總統川普、俄國總統普亭和土耳其總統厄多安。

德國歷史學者熊普弗魯格最近出版「世界處於緊繃狀態」一書,他指出,歐洲幾百年來的歷史顯示,長期戰爭過後都會有長期的和平,不過「一旦對戰爭有記憶的一代全數凋零,下一場大戰就將來臨」。

   
紀念一戰終戰百年 普亭川普未談中程核飛彈條約
巴黎1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今天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天在巴黎短暫交談,兩人並未討論任何特定議題。

普亭表示,他與川普決定不另舉行會談,「以免干擾一戰終戰百年紀念活動行程」。

普亭指出,他與川普將利用本月稍後的20國集團(G20)阿根廷峰會之便,進行雙邊會談。

川普上月表示,美國計劃退出與俄羅斯簽署的「中程核飛彈條約」(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理由是莫斯科當局違反條約內容。對此,莫斯科揚言,將會採取報復措施。

   
日本海嘯侵襲象徵建物遭拆除 民眾惋惜
東京1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日本一間掛著紅底白字大招牌的魚板工廠,受到2011年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侵襲損壞,之後一直以象徵性建物被保留下來,如今面臨被拆除命運,讓不少當地民眾感到惋惜。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位於宮城縣名取市□上地區的魚板製造工廠,見證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

□上地區超過700人在海嘯侵襲時不幸罹難,製造魚板的老店在這裡有一間2層樓高的工廠,一樓部分在海嘯侵襲時損壞;但這間工廠2樓頂的紅底白色看板,從遠方看仍然清晰,被視為是訴說著驚人海嘯等象徵建物。

雖然這間工廠一直以來作為311大地震的遺留建物而被保留,但因為名取市有意在工廠所在地修建公園,所以老店決定拆除工廠,並從9日開始工程。

當地民眾談到這間工廠被拆除,不少人發出惋惜的聲音。

老家受災的70歲男性說,這座工廠從海嘯後就一直留到現在,要拆除真是令人感到寂寞,真希望能保留下去。

另一位住在名取市的32歲男性說,他的小孩是在311大地震後出生的,只能從遺留下來的建物和資料來了解那場大地震,現在連這間工廠都要拆除了,真是令人感到遺憾。

這間魚板老店的社長佐佐木直哉說,只要工廠還存在,就能明白海嘯的驚人與可怕,現在只能說遺憾。

311大地震重災區岩手縣陸前高田市的一間加油站大招牌,當年遭海嘯侵襲屹立不搖,店家後來重建時,在大招牌上寫「海嘯高度15.1公尺」等文字,讓大招牌成了海嘯最佳見證;不過,這塊大招牌也在7月因道路工程,從現址被拆除移往他處。

□上地區還有一棟名取市消防署的舊建物,在海嘯時一樓被淹沒,明年同樣面臨拆除命運,未來這些當時受到海嘯侵襲的建物將所剩無幾。

另外,今天是311大地震發生後7年8個月的日子,陸前高田市選在今天舉行全市海嘯疏散逃生訓練。

當年超過1800人死亡的陸前高田市,3年前開始每年定期舉行一次全市逃生訓練。

聽到大型海嘯警報發布後,所有人邊確認逃生路線,邊往300公尺外的高台逃生;抵達高台上的人群,也不忘為當年罹難者默禱。

   
泰國民主黨主席選舉 前總理艾比希蟬聯
曼谷11日專電/中央社

泰國歷史最久的政黨民主黨今天選出黨主席,由現任主席、前總理艾比希(Abhisit Vejjajiva)勝出,他將領導民主黨在明年的國會大選爭取公民支持。

泰國民主黨成立於1946年,多次上台執政,今天蟬聯黨主席的艾比希,2008年12月至2011年8月擔任總理,他分別於2005年和2011年至今出任黨主席。

民主黨主席選舉今年首度採用電子投票,共3人競選,昨天稍晚開票,艾比希獲得6萬7505票,前議員哇隆(Warong Dechgitvigrom)5萬7689票和前民主黨副主席阿龍孔(Alongkorn Ponlaboot)的2285票。

民主黨黨章規定,第一階段的電子投票結果,需交由黨代表大會確認,今天的黨代表大會中,哇隆和阿龍孔都退出黨主席的確認投票,由艾比希順利連任民主黨主席。

艾比希表示,明年大選攸關泰國的未來,選舉制度也有所改變,民主黨要推出最適合的人選來參選,為民眾服務,也希望軍政府盡早解除政黨活動禁令。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適當時機改組內閣
新加坡11日專電/中央社
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今天改選中央執行委員會,14名中委有9人屬於第4代領導團隊成員,總理李顯龍表示,會在這次中委選舉後不久,在適當時機宣布內閣改組。

人民行動黨今天在幹部大會中改選中央執行委員會,讓第4代領導團隊的年輕內閣部長出任黨高層職位。李顯龍接班人將從第4代領導團隊中選出。

這次改選的14名中委,有9人是第4代領導團隊成員,原第3代領導核心成員有5名委員引退。值得注意的是,被視為總理接棒熱門人選的財政部長王瑞杰、貿工部長陳振聲與教育部長王乙康均順利入選。

新加坡2015年9月大選,下屆大選雖然最遲要在2021年4月舉行,但明年是英國人萊佛士於1819年登陸新加坡後的200年,這也讓明年成為提前舉行大選最佳時機的說法不脛而走。

李顯龍今天表示,新的中委將領導人民行動黨備戰下屆大選,下屆大選所面對的形勢與2015年大選截然不同,對人民行動黨是新一輪考驗。因此,這次的中央執行委員會選舉至關重要,也是人民行動黨的重大轉捩點。

他說,這屆政府任期已過半,這也可能是下屆大選前的最後一次人民行動黨幹部大會。

李顯龍認為,第4代領導團隊在內閣中經過不同政府部門的多年歷練,不僅相互合作,也能針對彼此的優點與弱點互補。

新加坡聯合早報、聯合晚報報導,這是人民行動黨最高決策組織所完成的一次重大交棒程序。

新加坡今年4月大規模內閣改組,幅度幾乎擴及所有部門,只有交通部、衛生部、國防部、內政部及律政部不受影響,其他部門均由較年輕部長肩負重任。當時不少分析家認為,這是要讓多達16人的第4代領導團隊有更多的職務歷練。

第4代領導團隊共16人,他們今年元月首度發表聯合聲明,強調會團結一致,在適當時機從團隊中選出一位領袖,意思是李顯龍之後的總理。

   
葉門內戰近尾聲 叛軍漸敗仍不屈
記者宋秉謙╱台北報導/台灣醒報

葉門長達3年的內戰在各國充斥人道主義的呼聲中,可能以叛軍落敗做為結尾!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盟軍上週攻下葉門叛軍(青年運動)的重要據點荷台達港,讓叛軍失去食物與資源補給而漸露敗象。但因這場內戰官方統計的死亡人數早已破萬,非官方聲稱高達5萬人,出自人道主義的聯合國欲以第三人調和,但叛軍認為盟軍無法保證投降後的安全。

本世紀最慘人道災難

根據《英國獨立報》報導,葉門叛軍組織青年運動原屬於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支派,可說是激進派的代表,他們從阿拉伯之春開始,不斷成為該國政權的反對勢力,期間多次與葉門政府發生衝突。

2015年以來,青年運動更與政府軍爆發為期3年的內戰,衝突引來鄰近大國伊朗與沙國分別支持叛軍與葉門政府。上週沙國盟軍與葉門軍終於打下叛軍資產來源的荷台達港,被外界視為是叛軍一大敗因,但這場內戰已成葉門本世紀最大的人道災害,據官方統計,死亡人數已破萬,且數據已很久沒能精確更新,非官方組織則認為超過5萬人死亡。

盟軍不需美國幫忙

《半島電視台》報導,聯合國出自於人道關懷主義,日前已派遣特使想以第三人身份居中重啟談判,UN警告說,葉門若不停戰,未來恐面臨嚴重的飢荒與人力損失。然而,談和之路卻不甚順利,叛軍10日聲明不打算談判,他們對盟軍給的安全保證感到質疑。

另外,美國雖沒有直接參與到盟軍陣中,加上沙、美仍因記者卡舒吉記者遇害事件,雙方互動難免受到放大鏡關注。《Axios網》報導,沙國11日明確拒絕了美國提供的空中加油支援,他們聲稱,盟軍已有能力進行空中補給,且戰事出於人道主義,期望能快結束,盡可能不繼續動用火力。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美期中選舉 線上廣告經費創紀錄
華盛頓10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儘管線上平台嚴格限制政治廣告,今年美國期中選舉數位廣告支出仍創新高,比2014年飆升24倍,達新台幣540億元,而且看來2020年還會進一步成長。

研究公司Borrell Associates初估,今年花在數位媒體的競選廣告費用為18億美元(約新台幣540億元),相較2014年期中選舉大增24倍,約是廣告總經費89億美元的2成。

數位廣告費用已成為近10年來競選活動的重要元素,有大多數是花在諸如臉書的社群網站,不過2016年大選後,大型數位公司採取更嚴格的規則,可能稍稍抑制了數位廣告費用的增加。

這項研究的領導作者卡西諾(Kip Cassino)表示,為解決各界所關注的外國勢力影響美國選戰問題,臉書、推特等公司制定綱領規則,要求更嚴謹的廣告認證,但線上部門仍維持強有力的成長。

比起電視等傳統媒體,數位有些獨特的好處,特別是能夠很快送出訊息,並且鎖定特殊選民族群。

卡西諾說:「你可將訊息聚焦在那些會選你的人,或者那些你希望他們投票給你的人。」

他表示:「你不會想把錢浪費在一些不想聽你講話的人身上。」

   
賭場大亨捐給共和黨35億 川普頒總統自由獎章給他妻子
記者田思怡╱即時報導/聯合報
白宮10日公布,川普總統16日將首度頒發象徵平民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獎章」(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給七位對國家安全、文化、體育或其他方面有貢獻的人,包括已故的「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Elvis Presley)和職棒傳奇人物貝比□魯斯(Babe Ruth) 。不過,共和黨大金主、拉斯維加斯賭場大亨阿德爾森(Sheldon Adelson)的妻子米莉安.阿德爾森(Miriam Adelson)也名列其中,在社群媒體引起議論紛紛。□

英國獨立報報導,在甫落幕的美國期中選舉,阿德爾森夫婦總共捐給共和黨政治行動委員會超過1.12億美元(台幣34.46億元),其中捐給參院領袖基金會2500萬美元,捐給眾院領袖基金會4000萬美元。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阿德爾森夫婦至少捐了8700萬美元給共和黨候選人。雖然媒體報導的捐款金額有差距,但阿德爾森都不愧為共和黨最大金主。

白宮表示,身為醫生的米莉安.阿德爾森獲頒自由獎章的理由是她對毒癮的研究,以及她成立的阿德爾森醫學研究基金會對疾病研究和對抗毒癮有貢獻,她也支持猶太組織、以色列的學生、軍人和退伍軍人。

川普頒給米莉安.阿德爾森自由獎章,引起有關她是否夠資格的質疑,更有網友質疑川普2020年競選連任,還得靠阿德爾森的捐款。

網友荷曼(James Hohmann)推文:「川普把象徵平民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獎章頒給阿德爾森的妻子米莉安。他將靠阿德爾森的錢競選連任,頒這個獎章比讓金主睡在林肯臥室還糟?」 

其他受獎者包括參議院共和黨任期最長的猶他州參議員哈契(Orrin G. Hatch)、2016年猝逝的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史卡利亞(Antonin Scalia)、由NFL名人堂最佳防守球員搖身成為明尼蘇達州最高法院首位黑人法官的阿倫·佩奇(Alan C. Page)、名人堂四分衛和越戰退役軍人羅格·史多巴赫(Roger Staubach)。

   
因小雨取消造訪一戰陣亡美軍公墓 川普挨批
巴黎10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因小雨不斷及低雲籠罩無法搭乘直升機,臨時取消造訪一次世界大戰陣亡美軍公墓行程後,在社群媒體上招致廣泛批評。

抵法國出席紀念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週年活動的川普,原本預定與第一夫人梅蘭妮亞一同搭直升機飛往貝勒森林(Belleau Wood)戰場及公墓。美軍士兵及陸戰隊員於1918年在當地與德軍浴血奮戰。

白宮發表聲明說:「由於天候不佳導致行程安排和後勤支援困難,川普總統和第一夫人已取消前往埃納-馬恩河美軍公墓及紀念碑(Ainse-Marne AmericanCemetery and Memorial)行程。」

川普改派白宮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及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Joe Dunford)將軍代替他前往當地。當地位於巴黎東北方約85公里處。

部分人士認為,川普未現身貝勒森林,是不尊敬當年在戰壕中浴血奮戰並捐軀美軍的跡象。1918年6月發生的貝勒森林戰役,超過7000名美軍陣亡或負傷,當地的美軍公墓內含2289名戰歿者的墳墓。

川普臨時取消行程招致部分批評人士譏諷,許多人暗批川普是擔心弄亂他的頭髮,其他人則指出,下雨並未阻止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以及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出席紀念活動。

儘管小雨不斷,馬克宏和梅克爾仍在巴黎東北方的康白尼 (Compiegne)舉行令人動容儀式,紀念一次大戰簽署停戰協定滿100週年。杜魯道則前往法國東北方的戰場,追悼在維米嶺(Vimy Ridge)戰役陣亡的加拿大官兵。

   
波蘭紀念獨立百年 右派遊行與閱兵撞場
華沙1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波蘭今天紀念獨立100週年,但因邊緣的右派團體在決定舉行國家閱兵大典的過程搶戲扮演要角,發動遊行打對台,使得這個深陷兩極化的國家情勢緊張。

獨立百年紀念日前幾天,華沙閱兵計畫還一團亂,因為右派團體矢言舉行受爭議的年度獨立日遊行,時間和路線都和閱兵一樣。

去年右派團體的遊行引起國際憤怒,當時有些參與者手持種族主義和反移民的橫幅且高喊相關口號。策劃者包括全國激進陣營(National Radical Camp),這個團體的起源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反猶太主義運動。

這些右派團體在波蘭屬於邊緣團體。

為了避免獨立100週年重演類似情況,右翼法律正義黨(PiS)政府和盟友總統杜達(Andrzej Duda)7日宣布舉行閱兵,堅稱這在法律上有優先地位。

華沙市長也以遊行有引發暴力衝突和仇恨言論風險為由,另外下令予以禁止,但遭到法院駁回,右派團體因而拒絕退讓。

政府9日與右派團體就兩項活動的時間安排進行拉鋸戰。但雙方當天稍晚證實,兩場活動將會撞期。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誓言,若有任何公開展示法西斯符號或口號的行為,有關當局將會「果斷」應對。波蘭法律禁止這類符號和口號。

   
馬克宏:歐洲增加國防預算 不應是為購美武器
巴黎1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防衛議題上和美國總統川普發生齟齬後,在預定今天播出的專訪中表示,歐洲不應花費更多國防預算購買美國武器。

馬克宏昨天與川普會談後接受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

馬克宏表示,他和川普同意,「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內部應該更公平地分攤責任」,意味歐洲在防衛上應該不要那麼倚賴美國的支出。

但是他告訴CNN:「坦白地說,我不希望看到歐洲國家增加國防預算,只是為了購買美國武器,或來自你們工業的原料。」

「如果我們增加預算,那是為了建立我們的自主性。」

馬克宏日前呼籲歐洲應組建一支屬於自己的聯合部隊,以防範俄國、中國甚至美國。川普9日在推特(Twitter)說,這是「非常侮辱」的言論。

   
沒了梅克爾「媽咪」 德國何去何從?
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聯合報

她被稱為「德國鐵娘子」,德國人喚她「媽咪」(Mutti)。德國年輕民眾沒見過男總理,因為總理梅克爾執政已十三年。她是西方民主價值的捍衛者,領導歐洲挺過多次危機。不過政治氣氛改變,她的執政黨和盟黨聲勢不斷下滑,梅克爾上月宣布,這一任總理將是她的最後一任。

六十四歲的梅克爾在前東德成長,是物理學博士。柏林圍牆倒下是她從政契機,二○○○年當選基民黨黨主席,二○○五年當上總理。

德文的總理kanzler是陽性名詞,梅克爾上台後,這個字多了陰性版kanzlerin,指女總理。廿三歲以下的德國年輕人,自懂事以來沒見過男總理,對他們而言,「總理是女性」似乎理所當然。

梅克爾以堅韌的母親形象帶領歐洲乃至於全球走過多項危機,二○○八年的金融風暴、二○一○年開始的歐洲債務危機、二○一一年的阿拉伯之春、二○一四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及干預烏克蘭等。

迄今執政十三年,梅克爾看著各國領導人更迭,法國和美國換了三、四個總統,英國換了三個首相,就連中國大陸國家主席也從胡錦濤換成習近平,而她屹立不搖。

不過,二○一五年惡化的難民危機讓梅克爾威信受挫,她主張對難民採包容開放態度,遭部分保守國家及難民首抵國反對,也讓反移民的極右派政治勢力在歐洲各地崛起,例如德國另類選擇黨、義大利五星運動、匈牙利青民盟等。

在國內,梅克爾和盟黨基社黨上月接連在巴伐利亞和黑森邦選舉得票率大減,她因此宣布不會在十二月的黨代表大會尋求連任基民黨黨魁,但會擔任總理直到二○二一年任期屆滿,之後不會再競選國會議員,也不會擔任任何政治職位,形同離開政壇。

國際上,歐盟急欲和英國達成脫歐協議,加上難民危機難解,削弱梅克爾的影響力。美國總統川普退出多個國際協定並發動貿易戰,也讓梅克爾覺得難以溝通。

梅克爾已打破英國柴契爾夫人的紀錄,成為歐洲執政最久的女性領導人。若她做滿第四個總理任期,將追平前總理柯爾的「德國在位最久總理」十六年紀錄。三年後,「梅克爾時代」將畫下句點。

   
梅克爾一枝獨秀13年 沒能改變陽盛陰衰的德國
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聯合報

德國總理梅克爾執政逾十三年,令全球見識德國的女性力量。然而事實上,不論在政界或民間企業界,德國仍存在巨大的性別落差,女性薪資及擔任要職的比率皆不如男性,政府也遲遲拿不出有效對策。

今年三月,梅克爾領導的基民黨宣布與第二大黨社民黨(SPD)組成聯合政府,兩個大黨的黨主席皆為女性,創下紀錄。

不過新內閣並未因此出現更多女閣員,基民黨提名三位女部長及女性內閣長官,其他要職皆為男性。在官方網站上,一張內政部長賽賀佛與八名司長的合照一度成為輿論焦點,因為九人全是男性,網友標註「FührungsMANNschaft」(領導團隊)的主題標籤,故意將其中的字根MANN(男性)大寫,凸顯內閣陽盛陰衰。

此外,內閣中的女性除了梅克爾,多擔任與兒童、教育或農業等相關部會首長,被視為核心的財政、外交或內政部,一直都是男性天下。

目前德國國會女性議員比率為百分之卅點九,是近廿年來最低,遠低於西班牙的百分之四十及法國的百分之卅九。執政黨基民黨在國會下議院的席次中,只有五分之一是女議員。

性別不平等的問題在德國職場更嚴重,根據歐布萊特基金會統計,德國一百六十間上市企業的董事會成員,百分之九十三點五是男性。歐洲統計局指出,德國的男女薪資落差為百分之廿一點五,遠高於歐洲平均值的百分之十六點二,在歐洲排名倒數第三,只贏過愛沙尼亞和捷克。

德國就業研究院(IAB)的報告指出,女性的薪資和她居住地區息息相關。普遍而言,德東女性薪資比男性高,但在德西,男性賺得比女性多。這是因為德西是工業重鎮,以男性為就業主力;此外女性職業類別受限,多從事服務業或社會照護工作,也影響她們的薪資水準。

雖然政府陸續推行各種措施,但成效不佳,例如今年一月政府頒布新法,允許女性員工查探同事薪水。德國聯邦議員凱蒂亞.多納表示:「女性要兼顧家庭和事業仍然很難,聯合政府雖然注意到職場性別不平等問題,但無法提出實質作為。」

   
巴黎和平論壇登場 梅克爾馬克宏捍衛多邊主義
巴黎1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德法兩國領導人今天在巴黎和平論壇(Paris Peace Forum)呼籲採取一致行動,促進世界和平。許多國家元首與政府領導人參與這項論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選擇缺席。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率先在論壇發言,她提出警告,「狹隘的」國族主義正在歐洲和其他地方坐大。

梅克爾指出,部分人士樂於宣揚自利,並且忽略二次大戰結束以來支撐和平的緊密關係,令人憂心。

她說:「當今絕大多數挑戰無法依靠單一國家解決,而是同心協力處理。這就是我們必須採取一致行動的原因。如果孤立主義100年前無法解決問題,又怎可能是今日互聯世界的解方?」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希望論壇領頭宣揚多邊主義,展現和解的力量,才能免於重蹈百年前一戰覆轍。

主張「美國優先」政策並說自己以國族主義者為榮的川普,拒絕出席巴黎和平論壇。論壇揭幕後不久,川普的專機自巴黎起飛,飛返華盛頓。

   
斐濟將大選 兩名前政變領袖呼聲高
雪梨1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斐濟14日將舉行自2006年政變以來的第2次大選,兩名前政變領袖被視為是最主要的總理角逐者。

斐濟由逾300個島嶼組成,人口約91萬。這個前英國殖民地2006年爆發不流血政變,時任武裝部隊司令的巴依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奪取政權後,斐濟遭大英國協(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暫停會籍,外交上面臨孤立。

後來巴依尼馬拉馬自軍中退役,2014年以平民身分參加大選,贏得壓倒性勝利,擔任總理迄今。斐濟也獲准重返國際社會,上月甫接待英國王子哈利(Prince Harry)和妻子梅根馬克爾(Meghan Markle)來訪。

1987年曾兩度發動政變的斐濟前總理拉布卡(Sitiveni Rabuka)是最主要的反對黨候選人。

拉布卡領導的社會民主自由黨(Social Democratic Liberal Party, Sodelpa),主打政見之一是政府透明。不過拉布卡被控蓄意違反財務揭露法,須等明天下午才能確定是否有參選資格。

社會民主自由黨秘書長龔尼巴拉維(Adi Qionibaravi)從斐濟首都蘇瓦(Suva)接受路透社電話訪問時表示,拉布卡昨天針對5日和巴依尼馬拉馬就斐濟國民銀行(National Bank of Fiji)問題進行辯論一事,接受警方訊問。這場辯論和拉布卡被控違反財務揭露法,並無關聯。

龔尼巴拉維表示,該黨儘管遭遇逆流,仍有能力擊敗巴依尼馬拉馬的斐濟第一黨(Fiji First Party)。

   
NGO兩名記者遭坦尚尼亞拘禁 已獲釋離境
約翰尼斯堡11日專電/中央社
非政府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兩名女記者7日晚間在東非坦尚尼亞遭警方逮捕拘禁,直到8日清晨才獲釋,但護照被扣留。兩人最終於8日晚間取得護照搭機離境。

南非「非洲通訊社」(African News Agency)9日報導,坦尚尼亞政府表示,拘禁兩人是因為她們沒有事先向有關單位報備,就與當地記者頻繁接觸、開會,違反申請入境的理由。

報導引述坦尚尼亞移民局發言人姆坦達(Ally Mtanda)表示,南非記者昆塔(Angela Quintal)與肯亞記者蒙莫(Muthoki Mumo)於10月31日入境坦尚尼亞,並告知移民署官員旅行目的是一般性造訪。

他說:「然而我們的官員確定她們開始與本地記者開會,這違反核准入境的條件。」

「如果她們打算與記者舉行會議,應該在開始之前聯繫有關當局。」

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of ProtectJournalists,CPJ)執行長賽門(Joel Simon)在確認兩名女記者安全離開坦尚尼亞後,發表書面聲明,督促坦尚尼亞當局停止打擊新聞自由。

聲明表示:「昆塔與蒙莫前往坦尚尼亞瞭解該國新聞界所面臨的挑戰,並公諸於世。」

「然而經由此事件已非常清楚說明,坦尚尼亞記者是在恐懼氛圍中工作。」

保護記者委員會成立於1981年,總部在美國紐約,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非政府組織,目的在推動全球新聞自由及捍衛記者權利。

坦尚尼亞面積約9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600萬,1961年脫離英國獨立。

   
國際要聞
伊美黛被控貪汙 司法程序曠日持久
馬尼拉11日專電/中央社
菲律賓肅貪法院判決前第一夫人伊美黛7件貪汙罪罪名成立,刑期累計至少42年7個月。法律戰至今持續27年,但她會不會入獄服刑、貪汙款項能否追回,分析家說還有得等。

菲律賓肅貪法院9日判決,伊美黛(Imelda Marcos)在丈夫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總統執政期間,利用職權在瑞士設立7個基金會,把家族竊得的「不義之財」以基金會之名在銀行開戶、轉帳、賺取利息及投資。

為此,伊美黛被判7件貪汙罪成立,每項判處有期徒刑6年1個月至11年,永遠不得擔任公職。但她當天就透過聲明宣布,將委託辯護人提出重新審議(Motion for Reconsideration)的要求。

這項判決源自1991年12月肅貪法院提出的10項貪汙控告,但其中只有7件被判刑,審理程序花了27年時間,政界人士及公民對菲國司法系統的效率感到失望。

菲國參議員潘吉里納(Francis Pangilinan)發布聲明說:「這顯示菲國司法系統是多麼令人沮喪,特別是牽涉到權勢時。」

此外,不義之財能否追回也是疑問,因為追討貪汙款項是另一套程序。

肅貪法院判決書表示,政府檢察官艱難地從國內外管道取得馬可仕家族貪汙證物,包括1986年馬可仕一家倉促流亡夏威夷時留在馬拉坎南宮的資料,以及蘇黎世檢察官科桑迪(Pete Cosandey)直接從瑞士銀行取得的文件,才能作出判決。

法界人士認為,無數重要證人是否依時程出庭、控辯雙方以各種理由要求延期開庭、文件及證據之間的關聯與驗證,當然還有涉案政治家族的影響力,都是造成菲國貪汙案審理時間冗長的因素。

菲律賓資深媒體人及學者戴維(Randy David)今天在報紙專欄中說:「許多人對判決採保留態度…馬可仕夫人所聘用的聰明且待遇優厚的律師們,將在訴訟界以一切手段爭取重新審議,再扭轉判決。」

事實上,伊美黛在馬可仕倒台後面臨將近100宗刑事及民事控告,但強大的律師團,一次又一次讓馬可仕家族度過司法關卡。

早在1993年9月,伊美黛就被菲國肅貪法院判決貪汙罪名成立,刑期9年至12年,經上訴,1998年10月菲國最高法院扭轉了判決。

如今這7件貪汙案也可以上訴與交保,最終結果宣布前仍可競選公職,分析家認為,上訴程序可能要耗掉好幾年,即使最高法院維持原判,伊美黛也可能獲得總統特赦。

雖然如此,菲國多數評論人士仍認為,這是正面的發展,即使無法讓伊美黛入獄,但至少這項判決將會列入歷史,證明馬可仕家族確有貪汙。

馬可仕統治菲國20年,被指竊取50億至100億美元的不義之財,1986年2月在不流血人民力量革命中被推翻,舉家流亡美國夏威夷,1989年馬可仕客死異鄉,伊美黛帶著子女返菲,在政壇東山再起。

89歲的伊美黛現為北伊羅科斯省(Ilocos Norte)的眾議員,明年期中選舉將競選省長。

馬可仕之子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曾當選參議員,2016年角逐副總統失利,現正進行選舉訟訴;馬可仕之女艾米.馬可仕(Imee Marcos)是北伊羅科斯省(Ilocos Norte)省長,明年將角逐參議員。

雖然伊美黛被控貪汙,且肅貪法院判決罪名成立,但估計對家族選情不會有重大影響,因為馬可仕家族在菲律賓、特別是家鄉伊羅科斯地區,仍有相當多支持者。

參考前例,菲國被判貪汙罪成立的政治人物,參選仍是無往不利,如前總統艾斯特拉達(Joseph Estrada)連任馬尼拉市長,雅羅育(Gloria Macapagal-Arroyo)也連任眾議員,現為眾議院議長。

   
世界奇觀遭水洗! 約旦雨災釀12死
記者李牧權╱台北報導/台灣醒報

豪雨侵襲約旦,造成至少12死!自9 日起,約旦豪雨成災,各地出現嚴重水患與土石流,甚至傳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佩特拉古城亦難逃被水淹的惡夢,迫使約旦政府從佩特拉撤離4000多名遊客。官方消息指出,暴雨和洪水已導致至少12人死亡,多人受傷,其中9人情況危殆。當地政治家批評政府防範措施不足,救災反應遲緩,兩名部長因疏忽職責被迫辭職。

據《衛報》報導,政府發言人恩依瑪表示,4名在瓦地倫沙漠失蹤的以色列遊客,已有 2人被尋回,還有2人下落不明;當局已宣佈在紅海港口城市亞喀巴以南城市全面進入緊急狀態。

「過去我們不會想到,整個中東地區會出現洪水。實際上沙漠地區的基礎設施並不能應付洪水泛濫。」據《半島電視台》引述氣象專家麥克伊爾維(Rob McElwee)表示,這次災情嚴重,主要原因是基礎建設不足和氣候變遷的結果。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政治家批評政府防範措施不足,救災反應遲緩,緊急服務工作人員沒有做好準備,導致死傷人數仍持續增加。目前,已有兩名部長級官員因疏忽職責,而被問責下台。

連接首都安曼與南部主要高速公路已經關閉,政府10日宣布所有學校停課,並開放所有清真寺,以作為提供給遭受洪水襲擊的平民避難之處。報導指出,這是兩週內發生的第二次暴雨成災,也是該國幾十年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美南加燒毀7萬畝 25萬戶撤離
記者丁曙/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美國Woolsey、Camp和Hill三起野火連燒數日,蔓延全加州。至10日午後,南加州地區的過火面積7萬英畝,25萬居民被疏散撤離,在災民身後留下一片滿目瘡痍的家園。

南加州的Woolsey大火燒毀了7萬英畝土地,在馬里布(Malibu)、西湖村(Westlake Village)和千橡(Thousand Oaks)地區燒毀房屋,同時威脅到西米谷(Simi Valley)和西山(West Hills)的部分地區。目前至少有25萬居民被疏散。從災民在推特上貼出的圖片可見,馬里布火場附近,濃煙蔽空,火光沖天。

南加州的Hill火焰穿過峽谷,到達Camarillo Springs和加州海峽群島(Cal State Channel Islands)的邊緣。過火面積4500英畝,現在有25%被控制了。

北加州巴特縣的Camp大火,已經造成九人死亡,並且摧毀了近6500座建築物。這是加州最具破壞性的一場火災。

   
佛州大沼澤地清剿緬甸蟒 長5公尺、重54公斤破紀錄
記者季晶晶╱即時報導/聯合報
洛杉磯時報報報導,南佛羅里達水利管理局表示,捕蛇人潘尼斯頓(Kyle Penniston)上周一(5日)深夜在邁阿密-戴德郡境內,獨力抓到一隻長達17呎(約5.2公尺)、重逾120磅(約54.4公斤)的母緬甸蟒,打破該管理局自2017年3月以來為大沼澤地(Everglade)進行蟒蛇清剿專案的紀錄。

這是第3隻逾5公尺長的緬甸蟒,但重量最重,使該區蟒蛇捕獲總量達到1859隻。潘尼斯頓對蟒蛇清剿計畫的貢獻度目前居第2,共抓到235隻。另一位捕蛇人哈格洛夫(Brian Hargrove)以257隻居冠。

官員說,外來的緬甸蟒在大沼澤生態系統裡沒有天敵,輾壓原生的野生動物族群。

   
魔鬼焚風吹襲 加州野火遭批人禍
洛杉磯10日專電/中央社

加州野火近年一再重演,地理因素的「魔鬼風」聖安娜(Santa Ana)焚風是主因,但有專家表示,加州政府能在建築法令上劃定限建區,終止憾事發生,卻劃地自限。

「聖安娜焚風」之名最有可能源自橘郡的聖安娜峽谷(Santa Ana Canyon),俗稱「魔鬼風」。

根據洛杉磯公共電視台KCET網站「魔鬼風:聖安娜焚風簡史」(The Devil Wind: A Brief History of the Santa Anas)這篇文章,聖安娜焚風一詞最早出現在1880年。

這焚風是從美國西南部內陸的大盆地(Great Basin)與莫哈維沙漠(Mojave Desert)經山脈隘口吹向加州的風。暖空氣升到山上時變得乾燥,穿過山間隘口速度加快,下降到較低海拔時溫度升高。

特別在秋季的乾旱時節,風勢助長下灌木叢極容易起火。聖安娜焚風從9月到5月都可能出現,儘管只持續幾天,但起風時卻有太多機會,一丁點火花就會擴散成一整片火海。

以加州首府沙加緬度(Sacramento)以北的坎普野火(Camp Fire)為例,8日清晨6時30分在陡峭的花崗岩峽谷裡起火,但到了上午10時,在每小時50英里(80公里)的風速助長下,火勢蔓延到5000英畝(約2023公頃)。

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環境學院的野火專家毛瑞茲(Max Moritz)表示:「各地由聖安娜焚風造成的災情,看起來令人震驚,但實際上並未超乎預料。」

毛瑞茲說:「這些區域過去都燒過。而且假如我們回溯過去,做點風向判讀,我們會發現每隔一段時間,這些地區就很容易發生自北方、東北方的聖安娜焚風帶來的災情。」

7月的門多西諾(Mendocino)大火燒毀了45.9萬英畝,躍居加州現代史上最大的野火。

毛瑞茲說,一系列令人驚愕的死亡與燒毀當中,加州從中學到的教訓太少了,「我們讓我們自己失望」。

毛瑞茲向「洛杉磯時報」表示:「我們擁有各種工具可以更明智地處理火,建立更有延續性的方法,與火共存。但每個人都兩手一攤說,『土地利用是各地的事務,你沒辦法告訴人們別在那裡蓋房子』,討論就此停止。」

毛瑞茲認為,在建築法規、建築設計以及打造更多防火社區等方面存在許多可進步的空間,能立法的項目很多,議會卻劃地自限,這是「我們自己犯了錯」。

作家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在1938年短篇小說「紅風」中形容聖安娜焚風:「穿過山間隘口而下,捲起你的頭髮,擾動你的神經,讓你的皮膚發癢。」

女作家蒂蒂安(Joan Didion)在1961年的「洛杉磯筆記」當中寫到這種風「乾到快要著火」,她說這「總是意味著祝融」。

   
影/同志夫夫婚禮獻舞 熱舞17賓客High翻
記者尤寶琪╱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紐約一對新婚同志夫夫,51歲的西蒙斯(P.J. Simmons)電影《熱舞17》中的經典高舉作結尾,引來熱烈掌聲與歡呼;這對新婚夫夫隨即決定,將影片放上網路,引發熱烈回響,讓2人決定在臉書上替「It Gets Better Project」發起募款,幫助全球LGBTQ年輕族群。

影片中可以看到,西蒙斯與艾博林兩人正要共享他們的第一支舞,但音響卻突然出問題,讓現場賓客都一臉疑惑,不過下一秒音樂突然改變,西蒙斯與艾博林走回舞池,開始大跳Salsa,讓現場賓客忍不住高聲歡呼。西蒙斯與艾博林為了要驚喜賓客,花了7周編排練習他們的第一支舞;這支長達5分鐘的舞蹈,包含了各種風格,從Salsa到踢踏舞、街舞到瑪丹娜的Vogue,最後則是電影「熱舞17」中的經典「(I've Had) The Time of My Life」舞碼,兩人甚至順利呈現其中最困難也最浪漫的高舉,讓賓客們再度高聲歡呼。

西蒙斯與艾博林兩人在結婚前,已經交往長達10年,艾博林是舞蹈戲劇表演出身,西蒙斯本身也熱愛舞蹈,但婚禮上的第一支舞,卻是他們第一次在親友面前表演。西蒙斯與艾博林事後將他們的第一支舞,放上YouTube分享,西蒙斯坦承,一開始對於將影片放上網路感到非常緊張,擔心會遇上恐同人士,上來攻擊他們;不過,這段影片上網以來,至今已吸引155萬人次觀看。

感受到來自各界的支持,西蒙斯與艾博林隨後決定在臉書上,為目標幫助全球LGBTQ年輕族群的「It Gets Better Project」發起募款,並引發熱烈回響,募款目標也從原本的2.5萬美元增加到3.5萬美元,相當約109萬新台幣,並在短短9天之內,就募集到近2.8萬美元,相當約87萬新台幣。

   
我的錢和人生 被分期付款綁架了!
靠著分期付款旅遊、購物,提前過著「假」上流生活,確實很過癮,但就像溫水煮青蛙,一開始無感,等到越買越多,分期帳單越堆越高,水溫越來越燙後,才意識到自己的財務已經失控,離負債只有一步之遙。

秋天吃蟹精挑選 按螃蟹肚子就知分曉
螃蟹秋季成熟最肥美,品嚐萬里蟹就是現在,但選螃蟹也有撇步,對螃蟹肚子按下去,如果壓下去感覺堅硬不易破,表示肉質飽滿或蟹膏豐厚,反之,就代表螃蟹肉質較少。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