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東南部內陸國家辛巴威礦產豐饒,曾有非洲南部麵包籃美譽,卻因土地改革失敗導致經濟嚴重衰退,陷入惡性通貨膨脹,最終釀成政治風暴,掌權37年的總統穆加比今天下台。
高齡93歲的穆加比上周遭軍方奪權後,原本拒不下台,但今天面臨遭國會彈劾局面,終於宣布辭職。遭他罷黜的前副總統姆南加瓦(Emmerson Mnangagwa)可能成為接任人選。
辛巴威東鄰莫三比克,南接南非,西與西北與波札那、尚比亞相連,1980年獨立建國,首都哈拉雷,境內富含鉑礦資源,為主要出口產品,佔全球供應量約5%。
原名南羅德西亞(Southern Rhodesia)的辛巴威面積39萬餘平方公里,人口約1653萬,黑人占總人口98%,混血與亞裔人種占1%,白人則不到1%。女性預期壽命為62歲,男性為59歲。
英語是辛巴威的官方語言,與紹納語和恩德貝萊語並列為主要語言。
英國殖民者19世紀晚期從南非來到這個地區,先後受到豐富礦產和發達農業所吸引,辛巴威原名南羅德西亞,就是源自於替英國在這個地區建立殖民地的礦業大亨羅茲(Cecil Rhodes)。
到了1965年,歐洲在非洲剩下來的殖民地大多都已獨立,由黑人多數族裔掌權,而白人少數統治的南羅德西亞也在此時脫離英國,成立一個與鄰國南非相似的種族主義政權,種下1972年血腥解放戰爭的禍根。
穆加比(Robert Mugabe)和戰友恩柯摩(JoshuaNkomo)是解放戰爭的領導者,這場戰爭至少奪走2萬7000條人命。
解放戰爭最終在獲得獨立時宣告落幕,在英國出面調停下,南羅德西亞於1980年4月獨立建國,改名辛巴威。
當時,全國歡欣鼓舞,全球也盛讚辛巴威誕生是非洲的榜樣。
巴拿納(Canaan Banana)成為辛巴威總統,不過這個職位屬名譽性質,當時為總理的穆加比掌握實質大權。
穆加比1987年推動修憲,將雙首長制改為權力集中的總統制後,成了辛巴威元首。
穆加比掌權後,點燃了全國的希望。他把手伸向白人少數族裔,也制定了對黑人多數族裔有利的社會政策。
辛巴威白金、黃金、鑽石和鎳等礦產資源豐饒,此外還有菸草與棉花,然而經濟與財政卻成了一場災難。
曾有非洲南部麵包籃美譽的辛巴威推行土地改革後,農業生產效率驟降。
辛巴威貨幣體制崩壞,導致通膨率飆升至百分之五千億,曾出現1000億元只買得到3個雞蛋的情況。政府2009年宣布棄用辛巴威幣,改用美元和南非蘭特作為流通貨幣。
這起危機引發大規模失業潮,近9成勞動人口沒有工作、眾多公共服務崩解及現金短缺情況日益加劇。辛巴威政府2017年10月宣布禁止進口蔬菜與水果,以緩解外匯壓力。
辛巴威人均國內生產毛額約1009美元,外債高達93億美元,21.4%人民每天靠2美元以下過活。
穆加比執政37年後下台 重大事蹟回顧
93歲的辛巴威總統穆加比遭軍方奪權後今天宣布辭職下台,結束長達37年的統治,以下是「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整理穆加比一生重大事蹟回顧。
1924-1960年:政治思想形塑
穆加比(Robert Mugabe)於1924年出生在辛巴威首都哈拉雷(Harare)西北方的庫塔馬(Kutama),當時屬於英國的南羅德西亞(Southern Rhodesia)自治殖民地。
穆加比接受天主教傳教士教育,後來在南非和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就讀同一所大學。
穆加比年輕時深受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甘地(Mohandas Gandhi)和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影響,在1950至1952年求學階段,他決定要成為政治家。
1960-1964年:踏入政治
穆加比在北羅得西亞(Northern Rhodesia,今天的尚比亞)和迦納(Ghana)教書後,1960年回到南羅德西亞。
他在那裡參加非洲民族主義鬥爭族長恩柯摩(Joshua Nkomo)領導的運動。他成為國家民主黨(National Democratic Party)宣傳秘書,並放棄教書。
當時南羅得西亞的種族不滿情緒激增,英國政府正在尋找出路。穆加比贊成政治暴力的立場使他與恩柯摩不合,穆加比籌組了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ZimbabweAfrican National Union)。
1963年,穆加比和許多盟友遭到逮捕,並在牢獄中度過11年。
1964-1975年:11年牢獄生涯
南羅德西亞政府拒絕讓穆加比參加他入獄後死亡的獨生子葬禮,引發他對政權的憤怒。在獄中多年期間,他在囚犯當中成立組織,並與監獄外的黨員持續通訊。
1975-1980年:辛巴威獨立
穆加比1975年出獄後,離開南羅得西亞前往剛獨立的莫三比克(Mozambique),並努力爭取他的政黨游擊隊支持,這支游擊隊自1972年開始對抗南羅得西亞執政黨。
最終穆加比主導游擊隊,在世界舞台上成名。1976年在非洲各國領導人的壓力下,他被迫與恩柯摩結盟,1979年在英國斡旋和平談判下,建立辛巴威成為獨立國家,並為全國性選舉做好準備,穆加比回到家鄉不再流亡。
1980-1988年:當選總理
穆加比透過民主選舉當選總理後,承諾治理以和平統一為口號的政府,但在接下來兩年內,他解除恩柯摩內閣職位,因為穆加比的支持者開始和他前盟友的支持者進行鬥爭。
這是更多暴力行動的序幕,1983至1985年間,穆加比派出一支軍隊進入辛巴威西部地區,當地是恩柯摩大部分支持者的根據地,軍隊追捕異議人士,估計有一萬人死亡,其中絕大多數是平民。
1988-2008年:修憲成為總統
辛巴威修憲後,穆加比於1988年成為總統,比總理擁有更大權力。在接下來的12年內,由於政府投資教育和衛生使得辛巴威繁榮一時,穆加比相對沒有受到挑戰。
但到了90年代情況開始惡化,2000年,面對獲得授權的新政治對手,穆加比支持一群開始占領白人農場的青年。不久之後,他下令政府可以不用付款給地主就能把農地充公。
由於糧食日漸短缺、經濟下滑,人民暴動付出了昂貴代價。穆加比面臨日益增加的國際壓力要他下台。
2008-2017年:兩次爭議大選
穆加比在國內使用任何必要手段握緊權力,在2008年的爭議選舉中,毆打並殺害反對派支持者,迫使對手退出選舉,即使對方獲得的總統選票超過了穆加比。
穆加比於2013年再次贏得充滿爭議的選舉,看似他只要能夠統治就可以繼續掌權。但上週突然發生幾乎沒有任何預警的政變,他在面臨國會彈劾情況下決定辭職下台,長達37年的統治告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